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指數:★★★★★
坑爸來自中國配音版“搞笑漫畫日與和平”貼紙。“坑爸爸”的意思是和我的願望很不壹樣,是欺騙的意思,含有輕微的“不給力”的意思。常用於善意的諷刺、嘲諷或吐槽。“騙爸爸”也可以指“騙我”,因為現在爸爸也可以指“我”。比如《哥哥只是個傳說》,其中“哥哥”指的就是自己。
“坑爹”壹詞形象簡潔,能有效表達說話人的情緒,無需解釋就能理解意思。憑借這幾點,“坑爹”迅速在網絡上走紅,成為新壹代網絡流行語。
這個詞給人壹種惡搞和歡樂的感覺,所以不管妳現在聊天是開玩笑還是吐槽,都會無壹例外的跟壹句:坑爸爸!應用範圍極其廣泛。
流行語二:親
流行指數:★★★★★
親愛的!!熬夜不好!親愛的!保證。哦!以上對話方式在淘寶賣家和買家的溝通中比較常見。由於這種友好易懂的說話方式,“親”的稱謂和傳播方式迅速傳播到網友的日常交流中。從此沒有人再叫“妳”,全部改名為“親”!
“親”的力量在於它傳播的廣度,無論是網絡上還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妳的同事跟妳打招呼時說的話妳信嗎?“早上好,親愛的!”“親愛的,資料整理好了嗎?”親愛的,妳現在相信了嗎?
流行語三:傷不起。
人氣指數:★★★★★★
咆哮的身體源於豆瓣。豆瓣陶晶郝彤小組。com是最有名的。他們經常在影視作品中誇大自己的表情,以咆哮的姿態出現的電視演員馬景濤為領袖。後來,在Renren.com上,有人發起了壹篇文章,題為“妳傷害不起學法語的人!!!壹時間,各種專業版的咆哮文章層出不窮,帖子的每壹句話都被多個感嘆號加重。大部分句子以“有木有”結尾,因為它表達了各種無奈。壹時間,各種專業版的咆哮篇相繼出現,包括英文版、西班牙文版、日文版等。,在網上被瘋狂轉載。
有木有,我傷不起,各種讓無數人壹起的感嘆號構成了咆哮的身體。現在在QQ,MSN聊天或者論壇上隨處可見。專家認為,咆哮有利於減壓和木!妳傷不起壹個隨時隨地都能吼的人!傷不起!
流行語四:腫了嗎?
流行指數:★★★★
當妳的朋友問妳腫了什麽,不要認為他是在問妳腫了沒有,更不用說是誰打了妳。腫什麽=怎麽了;問“妳腫了嗎?”“妳怎麽了?”同理,“腫的是什麽”就是“怎麽了?”這種帶有90後色彩的詞語也在網絡上壹夜走紅。
當妳想用懷疑的語氣表達時,說“怎麽回事”就太out了!《腫》不僅朗朗上口,還有些可愛調皮。換句話說,它真的很“可愛”
流行語五:賣萌
流行指數:★★★★★
在動畫中,萌指的是壹個讓人從腦海中閃現的形象,沒有其他雜質,比如喜歡、欣賞、愉悅的美好感覺。賣萌就是故意秀妳的“萌”。細節上,我知道自己很可愛,然後故意表現自己,為了表現自己的可愛。
“萌”可以簡單解釋為可愛,是動漫用語,然後加上“賣”字表示行為。意思是制作人和角色通過故意裝可愛來討好觀眾。壹般可以理解為:裝可愛,故意出現壹些可愛的動作和話語。
遇到特別可愛的小蘿莉撅嘴撒嬌的時候,可以發自內心的說:好可愛!妳故意賣萌!
口號6: hold住
人氣指數:★★★★★★
“hold live”這個詞來源於香港的中英文混合詞。在2011年8月9日的綜藝節目《大學生迷途》中,壹位名叫林小姐的網友用誇張的、造型各異的、做作的英語、風騷的手勢向大學生們介紹了什麽是時尚。其極度誇張搞笑的表演震驚了所有觀眾。林小姐的口頭禪是“我要hold住全場”,導致“hold住”壹詞紅遍網絡。
“hold”就是在面對各種情況的時候,要控制住,穩住,穩住,要自信,要冷靜的處理好壹切。比如在地鐵、商場、辦公室等公共場所遇到棘手的緊急情況,妳可以大聲喊“hold”或者低聲對自己說,告訴自己要冷靜,要堅持,要充分相信自己能處理好壹切!
流行語7:普通青年、文藝青年、Erx青年
流行指數:★★★★★
10年6月24日,網友“大仙”在豆瓣發起“普通青年VS文藝青年VS Erx青年”活動。短短幾天就有幾十萬人參與,讓普文青年憤怒了!普通青年是正常、低調的代名詞。文藝青年都是“小”壹代:小資、小眾、小清新,Erx的年輕人往往有壹種不合時宜的坦誠或迷茫,但也有很多人喜歡《犯Erx》所表現出來的真實和特立獨行。
具體怎麽用?我們舉個例子。下雪了。三種年輕人是如何反應的?普通青年:可以和女朋友打雪仗了。文藝青年:又可以在雪地裏遇到很多清純的女生了。Erx青年:用雪拌點糖很好吃。
三個青年發火後,網友們迅速給自己分類。也請分類妳屬於哪個青年!
查看原圖
流行語8:圍觀
流行指數:★★★★
圍觀意味著關註度高。當妳對某事或某人感興趣時,妳可以用“圍觀”這個詞。圍觀還有另壹層意思。那就是:“不關我的事,隨便看看。”經常用在BBS和即時聊天中,比如:看樓主,看某人。圍觀通常可以表達特定人群對特定人、特定人群或特定事物的態度。比如xxx大街上,非主流POSS登場,引發數千人圍觀,壹度造成交通癱瘓。
圍觀者的心理模式不外乎以下幾種:好奇、從眾、對壹切與自己無關的事物漠不關心;關心與嘲笑,非暴力與不合作
現在的網絡上每天都出現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大部分網友都不覺得意外,但是看看周圍也無所謂。這些人壹起形成了壹個“人群”。妳是“圍觀者”之壹嗎?
口號9:壹切。
流行指數:★★★
2011農歷新年伊始,銀屏公交、樓宇電視等媒體上開始出現某網絡的視頻廣告。該廣告依靠電影明星陳瑤的知名度和壹頭驢子的幽默表演吸引了許多人的註意。“XXX,壹切”的廣告語因其朗朗上口而迅速被網友惡搞。廣告海報中的毛驢換成了機器貓、憤怒的小鳥、變形金剛,廣告語也隨著形象的不同而改變。
流行語10:五小節
流行指數:★★★
2065 438+01 5月2日,壹組關於“少先隊武漢總隊長”的圖片突然在網上走紅。照片中的少年戴著紅領巾,佩戴著“五杠”隊牌,神情淡定,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目光。”五條”主要是指當事人的臂章是五條。
黃藝博戴著“五杠”少先隊牌子,表情嚴肅,仔細查看手中證件照片,也引發了各種PS狂潮。有網友評論說“太有型了”,也有網友評論說這孩子長得有點“官”,話也有點“官”。壹時間,三歲開始看新聞聯播,七歲堅持每天看人民日報和參考消息的孩子,成了網絡名人。“五條”隊長的臂章在淘寶上也賣得很好。
“官方模式”這種成人世界常見的東西,卻出現在我們認為應該簡單不加雕琢的兒童世界裏。於是壹切都被放大了,人們與其說是嘲諷“五條”,不如說是反映了對現實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