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播種育苗。芥藍、廣東菜心可直條播、也可育苗移栽,大棚栽培多行育苗移栽。大棚芥藍的供應期應在露地采收結束後的 12 月至翌年 3 月,播種期宜安排在 8 月中下旬至 10 月間露地育苗。廣東菜心生長期短,播後 45 — 55 天采收,可在 9 — 10 月和 11 ~ 1 月分期分批播種。 10 月以前在露地育苗, 10 月後要在保護地大棚中育苗。每畝苗床需種量 800 ~ 1000 克,可供 10 ~ 12 畝大田定植。出苗後要及時間苗,培育壯苗,適期追肥澆水,註意病蟲防治工作,待苗長到 4 — 6 片真葉,苗齡 25 ~ 30 天,即可定植。
(3) 定植。選排灌方便,富含有機質的田塊,畝施腐熟的堆廄肥 2000 ~ 3000 千克作為基肥,耕翻入土,耙平做高畦,廣東菜心行株距 10 ~ 15 厘米見方,芥藍 18 厘米 X20 厘米株行距。選晴天傍晚或陰天進行定植,隨拔隨栽,並要剔除病苗、弱苗,按苗的大小分級種植,以利用生育壹致,管理方便,收獲期也相對集中。
(4) 定植後的管理。①大棚溫度濕度管理。芥藍、廣東菜心生長適溫 15 ~ 20 ℃,花薹形成以 15 ℃為宜,溫度過高過低,薹纖細,產量低,品質差。大棚冬季栽培宜在 10 月下~ 11 月上旬扣棚覆膜,初期要註意通風降溫排濕; 11 月下旬後,僅間要多重覆蓋保溫防凍,白天及時揭開棚內覆蓋,以利植株見光生長,前期小棚草苫可晚蓋早揭,增加光照時間,午前註意通風降溫排濕,後期小棚草苫要適當早點蓋,晚點揭,通風量隨氣溫下降逐漸減小,嚴寒天氣可不通風,陰雨霧雪天氣,也要在白天揭苫,讓植株接受散射光進行光合作用。②肥水管理。定植後至緩苗前,應經常澆水,防止缺水萎枯。由於芥藍、廣東菜心栽植密度大,葉片多,需肥量大,而吸肥力又弱,故對肥水要求嚴格,產量高低和菜薹質量與肥水管理好壞關系很大。壹般定植後壹周開始,每隔壹周追肥壹次,每次每畝澆施尿素 5 ~ 6 千克 ( 對水 200 倍 ) ,植株現蕾時,增加追肥量,每畝施尿素 7 ~ 10 千克,復合肥 5 ~ 10 千克,要收側薹的,在主薹采收後要重施追肥 1 次,畝施尿素 5 ~ 8 千克。
(5) 病蟲防治。切口易感軟腐病,采收時要斜切。另外還有霜黴病、菌核病等,應以防為主,發病後要及早噴藥防治,參照萵筍冬季栽培蟲害主要有小菜蛾、菜青蟲、蚜蟲、菜螟等。冬季較少危害。
(6) 采收。不論菜心和芥藍以出現大花蕾但尚未開放時采收為宜,這時薹長到最大,品質也最佳,主薹采收時,必須保留 4 ~ 5 個基葉,其中要保留 2 ~ 3 片健壯老葉,以利於側芽萌發和生長,在主薹采收後 20 天左右,側薹長到 17 — 20 厘米時,即可采收,側薹采收時,同樣要保留 2 ~ 3 片基葉,以便形成第 2 次側墓,每次采薹後加強肥水管理,側薹產量和質量都可超過主薹,供應期 12 月~翌年 4 月,畝產 2000 千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