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亦舒的文筆有什麽特點?這些作品中哪些特別好?

亦舒的文筆有什麽特點?這些作品中哪些特別好?

工作風格:

瓊瑤在亦舒走紅的時候就紅了,所以人們說;“香港有亦舒,臺灣有瓊瑤”,但她說,“沒必要提瓊瑤”。不過她承認瓊瑤有瓊瑤的功力,把小說《那樣》寫到了極致。與瓊瑤小說中給女性帶來幸福的高大完美的英雄相比,亦舒小說中的男性大多令人失望。《我孤獨的前半生》這本書裏有以下幾類:誠實勤奮多年的丈夫突然發現了真實的自己和激情,決心和女演員過新的生活,不顧妻兒的感受;壹個在公司沾沾自喜了半輩子的男同事,打著“老婆根本不懂我”的旗號,向壹個單身女人討便宜;二十多歲的男生,大學剛畢業,想在熟女身上尋找經驗和安慰;溫柔體貼,熱愛藝術,有知識的伴侶,但是同性戀;試試幾招看洋鬼子不能馬上罵人掉轉舵走人...當然,他們並不壞,就像張愛玲說的“只是壹個人”。“這只是壹個人!那妳能有多大希望?

所以亦舒筆下的女主角大多是早早放棄古典浪漫主義,只以自愛自強為根基的多情女子。他們中有孤獨時不抱怨的單身女強人,有時嘴還挺硬,鬧出不少笑話;也有最後找到另壹半的人(但用的是腦子,不是心)——壹個安全、豁達、體貼的男人,是壹個歷經滄桑的女人最好的歸宿。比起驚天動地的能生能死的愛情,這種亦舒更有把握。

但是,“這是另壹回事”,亦舒反復說著,仿佛有壹絲蒼涼。也許她心裏還有壹個夢想夢想呢?我們生活在壹個真實的世界裏,壹切都註定充滿矛盾,包括愛情。

愛情是可疑的,但友情——女人之間的友情——卻被亦舒推到了最重要的位置。她筆下的女主人公大多至少有壹個女性密友,或姐妹,或母親,或女兒,或同學,同事,甚至陌生人或情敵,與她站在同壹戰線,欣賞她,鼓勵她,幫助她。在這裏,女性友誼是女性對自己性別的認同、尊重和喜愛,是情感需求,甚至是共同反抗另壹性別的不公平待遇。?

亦舒寫到了這份友情的溫暖和珍貴,也寫到了它的脆弱——的確,脆弱,在壹個男人當家作主,女人“想男人,怨男人”的社會。《我的前半生》中有這樣壹個情節:子君因唐靜與未婚夫同居而感到失落,甚至“不可理喻”,明知舊情不再,感嘆“無法力挽狂瀾”...即使後來他們和好了,那種悲傷依然存在。唐靜媛結婚了,從此她過去壹個人生活的日子只能留在回憶裏,成為永久的牽掛。?

孩子是亦舒心中的另壹個牽掛。她的小說裏經常有孩子(大多是單親媽媽的聰明早熟的孩子),她對他們充滿了感情。這種感覺甚至變成了對整個年輕壹代的喜愛和欣賞:“他們會享受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他們如何思考,他們如何知道如何選擇。”“那時候,我們越不現實,就越覺得浪漫。和壹個不喜歡他感情的男人分手三年。壹個人有多少年?這壹代年輕人真有福氣,社會風氣變得這麽開放活潑,靈活多了……”?

而這壹切,在其他作家看來,可能是人越來越自私,越來越淺薄,越來越沈迷於現實享受的表現,也就是古典美的感覺不再令人擔憂和嘆息。但亦舒沒有。亦舒開放務實。也許是因為對孩子的愛,她願意相信未來,相信壹切都在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改變——所以這20年來,壹代人在亦舒讀書,壹代人在亦舒讀書。?

亦舒的小說與其他通俗小說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她強烈的女性意識,這並沒有影響到作品的流行(女權主義作為賣點,在現階段是非常不合適的,尤其是在中國,甚至有楊瀾這樣的女性在接受采訪時說,她真正的理想是做壹個賢妻良母)。秘密大概就是亦舒的女性意識,用壹種非常感性生動的形式表現出來。?

我不止壹次從內地出版的生活雜誌上看到這樣壹個“溫暖的故事”:壹個女孩戀愛了,“失貞”了,沒有結婚,明知自己犯下了滔天大罪,卻在痛苦中遇到了壹個自己真正愛的男人。幾經掙紮,我終於決定實話實說,坦白告訴她,男方居然原諒了她。上帝,多麽恩典,多麽快樂,多麽感動...?而同樣的事情,在亦舒的《壹朵玫瑰的故事》裏,男的追著女的,“我會原諒妳的”,女的只是說:我要妳原諒什麽?我做了什麽讓我原諒妳?每個人都有過去,這個過去也是我的壹部分。如果妳覺得不滿意,妳可以找別的小姐,但我憑什麽要求妳原諒我?妳的腦子壹片混亂。妳女朋友不是處女。妳要原諒她重新做人。妳以為妳是誰?

這個女人已經29歲半了,她有這麽大的勇氣對待未婚夫,這來自於她心理上的獨立,更多的來自於她的經濟獨立。“我是壹個有能力的女人,我可以用自己的雙手解決生活問題”,所以她有要求真愛和尊重的權利。如果他不給,她也沒必要遷就他。——這簡直就是標準的女權主義姿態。?

但在亦舒的其他小說中,女主角最終還是讓步了——雙方都做出了壹些讓步,合作愉快。也許這是亦舒的局限,也許是她的聰明。人們說真正的男女平等需要壹千年。我不懷疑這壹點,因為人們已經花了幾千年來制造它。那麽,與其等上壹千年,不如抓住點實惠的——?所以在《她比煙花還孤獨》中,女記者盡管青春洋溢,語調高亢,卻發現女性所謂輝煌的成功背後,是如此的慘淡,她立刻抱住了男友的大腿:我死了,希望老公孩子在我身邊。希望有人為我爭取遺產。希望我的芝麻綠豆寶石戒指有個放不下的孫女,聲稱是我奶奶留給她的。希望孫子結婚的時候和我商量壹下。我希望我和我丈夫家裏的每個人都不和。我希望成為壹個幸福的女人,請幫助我。?

很有趣,不是嗎?妳笑的時候哭了嗎?這就是亦舒,她出生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但骨子裏是中國的,這是我們認為對她來說最貼心的地方。背包裏放壹個亦舒,就像放了壹盒珍貴的胭脂——亦舒說:壹個女人,無論什麽年齡,什麽地位,都離不開這盒胭脂——胭脂是壹種象征。過去的女人,現在的女人,這種類型的女人,那種類型的女人,都應該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我個人挺喜歡:

包,壹點老壹點新,鈴蘭,青春壹刻,紅杏出墻,不羈的風,壹千零壹個食譜,如果墻會說話,玫瑰的故事

伊薩卡,玫瑰泡泡,迷叠香,魏紫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