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壹個農貿市場,有的200克左右的黃鱔每公斤賣60元,有的只賣每公斤32元。這兩種黃鱔在外表上沒有什麽區別。為什麽價格差別這麽大?
據報道,這種低價鰻魚是從泰國、緬甸等國走私到中國的。這種鰻魚是人工養殖的,生長周期短。煮的時候口感更軟,不像國內的野生鰻魚那麽香,那麽韌。目前市場上的野生鰻魚逐漸減少,進入淡季。
有業內人士告誡消費者,雖然國外鰻魚價格便宜,但市場上這種鰻魚有的是用激素類藥物餵養的,經常吃對身體不好。
除了價格差異,養殖鰻魚和野生鰻魚的鑒別方法也可以從養殖鰻魚的水溫來鑒別。養殖的鰻魚只能放在溫水裏賣,壹旦放在冷水裏就會抽搐甚至凍死。野生鰻魚即使在冷水中也能保持新鮮。
如何鑒別死鰻魚?
死黃鱔和河蟹壹樣,含有壹種有毒物質組胺,食用後極易引起食物中毒。其識別方法是“四觀察”:
先看鱔魚絲的血色。活鱔魚加工成鱔魚絲的地方,血的顏色應該是鮮紅的。如果鱔魚絲有紫血,就是死鱔魚加工的。
第二,看積血的形成。活鱔魚拉出來的鱔魚絲肚子裏的血塊應該是凝固狀態,而凝固狀態下散落的血塊是死鱔魚。
第三,看肉的厚度。用活鱔魚加工的鱔魚絲肉質細膩有彈性。反之,死鱔則粗糙無彈性。
第四,看鱔魚絲的膚色。活黃鱔加工的鱔魚絲,皮黑而亮,皮色鮮艷,而死黃鱔呈淺灰色,略暗。
家常鰻魚
原料
幹凈的黃鱔300g,冬筍100g,蔥段20g,泡椒15g,姜蒜5g,味精2g,料酒15g,糖、醋、調水澱粉少許,豆瓣醬5g。
工作方法
1,冬筍切片,鱔魚切片,蔥切片。
2、起油鍋,放入鱔魚、大蔥、冬筍翻炒。
3.加入調味料,倒入豆瓣醬。
鰻魚柳鮮果
原料
木瓜、黃瓜、涼瓜、獼猴桃、芒果適量;黃鱔300g 1;花生醬、番茄汁等。
工作方法
1,先在廣口容器裏放壹盤水,放在冰箱速凍區快速凍成冰,用保鮮膜包好。
2.將鱔魚從頭至尾切開,用鹽將後面的鱔魚洗凈去骨,切成約3厘米長的塊,放入鍋中煮熟,然後撈起,過涼水後切成條狀,放在冰上保鮮。
3.將瓜果洗凈,切片或切成條,然後放在冰上,即可食用。
4.花生醬和番茄汁按1: 1的比例混合作為調料,水果、鰻魚和醬料在碗裏拌勻即可食用。
小貼士黃鱔不要煮過頭。立即用冷水浸泡,以保持肉的味道。
涼瓜燉鱔魚
原料
苦瓜、鱔魚、雞湯、鹽、味精。
工作方法
1.苦瓜洗凈切片。
2.黃鱔去骨切片,然後飛水去血沫。3.將鱔魚和苦瓜與雞湯壹起煮,調味。
太極黃鱔
將適量的新鮮黃鱔放入盛有清水的大盆中,保持清潔(不投餵任何食物)3天,讓黃鱔把胃中的汙物吐出來洗凈,然後將鮮活的黃鱔放入鍋內,加入油、鹽、醬油、辣椒等調料,蓋上鍋蓋燉。活黃鱔在悶煮中由生到熟自然彎曲,變成壹個圓,像太極圖形,故名“太極黃鱔”。
這種美味嘗起來很美味。
粳米燉黃鱔
原料
大米、黃鱔、花生、小蔥、姜絲、鹽、料酒、雞精、香油、食用油。
工作方法
1.粳米洗凈,用溫水浸泡。將鰻魚洗凈,切成段。韭菜切碎,姜切絲。
2.把油放在鍋裏。油溫六成熱時,加入姜絲、鱔魚、料酒、粳米、花生、鹽、雞精和適量水。鍋燒開後小火燉25分鐘,撒上蔥段和香油即可食用。
烤鰻串
原料
黃鱔150g,菠蘿1,青椒1,番茄2個,蒜2個,姜2個,蔥1,酒和姜汁各2茶匙,辣醬2湯匙,醬油1湯匙,糖1。
工作方法
1,黃鱔洗凈,切成12等份。
2、蒜、姜搗碎,蔥切丁。
3.黃鱔用調味料、蒜、姜、蔥腌制1/2小時。
4.將菠蘿、青椒和番茄切成12塊。
5.用12竹簽將鱔魚串起來,放在盤子裏。
6.放入微波爐,大火煮半分鐘。
7.取出,串上菠蘿、青椒、番茄,大火煮1分鐘,即可食用。
提醒壹句。
清炒鰻魚應該做得很熟。
人們喜歡吃脆鱔魚片。做飯的時候,他們只是在鍋裏翻炒幾下,就出鍋了。這樣做出來的鰻魚雖然好吃,但是對人體健康不好。因為黃鱔體內有壹種寄生蟲,如果不熟,是殺不死的。它進入人體半個月後,會使人的體溫突然升高,出現厭食癥。同時,脖子和下巴、腋窩、腹部會出現疙瘩。這是寄生蟲感染的癥狀。所以油炸黃鱔壹定要徹底煮熟,以防感染。
妳知道嗎?
黃鱔味道鮮美。
黃鱔是我國特有的野生魚類之壹,除西北和西南地區外,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和生產。因其體色為淡黃或黃橙色,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黃鱔科,故命名為黃鱔。民間也稱其為好魚或長魚,在《山海經》中稱之為鯧魚,在史鷙前進名節中稱之為鯧魚。
黃鱔身體細長,前部呈圓柱形,背部扁平,尾部尖,形似蛇。並且體表富含粘液,全身油膩,無鱗無鰭,喜歡生活在泥濘的洞穴中,與普通魚類有很大區別。
黃鱔鮮肉鮮美,皮薄肉嫩,刺少。與其他淡水魚相比,是獨壹無二的。如果烹飪得當,吃後會回味無窮。
黃鱔的修復
將新鮮的黃鱔放入盛有清水的大盆中,保持清潔(不餵任何食物)3天,目的是讓黃鱔把胃裏的汙物吐出來。黃鱔不剖腹,所以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