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
在秦鎮山師東路上,有壹個兵馬俑,門口圍著壹條紅色的絲巾。陜西小吃店。店裏只有四種:米粉(涼皮)、肉夾饃、黑米粥和黃貴稠酒。涼拌米粉澆上紅辣椒油。還有臘肉肉夾饃,很正宗。黑米粥勺下去,粥都掛在勺上,濃稠的。黃貴稠酒是米酒的壹種。
老院位於文化西路的壹家小店,菜品以清淡可口為主。它的肉絲皮提拉真的是壹絕。絲綢切的很細,瘦臉做的很正宗,有陜西風格。吃在嘴裏很清爽。這家店的另壹個特色是院子裏的水煮魚。
二樓,銀座商城西南20米,老東北老家的小院。量大,價格實惠。味道也不錯。山楂粥免費。還有三文魚,自制大瘦臉,酸菜,豆幹,鮮土豆等等。
哈爾濱市龍文路春餅店。更真實。蛋糕不太好吃,但有些菜不錯。酸菜粉,肘子骨,豆幹最好。環境不好。
山師東路北街中段家鄉肉餅。家鄉肉餅好吃不好吃,見仁見智。大多數第壹次吃的人感覺很好。油多肉多,便宜,好吃。
楊麻子餅在山南路上,華清池斜對面。妳獲得過哪些金牌和銀牌?主要是東北菜,關鍵是糕點好吃。就是家常餅,還有油餅,肉餅,菜餅。炒菜以東北菜和燉菜為主,很好吃。味道好,環境好,幹凈,便宜。最多兩個人40元。
新紹興位於山大南路,龔建大廈斜對面。龍蝦丸很好吃。
紹興在老轉村隔壁,七花賓館的院子裏。我喜歡水煮雞,脆皮鯽魚。兩家商店都很有品位。紹興的更精致。
新紹興更受歡迎。價格新,紹興便宜。
上海的“回味雞”其實在濟南。山東工人報社48路終點站,向東10米。壹個牌子上寫著買的人特別多,下車壹看就知道。做這只雞很麻煩。有十幾種成分。先炒壹下再用高壓鍋燉。鮮嫩,微辣,感覺不錯。
在上海東關街上有壹家店面,每天門前都排著長隊。這個東西的正宗名字應該叫生煎饅頭,也叫生煎。其實和我們的煎餃區別不大,只是壹般都是用鮮肉做餡。而且南方人的習慣是不放醬油的,不像我們這裏的包子都是紅黑黑的。南方人講究吃原汁原味的食物,做菜時絕不讓調料改變食物的自然色澤和風味。再好的長相也不應該改~ ~。
山師東路東段28號,海派小吃。壹家比較偏僻的店,藏在山師東路最南端。這家店是濟南為數不多的上海小吃店,小店的布局很有特色。墻上錯落有致地掛著三十年代的留聲機和三十年代老上海電影明星的海報,有壹種復古的文化氣息。菜品價格比較低,味道也不錯。推薦酸菜黃魚、阿拉黃嘯、蛋黃餛飩和南香小籠包。安靜優雅,適合男女人數相等,錢少的年輕人。
元秋千佛山東路45號農家樂。主要是蒙菜和農家菜,價格便宜,味道簡單醇厚。價格相對便宜。精品菜10,黃金菜10。最貴的是風幹牛肉。據說原料是內蒙的,48元。還有面條,巴盟紅燒酸菜,農家魚。農家魚的主料是普通鯉魚,但湯料是百年老湯,據說是宮廷傳下來的。這道菜需要燉24小時。28元。
金寶酒店在北苑路。是臺灣省壹位老人開的店,純正的臺灣省風味。非常好。每天都有閩南語的歌。
山南路,光頭香辣蟹。山大路交叉口向西100米。那裏的迎賓員都是光頭(包括女迎賓員)。先吃香辣蟹,然後在香辣蟹的鍋裏炒牛肚、豆油皮、土豆。預計辣鍋能燙到。菜挺有特色的,辣椒是正宗純正的川椒。涼菜有橙汁和瓜條。缺點是價格比較貴。香辣蟹49元壹斤,沒有黑栗子。青島春生是12,比較黑。
竹蓀鵝路街老街坊北邊壹點。特產當然是竹蓀鵝。先喝湯,再吃竹筍和鵝肉。然後加入蔬菜或者其他東西壹起煮。最後,把千層面放進去。味道還可以,清淡,湯很好喝,竹蓀很好吃,挺有特色的。服務有點太周到了。如果妳碗裏什麽都沒有,我就給妳。我不能吃別的東西。
天則魚坊位於山大路與花園路交叉口西南角,小肥羊對面。壹個東北人開的酒店,兩層。價格相對合理,味道也挺好的。推薦菜有:土豆泥、熏骨架、大盤鯰魚等。特產種類繁多,精致實惠。衛生條件好。而且,魚很新鮮。經典“戰例”:八個清壹色的男人在這裏吃飯。消費啤酒42瓶,結賬價格300元,含酒水160元。除去飲料,菜肴的價格相對便宜。
華山鯰魚開到華山後面的山腳下,家很多。華山鯰魚其實是當地所有做鯰魚的餐館的統稱。這些餐館位於華山腳下,都聲稱絕對正宗。幾間簡陋的平房前停著幾輛豪華轎車,都是從城裏來試住的。燉鯰魚和燉雞的盤子實際上是兩個鋁制臉盆。魚和雞都由顧客挑選,並當場宰殺。除了這兩個菜,其他都是野菜,但是味道很好。炒雞蛋必須盛在盤子裏。久別重逢,黃澄澄真正的山雞蛋其實很好吃。燉鯰魚和雞肉的濃湯簡直就是另壹道菜。饅頭蘸著入口絕對好吃。另外,開瓶的螺絲刀是自制的,長約40厘米,簡單但非常好用。價格很便宜。味道不錯。但是它是鹹的。缺點是衛生條件壹般,距離太遠。
工會幹部培訓中心經過十壹路,體育館後面,自助餐26塊錢壹個人,很好很便宜。
林佶酒家和平路東路南。外面不起眼,但是做飯的味道很好。推薦面筋燉肉,鯰魚,蝦球。有興趣就試試吧。
金都大酒店在經壹路延長線上,靠近高架橋入口(少年宮出口),路北。食物質量較好,但環境壹般。價格比較合適。不是寒酸,而是充實。
貴客大酒店西門電信大樓的北面和西面有壹個釘子路口。很好吃。如果重要的話,妳可以分壹半。很實惠。就在田亮的斜對面,包子很好吃,面食種類也很多。
仙竹園在交子市歷山路與解放路交叉口西100米,路南。主要是家常菜炒菜,適合大眾口味,不能說特別好,但是吃起來綽綽有余。最典型的特點就是盤子大,菜量足。經典“戰例”——四個男生點六個,壹個***65元,最後兩個菜需要打包帶走。缺點是沒有經典專業。
張繼府邸滿泉城路,向東,過青龍橋。烤鴨是那裏的特色菜,而且價格合理。這是壹個漂亮的房間。這是壹家新酒店。比較幹凈,環境也還可以。
壹撮米穿過三圍和石口的交匯處,壹分東,壹分南。招牌菜是風幹雞/鴨,妳可以吃壹半。另外煎餅和蝦仁也不錯。烤蝦,雞蛋煎,然後卷成餅幹。去刀額新對蝦的時候是10元壹盤,限量壹盤,沒有訂單。我不知道重量是多少。缺點是菊花茶10元,餐巾紙另收費,和中國點心差不多。服務不是很好。
永和豆漿和羊肉飯很好吃。我喜歡像肉餡餃子和蒸餃這樣的小吃。
六乃西宮粥的味道很有特色,但是很多人不太習慣。醬肉包子很好吃。我有朋友喜歡那裏的幹飯和冬瓜湯。哈哈。有時間就去試試。
它以即食餐和鐵板飯(豬肉、雞肉和牛肉都有)而聞名。而且更便宜。
臺南雞蛋面,它的操作間太可怕了。大家都不要走。
九碗配臺灣省招牌飯潮汕街是杭幫菜,但口味也適合北方人,啤酒也不貴。24小時營業。如果想吃夜宵,喝通宵酒,可以考慮。
魏翔快餐和清爽黃瓜,幾乎每個人每桌都會點。如果妳去那裏不點這道菜,妳會看起來像個門外漢。粉絲炒肉遠近聞名,幾乎每桌都有人點。有的人甚至點2個菜(8元)。海鮮湯很好吃(8元)。炒魷魚看起來不錯,但是我沒吃過。只有壹份菜單,壹面六大名菜。如果妳不知道什麽好吃,就點那個點,肯定沒錯。還有,在這裏吃飯壹定是運氣好,因為店太小了,能有座位真的是運氣好。
黑虎泉西路的青花快餐,先吃再買票,這樣吃起來就像不花錢壹樣。不知道有沒有下壹次分解這種東西。不過6元8元套餐還是很實惠的。那裏的四個歡樂聚會真的很棒。以前很擠,現在不知道了。
銀座商城康康快餐銀座商城壹樓新開的康康快餐,看起來有點像壽司。桌子四周是壹圈,外面壹圈是高腳椅。是火鍋,用的是電磁爐。
惠民社區雷磊燒烤(老店)向西50米。丁字口有四口大鍋(必須是‘4’口),幾個小桌子是。每天早上只賣10,風雨無阻,但是7點到8點味道最好。十裏香,味道純正,幹凈衛生,價格合理。朋友坐在壹起喝熱豆漿(可續),鹵蛋,油條,馬蹄餅幹,外加壹碟小菜。那我們邊吃邊聊吧。很酷~ ~呵呵。
燕山小區滿天星,雞蛋燉餅好吃,量也大,五元/份。
普利門路上有壹家,草包店往西200米,往南3.5元/份(肉)。
在英雄山腳下新世界商場邊上的小市場裏,全是油炸紅燒餅,壹盤素3元,壹盤肉4元。那裏任何壹家都好吃,最早的紅燒餅就是從那裏開始的。
大觀園西門以南,有壹家王家飯,那裏有壹個胖子。他每天都拿著擴音器喊:百年老店,王盒飯...
離王家飯再往南壹點,有壹家24小時營業的四川麻辣燙,上面寫著“25小時營業”。呵呵,那個地方不錯。
王家飯旁邊還有壹家甘肅人開的拉面攤。拉面,炒面,會議,刀切,羊肉包子都不錯。
在東倉小區,從東門小商品市場後門往東走第二個路口。以前有個小亭子,後來被拆了。壹輛三輪車被放在路邊。攤主是個中年人,脾氣很好。他的牛肉很美味。幹凈到連抹布都是白色的。排骨粉絲13元壹斤。壹定要試試。
在山菜附近,虞舜路有壹個小岔口,那裏賣的煲仔飯很香。
另外這條街上有壹家不錯的川菜館,不到十桌的小店,但是川菜廚師都很熟練,辣椒也是內江的原料,價格也很合理。水煮肉片只要12。
山菜食堂的面包也很好吃,尤其是肉末沙拉的那種。不過記得先找到張善財的飯卡~哈哈。
離西市場不遠,尉氏路上有壹家餐館,素雞和火腿做得很好。如今知道濟南老字號的人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