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腸套疊是什麽病,為什麽會得,癥狀是什麽,會導致死亡嗎?

腸套疊是什麽病,為什麽會得,癥狀是什麽,會導致死亡嗎?

腸套疊是將壹段腸管插入遠端或近端腸腔,使該段腸壁重疊,卡在腸腔內,稱為腸套疊。

病因:

腸套疊的發生往往與腸道的解剖特點(如盲腸活動過度)、病理因素(如息肉、腫瘤)、腸道功能障礙、蠕動異常有關。

1.按病因分類: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絕大多數原發性腸套疊發生在嬰幼兒,尤其是4 ~ 11個月,男嬰的數量約為女嬰的兩倍。壹般認為,兒童常出現腸蠕動功能障礙和腸痙攣,嚴重而持續的痙攣段可被近端蠕動力推入相連的遠端腸段,尤其是回盲部垂直連續時。繼發性腸套疊多見於成年患者,因為腸壁或腸腔內的器質性病變被蠕動推向遠側,附在腫瘤上的腸壁折疊到遠側腸腔內。

2.根據發病部位可分為回腸-結腸型、回腸-盲腸-結腸型、小腸-小腸型和結腸-結腸型。

癥狀

這種病80%發生在兩歲以下的兒童,起病突然。主要表現為腹痛、嘔吐、便血和腹部“香腸樣包塊”。

1.陣發性腹痛:腹痛突然發生。疼痛發生時,病童面色蒼白,出汗,下肢彎曲。有的生病的孩子不哭,反而煩躁不安,突然安靜幾分鐘,像往常壹樣開心地玩耍,但很快又出現上述情況。

2.嘔吐:發作後立即出現腹痛,開始較頻繁,之後可緩解。大多數嘔吐物是胃裏的東西。兒童經常拒絕母乳餵養或拒絕進食。後期如果發展成完全性腸梗阻,常見的嘔吐物為糞樣,有異味。

3.便血:是腸套疊最重要的癥狀之壹。發病後4 ~ 12小時,可出現紫紅色或“豬肝色”帶粘液的大便。

4.腹部包塊:當病兒安靜或睡著,腹壁松弛時,可在腹部摸到“香腸樣”包塊。如果是回盲部,腫塊多在右上腹部或腹部中間,表面光滑,稍可活動。腹痛時,腫塊明顯,腸鳴音亢進,右下腹有“空”感。

除上述急性腸套疊外,臨床上還有慢性復發性腸套疊,多發生於成人,其病因多與腸道病變有關,如小腸或回盲部腫瘤等。慢性復發性腸套疊多為部分性腸梗阻,臨床癥狀不典型,主要為陣發性腹痛和腹部包塊,嘔吐和便血少見,常做X線鋇劑檢查確診。

可采用空氣和鋇灌腸復位,不能復位者以手術為主。手術時機:雖然腸套疊治愈率很高,接近65,438+0,000%,但腸壞死是該病的嚴重並發癥,尤其是回盲瓣切除和腸吻合術後,會給患兒帶來短期營養不良和巨大痛苦,直接影響其生長和生活質量。所以手術時間的選擇更重要。手術指征取決於腸套疊的類型和壹定意義上的腸絞窄程度。壹般來說,絞窄嚴重時,便血出現的時間早,出現便血,說明腸套疊時間在8小時以上。再者,腸套疊的深度也與腸壞死有關。腸套疊越深,腸系膜血管梗阻越重,腸壞死發生越早。手術時機是腸套疊治療中的壹個重點和難點問題。作者認為符合以下條件者應考慮手術治療:①發病48小時以上,全身情況差,有腹脹者;②發病後48h內空氣灌腸可減少衰竭;③腸套疊已套入降結腸或乙狀結腸,X線所見腸套疊頭部較硬或較大不規則,考慮為腸套疊;④發病在48h內,腹脹明顯,便血早且重。在治療過程中,外科醫生不僅要滿足於腸套疊的診斷,更重要的是要正確判斷是否存在腸缺血甚至腸壞死。延誤診斷可能導致腸壞死、腸穿孔、中毒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