首烏又名何首烏,有赤白之分,藥用為赤首烏的塊根。那麽妳對制首烏的使用方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制首烏的用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制首烏的用法
首烏百合粥
用料:制首烏30克,百合20克,粳米100克,大棗5枚,冰糖適量。
制用法:將制首烏加水煎湯,去渣,加入洗凈的百合、粳米、大棗煮為稀粥,調入冰糖服食。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滋補腎陰。
適應癥:腎陰虛型骨質疏松,癥見頭暈耳鳴、腰腿酸痛、彎腰駝背、五心煩熱、失眠盜汗、口幹咽燥、足跟疼痛、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或閉經,以及可發生自發性骨折等。
首烏紅棗茶
主料:何首烏 50克,紅棗 10粒
輔料:蜜棗 2粒
調料:水 6碗
烹制方法
(1) 首烏浸洗幹凈;
(2) 紅棗洗凈,去核;
(3) 將水倒入煲內,放入所有材料,用中小火煮壹個半小時,剩下3碗水即成。
功效:
補血養顏,消脂減肥,烏發潤發,還能降低血脂,對預防動脈硬化也有幫助。
首烏羊肉生發湯
做法:
取制首烏50克、杜仲15克、玉米2根、核桃肉4個、羊肉300克、紅棗(去核)4枚、生姜2片。各物洗凈,瓦煲加入適量清水燒開,放入所有材料,用文火煲兩個小時,下鹽調味飲用。功效:補腎益精,生發烏發。
首烏棗粥
做法:
選制首烏30克,粳米100克,大棗(去核)5枚,紅糖適量。把首烏洗凈,放在鍋內加適量水煎成藥汁,去渣。把米淘洗幹凈與首烏汁壹起放在鍋內,加水,用旺火煮沸後改用微火,煮至米半熟時,放入棗、糖,煮熟即成。首烏棗粥,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肢體麻木、高血壓有療效。
制首烏的功能與主治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化濁降脂。用於血虛萎黃,眩暈耳嗚,須發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高脂血癥。
制首烏的中醫藥用生產藥用首烏是將挖出的何首烏洗凈切曬幹或烘幹後直接藥用,具有潤腸、通便、解毒散結功能。主要用於便秘、瘰癧疙瘩、疔瘡癤腫、皮膚瘙癢等癥的治療。
而生產制首烏則是將生首烏與黑豆同煮後曬幹的首烏,是壹味補肝腎、益精血、養心寧神的良藥。主要用於治療因肝腎不足、精血虧損而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眼花、心悸失眠、頭發早白等癥。何首烏的烏發功能是通過補腎、益精、養血寧神的作用發揮出來的。
中醫認為,腎主骨藏精,其華在表,人體毛發生長、脫落的過程,表現在腎氣盛衰的過程,腎氣強盛者則毛發烏黑,光澤,茂密,腎氣虛的人則毛發早白,無光澤甚至脫落。因此,凡頭發早白多數皆與腎虛、腎不養血藏精有關,因此,中醫治療頭發早白常用補腎的方法治療而首烏僅是壹味補腎、益精、養血的藥,在治療頭發早白時與其它補腎藥配伍同用,如旱蓮草、女貞子、益智仁、杜仲、黑芝麻、棗仁、熟地等常能收到壹定的治療效果。單用何首烏治療白發其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制首烏具有補益精血,養肝安神,強筋骨,固腎烏須,用於血虛而見頭昏目眩,心悸失眠健忘,萎黃乏力,肝腎精血虧虛的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崩帶,須發早白等癥。
生首烏具有截瘧解毒,潤腸通便功效,用於體虛久瘧,腸燥便秘及癰疽、瘰癧等癥,如何人飲;還具有祛風止癢的功效可用於血燥生風,皮膚瘙癢、瘡疹等,煎湯外洗,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