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廣東省博物館有什麽展覽?
紅樓夢文化展時間:2021-09-29至2022-01-09。
展覽:廣東省博物館三樓1、2展廳。
門票價格:免費。
通過126套古籍、58幅書法繪畫、128件文物,全方位向您展示封建末世人物的生活、創作背景、文化環境以及與廣東的不解之緣...
探討《紅樓夢》如何超越文學範疇,帶來廣泛的文化傳播和豐富的藝術創作,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終成為中華文化發展的壹座巍峨豐碑。
適時繪畫——中國傳統季節繪畫展:2021-09-26至2022-02-16。
展覽: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專題展廳。
門票價格:免費。
前任和現在在時間上交替,他們也在時間上相遇。過去的場景和回憶,在前輩書寫的那壹刻,已經定格為永恒,而畫卷上的心情和情緒,卻慢慢與展前擦肩而過的妳我不謀而合。
金秋十月,廣東省博物館邀您與中國傳統文化和品味習俗壹起探索當季畫作,探索作品的主題和意義,探索畫家繪畫技法和表現手法的異同,探索藝術與文化習俗密不可分的關系。
廣東山清水秀,嶺南物產豐富——廣東自然資源展時間:長期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門票價格:免費。
本次展覽的特別之處在於,從序廳開始,壹系列令人耳目壹新的方形掛件作為裝飾元素貫穿整個展覽。通過組合和光影效果,這些懸掛的小品在展廳的壹開始就從地面升到了空中,仿佛連接了天地和壹片藍色的海洋,牢牢地吸引了觀眾的目光,將他們引入了壹個充滿自然元素的空間。然後,掛件時而沿著展覽方向翻騰過展覽,時而直行,引導觀眾不斷前行;最後,懸掛件在展廳四樓和三樓之間的中空空間展開,上面懸掛著海洋動物的標本。各種海洋動物仿佛在藍色的海洋中暢遊,底下是巨大的恐龍化石標本,恐龍仿佛在藍天下悠閑自在。整個展覽根據相關內容分為七個相對獨立的展廳,最終整個展覽在環保問題和各種環保紀念日的呈現中結束。它能使觀眾饒有興趣地了解廣東的自然資源,輕松愉快地獲得自然科學知識。熱愛和保護自然的意識油然而生。
各專題展廳介紹如下:
1.我們的家——地質地貌博物館生動展示了廣東丹霞山、湖光巖山、西樵山、陽春山、深圳大鵬半島、封開山、恩平山等七大國家地質公園,以及七星巖山、鼎湖山、羅浮山、蓮花山等。,聚焦廣東最美的風景。
第二,“我們的寶藏——礦產資源博物館”其實和“地質地貌博物館”在同壹個空間。前者的展櫃巧妙地嵌在模擬的大山裏,就像埋在大山裏的寶藏,與展覽的主題相互呼應。展覽通過礦物標本、礦山圖片、趣味模型、漫畫等形式向觀眾介紹了廣東特有的礦產資源及其重要用途,使觀眾對廣東的礦產資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意識到礦產資源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3.石精靈-寶石館是壹個在形式上與新建築獨特的建築外觀相呼應的展廳,真正實現了“壹個裝滿珍寶的寶箱”的理念,讓觀眾在欣賞精美寶石的同時了解相關礦物的知識。在展覽中,寶石、翡翠、有機寶石、人造產品和有學問的石頭以原始寶石、切割寶石、玉雕和相關文物的相應展覽的形式進行了介紹。同時,廣東在寶石生產、加工和貿易方面的領先地位凸顯。
4.嶺南本草-中草藥館以100多種蠟葉標本、包埋標本、塑化標本展示了中國中藥主產區之壹的廣東,讓觀眾初步了解了何首烏、巴戟天、沈香、砂仁、陳皮、廣藿香、穿心蓮、化州橙等獨具特色的“南藥”。
5.《陸生動物居民——陸生野生動物博物館》重點向觀眾介紹廣東豐富獨特的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地處熱帶亞熱帶,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展覽分為山林生態景觀、灌木、田野、草原景觀、濕地景觀三個部分。每壹部分都使用了大量剝皮成型的標本,與相應的生態環境相結合,給遊客壹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展覽還增加了多個知識窗口、趣味花園和互動問答,不僅引起了觀眾的興趣,還傳授了各種小知識,讓觀眾更加意識到人類與野生動物朋友和諧共處的重要性。
6.海洋動物世界——海洋館利用新館獨特的大空間,營造出廣闊深邃的海洋環境,展現了擁有中國最長海岸線的廣東豐富的海洋動物資源。展覽特別選取了幾種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動物,如幾種大型海洋哺乳動物、30多種海洋硬骨魚和20多種海洋軟骨魚、大量海洋爬行動物和海洋無脊椎動物,采用剝皮標本、骨骼標本、漫畫、圖片、多媒體等多種展示形式,將觀眾帶入壹個生動的海洋動物世界,穿插有趣的園林和知識櫥窗,讓觀眾愉快地獲取知識。
七、《尋找逝去的生命——古生物博物館》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的重大事件為線索,以各個地質時期的代表性化石和以恐龍為代表的大型脊椎動物古生物骨骼標本為載體,結合復原圖、科普漫畫和多媒體,詳細講述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生物從無到有的漫長進化發展過程。為觀眾提供了壹個了解古生物發生、進化、滅絕的知識平臺,呼喚人們對自然的熱愛,引發人們對環保問題的關註和思考。
紫石固瑩-端硯藝術展時間:長期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三樓畫廊
門票價格:免費。
廣東是端硯的故鄉。端硯,又名段曦硯,因產於古端州(今廣東肇慶市)而得名。其色紫潤,有紫石、紫雲、紫英之稱。因其極佳的觀賞性和使用性,被譽為“四大名硯”(端硯、佘艷、鴻思硯、程妮硯)之首,與虎壁、徽墨、徐安妮硯齊名。
廣東省博物館收藏有65,438+0,000多平方米的端硯,其年代可追溯到唐宋時期,是藏品中的主導項目。在廣東眾多的傳統工藝中,端硯是最古老的壹種。具有豐富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地域特色,是廣東省博物館新館不可或缺的展品。
紫石英寧-端硯藝術展展覽面積600多平方米,展出端硯近200平方米。作為內容的延伸,還展出了其他類型的硯臺、端硯石材和文具。展覽圍繞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內涵三個主題,講解簡單,敘述通俗,使觀眾對端硯和硯文化產生壹定的關註和興趣。
漆木精華——潮州木雕藝術展時間:2010年5月18至今有效已久。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木雕展廳
門票價格:免費。
潮州木雕是我國著名的傳統民間木雕流派,主要流行於廣東東部的潮州、潮安、饒平、汕頭、澄海、潮陽、揭陽、普寧、惠來等舊潮州官屬地區。
潮州木雕歷史悠久。它孕育萌芽於唐之前,起步於唐宋,成熟於明末,鼎盛於清代,抗戰時期陷入衰退。新中國成立以來,潮州木雕幾經沈浮,在傳承發展中獲得新生。歷史悠久的潮州木雕藝術綻放新的光彩。2006年,潮州木雕正式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財富。
潮州木雕以其豐富、復雜、精美、精致和輝煌的藝術風格而聞名。精美各異的器皿、物品造型,富有生活氣息和深厚民風的主題紋飾,栩栩如生的精湛雕刻工藝,奢華多彩的漆金工藝,無不生動地展現了潮汕人的時尚習俗和人文精神,獨具魅力,別具風情!
服務信息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售票和入館),周壹閉館(法定節假日及特殊情況除外)。
電話:020-38046886預約傳真:020-38046880。
說明預約電話:020-38046888(咨詢時間:每天9:00-17:00;預約傳真服務:24小時)
交通:可乘坐公交886、886A、293路至冼村路南站或公交40、407路至廣州歌劇院西門站下車。地鐵可乘坐3號線至珠江新城站B1出口或5號線獵德站D出口。APM線到大劇院站B出口。
另外,省博物館4樓自然科學館裏的恐龍館和水族館很壯觀,現在已經裝修開放了~自然科學館裏有各種礦物、寶石、動植物標本,也很值得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