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砂仁的功能與功效

砂仁的功能與功效

砂仁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陽姜、砂仁或海南砂仁的幹燥成熟果實。七八月份果實成熟時采收,低溫幹燥,使用時破碎。這裏我就為妳介紹壹下砂仁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砂仁的功效與作用

祛濕行氣

用於濕阻中焦,脾胃氣滯。本品善於化濕行氣,是健脾和胃的良藥。若濕濁內阻,中氣不動,常與蒼術、厚樸、砂仁同用,治脘腹脹滿、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如脾虛氣滯,用黨參、白術,如香砂六君子丸。

溫中止瀉。

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嘔吐、腹瀉。因其能祛濕行氣、調嘔、溫脾止瀉,故可單用研末吞服,或與幹姜、附子同用。

理氣安胎

用於妊娠不良,胎動不安。本品能行氣、和中、安胎。妊娠氣虛嘔吐、胎動不安者,可與白術、蘇梗同用。

骨頭僵硬和窒息

《本草綱目》載:化鋼為骨?骨轉草木藥和方土連黃三都用。雖然不知道真相怎麽能治好這個東西,但是在臨床上已經反復使用了。供參考。

砂仁: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祛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可用於濕濁痹阻、食欲不振、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不良、胎動不安。

溫腎降氣

砂仁性溫,味香,但能出逃,與五臟之氣相和,故有降氣歸源之功,故可治虛火跑豚、浮上之癥。

砂仁的應用

用於濕濁脾虛證。

本品味香,善入脾胃,善祛濕健脾,行氣和胃,溫中散寒,是祛濕行氣,健脾和胃的良藥。適用於濕濁阻絡、脘腹脹滿、納差、嘔吐泄瀉之證。常與砂仁、豆蔻等藥同用,以增強祛濕行氣的功效。而且本品長於氣溫,所以特別適合寒濕氣滯者。用於寒濕內阻、脘腹脹滿、冷悶疼痛、少食泄瀉者,常與草豆蔻、生姜同用。若脾胃氣滯,腹脹滿痛,常與木香、枳實等止痛藥物同用。治脾虛氣滯,食少腹脹悶,常與益氣健脾之品配伍,如張《醫通》香砂六君子湯,以之與人參、白術等同用。

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瀉。

本品善溫脾胃,益氣升膈,能止嘔止瀉,故適用於脾胃虛寒之吐瀉證。治中焦虛寒、胃氣上亢所致的胃脘冷痛、嘔吐、呃逆,常與甘姜、半夏等同溫止嘔藥同用。對於脾胃虛寒,清濁,腹痛腹瀉的患者,可單獨使用,如《小兒衛生大討論》縮砂粉,作為最後的五花肉混合,治療小兒滑瀉、脫肛;常與白術、生姜同用。對於濕傷脾胃,吐瀉腹痛,本品還能祛濕醒脾,止嘔止瀉。常與藿香、半夏、木瓜等藥配伍,以利濕、調中、降逆、止嘔。

砂仁的配伍與應用

用肉豆蔻,砂仁芳香化濁,有很強的散寒能力。主治中焦下焦,溫胃燥濕,導氣歸元(腎)。適用於寒濕凝滯、寒瀉、寒痢,有安胎的功效。豆蔻仁氣芳香清,性溫燥差。專治上中焦、二焦,和胃止嘔,適用於濕濁阻胃所致的嘔吐嘔吐,能宣肺氣。兩藥合用,芳香化濁,健脾和胃,行氣止痛,均可治療濕濁、胃中納差、氣滯胸悶、腹脹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砂仁皮青,味香溫,有健脾和胃、行氣和中的功效。青皮兇猛,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的傾向;陳皮性緩,趨向健脾行氣,燥濕化痰。兩藥合用,理氣止瀉,治療脾胃氣滯,胸脘痞滿,消化不良及濕阻脾胃所致的泄瀉痢疾。

砂仁配以飛機草,芳香渾濁,燥濕性強,具有燥濕健脾、行氣安胎的功效。飛機草氣味芳香,功能是清肺開胃、祛濕、健脾、理氣。兩藥合用可用於治療濕邪、氣滯、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胸腹脹滿、胎動不安。

配冬葵,冬葵子能催乳滑腸,配砂仁能行氣和胃,增進食欲,加強營養吸收。因此,兩藥合用具有行氣降乳的作用,可治療各種缺乳、氣滯、脹滿之證。

配以熟地黃,砂仁能行氣和中,健脾開胃,助消化,引氣歸腎,有溫腎安胎的作用;地黃補血益精,滋腎養肝,長期服用容易疲倦打嗝。宜與砂仁混合(或用少許砂仁)。兩藥合用,砂仁既能避免生地黃滋補的弊端,又能誘導生地黃歸腎,可謂壹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