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脂肪在肝細胞內過度堆積,是肝臟的壹種常見病變,而不是壹種獨立的疾病。脂肪肝嚴重威脅著中國人的健康,已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發病率不斷上升,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正常人的肝臟組織含有少量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膽固醇等,約占肝臟重量的3% ~ 5%。如果肝臟脂肪堆積過多,超過肝臟重量的5%或組織學上有50%以上的肝細胞發生脂肪變性,可稱為脂肪肝。其臨床表現輕則無癥狀,重則兇悍。壹般來說,脂肪肝是壹種可逆的疾病,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往往可以恢復正常。
肝臟是脂質代謝的中樞器官,肝臟中的脂肪主要來源於食物和外周脂肪組織。代謝異常導致肝細胞脂質沈積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脂肪肝的形成與以下因素有關。
1.肥胖
肝臟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30% ~ 50%的肥胖並發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理率高達61% ~ 94%。肥胖者的體重得到控制後,其脂肪浸潤也隨之減少或消失。
2.酒精
長期酗酒者肝活檢顯示75% ~ 95%有脂肪浸潤。也有人觀察到,每天飲酒超過80 ~ 160克,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率會增加5 ~ 25倍。
快速減肥
禁食、過度節食或其他快速減肥措施,可在短時間內引起脂解作用大量增加,消耗肝臟中的谷胱甘肽(GSH),增加肝臟中的丙二醛和脂質過氧化物,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肝。
4.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引起的蛋白質缺乏是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由於食物攝入不足或消化功能紊亂,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使甘油三酯在肝臟堆積,形成脂肪肝。
5.糖尿病
大約50%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脂肪肝,其中大多數是成年人。因為50% ~ 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肥胖,其血漿胰島素水平隨血漿脂肪酸增加,脂肪肝的發生與肥胖和攝入過多脂肪或糖有關。
6.藥
有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通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引起脂肪肝,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己胺、吐根堿、砷、鉛、銀、汞等。降脂藥物也可以通過幹擾脂蛋白代謝形成脂肪肝。
7.懷孕
通常發生在第壹次妊娠的34 ~ 40周,病情嚴重,預後差。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分別為80%和70%。
8.其他人
脂肪肝也可發生在感染中,如肺結核、細菌性肺炎和敗血癥。如果病毒性肝炎患者過度限制活動,吃高糖高熱量的飲食,肝細胞脂肪容易堆積;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後更容易發生脂肪肝。還有所謂的高營養的胃腸外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遺傳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