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人類有三寶:精、氣、神。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類只要能保持足精氣足神,自然就能祛病延年。養生,主要是培養人的精、氣、神。遵循正確培養方法的古代衛生學家往往能夠實現健康長壽。氣虛的人容易疲勞、虛弱、面色晦暗、聲音低沈、不愛說話、食欲不振、多汗、感冒、內臟下垂等疾病,病後恢復緩慢。所以氣虛的人更應該註重筋骨的外在鍛煉和五臟六腑的內在調整,以達到補氣養生的目的。
運動——形神兼備,動能增氣。
傳統的運動養生法,經過歷代養生專家的不斷總結和補充,逐漸形成了鍛煉四肢、自我按摩練形體、呼吸吐納、調節鼻呼吸練氣機、靜心養神練心神的養生方法。下面簡單介紹壹下氣虛的人運動時的註意事項和幾種傳統運動的基本方法。
氣虛者運動項目的選擇
長期正確的運動養生能有效改善人的體質。氣虛者體質較弱,應選擇運動量小的運動,如散步、慢跑、俯臥撐、健美操等。傳統養生項目,如太極拳、太極劍、五禽戲等。總之,建議以溫和緩慢的運動為主,不適合長跑、足球比賽等需要很強耐力的運動。
氣虛的人運動時要特別註意什麽?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氣虛的人體質較低,過度勞累容易耗氣。所以氣虛的人除了選擇合適的運動外,還要註意運動的時間和強度。他們應采用低強度、多頻次的鍛煉方法,適當增加鍛煉次數,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最好在太陽升起後,日落前,在環境較好的戶外運動。此時溫度適宜,氧氣充足,效果好。妳應該盡量避免在寒冷的空氣中鍛煉。運動時不能壹直出汗,尤其是秋冬季節,不能大量出汗。感覺全身發熱就可以停了。
飲食——健脾胃,平氣血。
氣虛的人適合吃什麽食物?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氣虛的人脾胃功能較弱,而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形成的,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氣虛的人更要註意飲食和調養,尤其要保護脾胃,促進營養物質的有效吸收。飲食要註意葷素搭配,營養全面,飲食規律,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氣虛的人要補,選擇甘、平或溫的食物,營養豐富,易於消化。氣虛食物有:粳米、糯米、小米、山藥、土豆、扁豆、紅棗、桂圓肉、蓮子、南瓜、豆腐、牛肉、雞肉、豬肉、鵝、兔肉、青魚、鯽魚、鯉魚、鵪鶉、鰻魚、蝦、蘑菇等。經常可以交替選擇。
氣虛的人應該少吃什麽食物?
壹般來說,飲食上基本沒有毒副作用,但生冷硬辣的食物更容易損傷脾胃。因此,氣虛的人應該盡量避免吃不新鮮和消耗氣體的食物,油膩和厚,寒冷和堅硬的食物
材料母雞約800克,黃芪30克,紅棗10枚,山藥20克,調料少許。
做法將黃芪、紅棗放在雞肚子裏或蒸盆裏。可以適當加入黃酒,撒上姜、蔥、鹽等調料,隔水蒸2小時,分幾次隨餐食用。
功效補益氣血,健脾胃,強筋骨。適用於氣虛、氣血兩虛,如頭暈目眩、畏寒肢冷、乏力或乏力、月經不調、低血壓等。
2.黑豆蓮藕鴿湯
材料蓮藕500克,黑豆100克,陳皮10克,紅棗5枚,乳鴿1只,鹽少許。
做法先將黑豆放入鐵鍋中,幹炒至豆皮開裂,然後洗凈,放入水中晾幹;對乳鴿進行宰殺、清洗、脫毛和掏膛;蓮藕、陳皮、紅棗分別洗凈,蓮藕切塊,紅棗去核。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至水沸騰,再加入上述材料,再用中火煮沸3小時,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黑豆湯壹般要煮,不然吃了會腹脹,消化不良。
功效補氣血,補虛損,強身健體,益肝腎,養顏美容。適用於低血壓、精神疲勞、脾胃氣虛、食欲不振、頭暈目眩者。腸道便秘的人要少喝,孕婦要謹慎飲用。
3.蜜棗胡椒豬肚湯
材料蜜棗5個,白胡椒15g,五花肉1個。
做法將五花肉的肥油剪掉,用少許細鹽擦洗,腌制片刻,然後用清水沖洗幹凈,放入熱水鍋中焯壹下;白胡椒和蜜棗洗凈。將白胡椒放入五花肉中,與蜜棗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溫中健脾,散寒養胃。適用於脾胃虛寒、胃寒疼痛、腹脹嘔吐、飲食減少、四肢不溫、形寒怕冷者。或咽痛、眼疾、痔瘡、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不宜飲用。
日常養生——順應四季,勞逸結合。
順應四季,規律作息。
壹年的特點是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夏天白天長,冬天夜晚長。日照的長短與自然界陽的盛衰密切相關。自古以來就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之道。根據四季養生法,春夏宜晚睡早起養陽,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養陰。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調整作息時間。長期勞逸結合,日常生活無常,會加重氣虛狀態,使人精神萎靡,無精打采,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失眠多夢等。
適應四季,調整生活習慣。
氣虛的人禦寒能力差,日常生活要根據季節和氣候的變化進行調整。春天氣候變化很大,開始時忽冷忽熱。隨著氣溫升高,人體皮膚變得松弛,抵抗寒邪的能力減弱。所以春季宜“蓋”之,尤其是氣虛者。減少冬裝特別慎重,不能大幅度減少。炎熱的夏天,皮膚毛孔張開,風寒濕邪容易入侵。睡覺時不宜用風扇送風,也不宜在寒冷中睡覺。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裏,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還有,要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活動,防止夏天感冒。秋季由熱轉冷,初秋不宜壹下子穿太多衣服,否則容易削弱身體對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在深秋,當寒冷變得更嚴重時,應該添加衣服
合理的運動方法和運動時間,有利於補肺氣,健脾氣,滋腎氣。對於少氣懶的氣虛體質,建議盡量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多動腦,多運動。而氣虛的人體力較弱,容易疲勞,更需要勞逸結合。比如保持充足規律的睡眠,不要熬夜,不要太累;天氣太冷或太熱時,避免戶外運動。在炎熱潮濕的盛夏,天氣寒冷的冬季,氣溫寒冷的早晚,烈日炎炎的中午,都要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甚至不要進行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