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生病時,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麽?
對小e來說,或許是打針吊瓶,或許是苦苦的中藥,然而對於許多東北人而言,這事卻意味著……
最近壹個抖音視頻走紅了。
在南方尤其是廣州壹帶,但凡小朋友有啥不舒服的,家長第壹件事就是給他們喝涼茶。而在北方,小朋友則擁有天差地別的待遇:他們居然吃黃桃罐頭!
小e曾以為這是壹個段子,直到這個視頻炸出了無數北方人現身說法:
“什麽病都吃黃桃罐頭。”
“我爸在我生病的時候總給我買,雖然我也不知道為啥。”
“小時候感冒發燒壹定會給買罐頭吃,已經成傳統了。”
“什麽病都吃,雖然不懂為什麽但小時候覺得是甜的,好吃。”
“小時候看到家裏人生病,我還挺期待的,因為能分壹碗罐頭。”
除了黃桃,還有荔枝、山楂、雪梨、楊梅等,盛放在亮晶晶的玻璃罐子裏,稠稠的糖水泡著,嘗壹口就是甜絲絲的……
小e嘴角流下不爭氣的淚水,建議這個習俗推廣壹下呢。
小e生活在四川,雖然沒經歷過涼茶的洗禮,但有啥輕微的不舒服,藿香正氣喝得也不少。
那為啥同樣的遭遇,北方小朋友就是吃黃桃罐頭啊?
小e查了壹下資料,這其實有壹些原因。
從前生活水平還比較低,交通也不像現在壹樣發達、買東西還能次日達,所以在氣候嚴寒的北方,罐頭就以高熱量、易存儲等優勢,成為了補充體力的首選。
如果壹個小孩生病住院,吃藥打針總得哄著勸著不是?又甜又軟的黃桃罐頭再合適不過,並且吃水果做的罐頭,總比吃糖更 健康 。
並且這事還離不開諧音梗,“桃”諧音“逃”,寓意吃了桃罐頭,就能從病痛裏逃出來。白桃還因此被歧視了,因它諧音“白逃”。
綜合種種因素,尤其在北方,黃桃成為了水果罐頭市場的絕對C位,所向披靡。
生病就吃黃桃罐頭,這是北方人的玄學。
許多網友表示吃了就好,因為“心情變好了”。也有許多網友吐槽,本來就發燒咳嗽嗓子不舒服,吃完齁甜的糖水罐頭就更難受了。
對於這些人,廣州壹帶的朋友可能想說壹句話:妳怕是沒體驗過被涼茶支配的恐懼。
因天氣濕熱,南方人永遠都在降火和祛濕:
“壹切皆可喝涼茶,打個噴嚏也喝涼茶。”
“在廣東,身體有什麽不舒服肯定就是上火。”
“媽媽拿著大碗提著各種涼茶。”
“我走路絆倒,被我爸說我就是熱氣然後才會絆倒的,又逼我喝涼茶。”
然而黃桃罐頭,也僅僅是兒時的甜蜜記憶。
在物質匱乏、交通不便年代,探望病人必定帶上的糖水罐頭,正在日益退出我們的生活。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想吃天南海北的東西就網上下單,快的話兩三天就到,外賣閃送更是分分鐘滿足口腹之欲。並且由於對食物品質的追求,罐頭防腐劑、甜分超標等問題,人們也越來越難以接受。
在未來,黃桃罐頭也許慢慢被市場淘汰。
人們能買到越來越多稀奇古怪的水果,但偶爾還是會想起兒時的記憶,砰地打開罐頭,甜絲絲的氣息撲鼻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