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的馴化、傳布和在華的普及葵花或向日葵也起源於美洲大陸。具體的起源地大概是在北美今美國地區,現在美國仍有野生向日葵。不過南美秘魯人認為他們那裏也是向日葵的故鄉,故今天還把它定為國花。所以,向日葵的起源馴化、人工栽培也可能是在美洲各文明中心獨立進行的,如北美、墨西哥、秘魯等地。種植在馬德裏植物園,作為花卉觀賞。16世紀末,向日葵作為觀賞植物已傳遍歐洲。17世紀末,歐人才采摘向日葵花盤上的嫩花朵,加上佐料做涼拌生菜吃,並把籽粒采來作咖啡粉代用品和鳥飼料。1716年英國人A.布尼安首次從種子中提取油脂成功,獲得了《向日葵油提取法》專利。18世紀初向日葵從荷蘭傳人俄國。9世紀初,俄國沃羅列茲省比留奇區間列克塞耶夫卡村的農奴波卡略瓦首次把它引人大田種植。1829年,波氏從葵花子仁中榨取得到油;1833年,首座葵花子榨油坊在阿列克塞耶夫卡村建成投產。到19世紀中葉,由俄國人育成的各種盛產油的向日葵栽培品種又從俄國回傳人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再例如,北宋梅堯臣《葵花》詩曰:“此心生不背朝陽,肯信眾草能翳之”。蘇轍《葵花》詩也曰:“葵花已開闌,結子壓枝重”。南宋劉克莊詩《葵》曰:“生長古墻陰,……不改向陽心”。有的著述把上引詩文中的葵花、葵也都釋為向日葵。按以上所說,中國早就有了向日葵,中國也是向日葵的起源地原產地之壹。這就提出了壹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我們不得不加以辨析。我認為,問題其實很簡單,不必使用繁復的文獻學訓詁學考證,也無需使用曠日持久的植物栽培觀察試驗.便能予以解決。只記載了葵花向陽或葵藿向陽並不能說明向日葵也原產於中國。因為許多植物的花都有向陽性,葵也有好幾種,其花也有向陽性。只有記錄了人們食用其種子,才能說明向日葵也原產於中國。因為難以想象:人們既已了解熟悉栽培了向日葵,卻又不把它的種子用於禽畜的飼料,進而用於人類的食物。那樣的話就不可理喻。可食用其果實的記載明以前從來都沒有,所以就只能說明那些“葵藿”“葵花”“葵”不是今日之向日葵。所以也就無法證實中國也是向日葵的原產的起源地之壹。1492年哥倫布首航美洲,1498年達.伽馬首航印度,1521年麥哲倫從西歐航行到美洲再航行到菲律賓。從此海道大通,世界連成壹體。向日葵約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由南洋傳人中國。明萬歷年間趙嶇著《植品》卷二提到,萬歷年間西方傳教士傳人了向日葵。今日植物學家把向日葵歸人菊科葵屬。由上可知,王象晉的記載比較準確,分類比較科學。明末文震亨1639年的《長物誌》首次使用了“向日葵”這個名稱。他日:“葵花種類奠定,初夏花繁葉茂,最為可觀。壹曰向日,別名西番蓮”。雖然明後期向日葵便已傳人,但明末兩部農學植物學巨著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和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尚未提到向日葵,所以可推那時它的栽培還不普遍。據以上《群芳譜》的記載,估計主要同作觀賞植物和藥用作物。清代向日葵的栽培進壹步傳播、普及。清初陳淏子1688年進壹步描述:“向日葵,壹名西番葵。高壹、二丈,葉大於蜀葵,尖狹多刻缺。六月開花,每桿頂上只壹花,黃辦大心,其形如盤。隨太陽回轉,如日東升則花朝東,日中天則花直朝上,日西沈則花朝西。結子最繁,狀如蓖麻子而扁。只堪備員,無大意味,但取其隨曰之異耳”,覆之以土。待葉大如錢時,留佳者壹株,余悉拔起。四面有草亦宜拔盡,忌用鋤。種時以熟糞和土覆之,後偶灌於糞水”。這大概是最早對向日葵生產時節栽培法的細致科學總結,至今還可以借鑒。同時說明清末向日葵的種植利用已很廣泛普及,所以農學家士大夫才對此詳載並總結概括。何剛德還總結了向日葵的多種用途和開發利用,包括以莖作菜,作紡織原料,用作火把,潔凈空氣等.在種子的吃食方面是書曰:“子炒熟,味甘香,每斤值三四十錢。子可榨油”丁等名萊或保留菜肴;有花生燉雞、花生08肉、花生稀飯等飯菜;作為零食吃的則主要有炒花生、生花生、花生糖、花生糕、魚皮花生、花生占等果糖;作為烹調材料和輔助調料吃的則有花生油、花生醬等;作為喝的有黃豆花生混合制作的花生豆漿,等等。花生米炒肉丁、雞丁這道名菜的來歷還有壹段故事:晚清四川總督丁葆楨出巡川南到邛州,邛州官員廚師為款待他而臨時制作、炒出了這道菜.因他位尊宮保,又是吃這道菜的第壹人,故而得名為宮保肉丁。葵花子主要用於零食,在餐桌上雖有葵花子也用作零食品而非菜肴。但它在零食上的地位超過壹切零食品,成為中國的幹果零食之王。在零食方面葵花子的花樣也很多,有炒瓜子、生瓜子、鹽瓜子、奶香瓜子、甜瓜子等。近來又新推出了去掉殼的瓜子仁,也分炒、生、鹽、奶、甜等類,吃起更加趕口,方便,過瘴.另外.葵花子油也是極好的烹調油。葵花於、花生現已成為中國人最大宗的幹果零食食品。其原因也許還包括喧瓜子剝花生比較適合中國人溫文爾雅熱情好客慢條斯理的性格,同時花生葵花的介入也從壹個小側面促進中國人性格向那方面發展。中國人今天閑暇時間大增也促進了葵花子、花生的大量消費,把它們用於休閑零食。花生和葵花不僅成了中國人最大宗的幹果零食食品,而且影響了中國的語言文化。在這方面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例如,謎語中關於花生的就不少:如“麻屋子,紅帳子,裏面睡著白胖子”;桃李門墻。桃李為“花”,門墻泛指師門。故桃李門墻為“花的學生”,扣“花生”,屑會意/正扣。葵花子對中國語言也有影響。例如“瓜子”壹詞本指炒熟作零食品的瓜類種子,如西瓜子、番瓜子。但葵花子後來居上,反客為主,習非成是。今天,不加限制詞的瓜子就指葵花子,如成都有名的傻瓜瓜子、顆顆酥瓜子、老八號瓜子,番瓜子西瓜子反而要註明是番瓜子西瓜子才不會引起歧義。葵花還在當代中國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活中扮演了非凡的重要角色,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從1949年起,中國成為壹個***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同時中國又有個人崇拜的傳統和習慣。故長期以來,在宜傳上,在文藝作品中,在政治生活和社會教育中,都把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和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產黨比作太陽,把人民群眾比作向日葵,歌曰“葵花朵朵向太陽”。明喻人民緊緊團結在毛主席和***產黨四周,向著他轉動,跟著他前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摒棄了個人崇拜。仍堅持***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和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故仍把***產黨比作太陽,把全國人民比作向日葵,明喻人民緊緊團結在***產黨四周,在她的堅強領導下奮勇前進。隨便舉點例子,今天,中小學生就還經常舉行“紅心向黨向日葵行動”,葵花子脫殼機,從而使這兩種幹果零食更受歡迎,吃起更方便、趕口,使它們得以發揮更大的作用。今日中國對花生、葵花的育種研究也居於世界前列。例如今天臺灣澎湖種植的花生品種便主要是從西方引進又加以改良而形成的新品種,如臺南選9號、臺南9號、臺農4號、澎湖1號、澎湖2號等。向日葵全身皆可人藥:向日葵子功用主治為治血痢,透癰膿;用法為內服煎湯;外用搗敷。向日葵葉治高血壓,水煎內服;向日葵殼治耳鳴,內服煎湯;向日葵花祛風,明目。治頭昏、面腫,又可催生,內服煎湯;又治牙痛,吸食。向日葵根治胸脅胃胱作痛、二便不通、跌打損傷、內服煎湯,外用搗敷。向日葵花托治頭痛、目昏、牙痛、胃腹痛、月經痛、瘡腫,內服煎湯。向日葵莖髓治血淋、尿路結石、乳糜尿、小便不利,內服煎湯,外用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