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非洲鴕鳥的人工飼養

非洲鴕鳥的人工飼養

非洲鴕鳥宜養在排水良好的沙地上,圍欄養在10-15度的平坡上。不在主幹道上,不在機場和鐵路附近。場地周圍用鐵絲網圍欄隔開,鐵絲網有彈性,高約2米,避免非洲鴕鳥受驚或沖走時受傷。

非洲鴕鳥的房子要坐北朝南,操場在南邊。房屋分為育嬰室、中鳥舍和大鳥舍。房屋應隔熱、防雨、防風、防動物、通風良好。房子前面有壹個運動場。操場是長方形的;水泥地1/3,其余為沙地或草地。中國的鳥舍和鳥舍可以做成遮蔭棚,可以遮風擋雨。必須有足夠的運動場,保證每壹只鳥的運動和生活。操場與鳥舍呈長方形相連;鳥類繁殖操場和庇護所至少有30米寬,50-80米長,每群非洲鴕鳥(1只雄性和3只雌性)的繁殖面積為1500平方米。運動場內鋪沙子或草,沒有積水的坑窪。圍欄外要有足夠的綠化帶和青飼料種植區。

非洲鴕鳥養殖以平地為主,要求地面幹凈、衛生、幹燥、溫暖。在水泥地面飼養幼鳥,使用墊料時,墊料要用麻袋、透氣橡膠板或硬彈性細網眼塑料網覆蓋,防止幼鳥誤食墊料。鳥舍和操場要打掃幹凈,玻璃、塑料布、鐵絲等不能食用的異物要收拾好。在舍內飼養幼鳥時,飼料中應加入少量礫石,幫助消化。壹周內添加礫石1次,約占當天飼料量的1%。從孵化到12周齡的生長階段是育種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階段,由於其生理功能尚不完善,對環境條件的變化極為敏感,需要精心呵護和科學管理。非洲鴕鳥是壹種雜食性鳥類,具有特殊的消化功能,可以從粗纖維中吸收能量。因此,在供應濃縮飼料時,需要註意能量的供應。比如,如果長期供給精飼料的能量,再加上青飼料中的能量,往往會導致體內能量過多,沈積成體脂,從而影響生育能力。

非洲鴕鳥生長速度快,新陳代謝旺盛。10周齡前,應逐步增加日糧中粗飼料的比例,以有效促進後消化道微生物生長活動區的建立。隨著年齡的增長,10周以後日糧中青飼料的比例應增加,使它們能更有效地從草中獲取營養,從而降低飼養成本。青飼料主要用在韭菜、葉菜、象草、苜蓿草、黃草、黑麥草等。繁殖季節,雌性鴕鳥發情明顯,表現溫柔,主動接近雄性鴕鳥,邊走邊低著頭,直到頭幾乎接觸地面,展開翅膀,快速開合喙。公鴕鳥的求偶動作完成後,兩只翅膀同時擡起,迅速靠近母鴕鳥。如果母鴕鳥接受了公鴕鳥的求愛,母鴕鳥的嘴會張開得更快,很快就會蹲下來,讓公鴕鳥爬到自己身上交配。公鴕鳥爬到母鴕鳥身上,用左腿站在地上,將右腳輕輕放在母鴕鳥背上,將陰莖從母鴕鳥左下方插入陰道。這時,雄鴕鳥左右擺動頭部,射精時翅膀快速抖動。交配時間30-60秒。1雄性壹般交配4-6次,少數雄性可交配6次以上。交配時間早晚壹樣多。

母鴕鳥壹般2.0-2.5歲。雌鳥開始在地面的坑內築巢,每個巢產12-18枚蛋,縱徑16-17cm,橫徑13-14cm,重約1500g。如果雌鴕鳥的蛋被拿走,它們可以繼續產卵。壹般每1天產卵1粒,連續產卵12-20粒。有的鴕鳥休息前能連續產48個卵,壹般6-65,438+05天再產壹次卵。卵的孵化期為41-42天。

雌鳥初產時,相當數量的蛋是未受精的。壹般在第壹個產卵期能產20-40粒卵。部分高產母鴕鳥3歲後1產卵期可產40-60枚卵,優秀的可超過80枚。卵子在卵巢中發育。雌性鴕鳥只有1個卵巢,位於腹部中線稍偏左的位置。從鴕鳥的解剖來看,卵巢像壹串葡萄掛在左腎附近的體腔內,有許多白色和黃色的卵泡,發育不壹。在交配季節,成熟的卵子從卵泡表面排出,落入輸卵管口,進入螺旋輸卵管。卵泡在輸卵管上部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蛋黃由壹條粗大的蛋黃韌帶系住,使蛋黃保持平衡。蛋黃和蛋白是胚胎的營養物質。當卵子繼續沿輸卵管下行時,被兩層殼膜覆蓋。蛋殼是由鈣腺分泌形成的,最後在雞蛋表面形成壹層琺瑯質層,使其表面光滑。軟蛋是由於鈣腺不能在蛋外產生分泌物造成的。受精後,短時間內胚核開始分化,合子變得更加復雜,具有雙親的特征。蛋壹產下,胚胎就停止分化。

鴕鳥自己孵化是不劃算的。鴕鳥壹般在下午3-7點下蛋。產卵性能好的鳥每1天產L個卵,12產20個卵時休息約1周,然後開始下壹個產卵周期。但高產鴕鳥能在休息前產下40多個卵,與良好的飼養管理有很大關系。低產鴕鳥或4歲以下的鴕鳥和更老的鴕鳥幾乎不規則產卵。卵子的受精率壹般在60%-90%。育雛期容易發生各種疾病,是飼養成敗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導致雛雞死亡的主要疾病是呼吸道感染。由於雛雞對不良環境因素特別是濕度和灰塵敏感,常因空氣汙濁、地墊潮濕、室溫過高或過低而誘發呼吸道感染,如曲黴病和打噴嚏、咳嗽等壹系列呼吸道癥狀。如果及時發現,采取適當措施消除病因,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預後壹般良好,否則可能導致死亡。所以育雛期間壹定要有專人負責,24小時值班,隨時註意雛鳥的精神狀態和餵食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育雛室內的墊料要柔軟、吸濕、不易產生粉塵,盡量減少應激因素的幹擾。此外,應拒絕外來人員,尤其是在其他家禽養殖場工作的人員參觀,防止病菌入侵。

鴕鳥在這個繁殖期生長最快,日增重可超過0.5公斤。這期間常見的疾病有胃病和軟腳病。

胃前積沙癥是壹種因前胃大量進食沙子而導致消化功能障礙的疾病,可因營養不良導致心力衰竭而死亡。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飼料中缺乏硒等壹些微量元素有關。它的主要癥狀是吃得少,然後體重下降。如果發展成廢食,2 ~ 3天後就會死亡。屍檢顯示前胃裏全是沙子,重達4 ~ 5公斤之多。腸粘膜充血。心肌萎縮、水腫和心臟脂肪減少。

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控該病:①發病初期可實施限沙放牧,即在運動場上鋪設硬塑料板,避免鴕鳥與沙子直接接觸。同時,提高飼料質量,在飼料中添加硒、維生素等微量元素,給予豐富的優質綠色原料。(2)在本病多發的鴕鳥養殖場,每隔幾天在精飼料中加入壹些瀉藥,如石蠟油,促進體內多余的沙子及時排泄,達到預防本病的目的。③重癥病鴕鳥可以手術治療。這是汕頭的成功經驗。

軟腳癥是由於生長過快,體重增加的速度超過雙腳骨骼生長和鈣化的速度,腳部負荷過重而導致的。這時,壹方面需要限制飼料的配給量來控制生長速度。另壹方面,在濃縮液中添加鈣、磷等礦物質和維生素D等維生素,促進骨骼生長和鈣化。另外,還要檢查運動場是否足夠大,農場的日常光線。

成年鴕鳥的抗病能力很強。但這並不意味著成年鴕鳥可以無視這種流行病。廣東佛山、江門、汕頭等地從南非進口的種禽、種蛋中檢出新城疫、菌痢、敗血癥抗體。說明鴕鳥已經感染了上述病原體,但成體未見臨床癥狀,是否構成鴕鳥生產力損失沒有直接數據。目前,我國部分養殖場飼養的鴕鳥發生新城疫,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應引起廣大鴕鳥養殖場(戶)的高度重視。隨著鴕鳥的圈養和飼養方式的改變,上述病原體是否會對鴕鳥造成直接威脅很難預測。

此外,成年鴕鳥會出現難產。主要是由於震動或環境噪音,如新建鴕鳥養殖場或養殖場附近在建時機器產生的噪音。這種疾病的預防在於消除誘因,給鴕鳥提供壹個安靜清新的空氣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