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白龍骨、幹姜(制)、附子(制、去皮、臍)、厚樸(姜制)、訶子(制、去皮)、肉豆蔻(面燉)、陳皮各30克。
制作方法為細粉,酒熬成丸,如梧桐樹。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脾虛、腎虛、感冒、腹瀉。
用法用量:每次50 ~ 70粒,空腹用米湯送服。
節選自《靈方》第14卷
厚樸丸-帝國醫學醫院第4卷
處方厚樸(姜制)2、藥霧2、幹姜(制)1、三棱(制)1、莪術(制)1、半夏1、檳榔1、甘松半秒、陳皮(制)1。
制備方法是細粉,面糊是丸,如豌豆。
功能:寬中,益膈,導氣滯,消食化積。主治:胸膈壅塞,脘腹脹滿,心下脹滿,腸內水聲,嘔吐痰多,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次20粒,飯後送姜湯。
摘自《帝國醫學醫院》第四卷
厚樸丸-盛輝卷59
處方厚樸1兩半(去糙皮,塗姜汁,炒至香),黃連1兩半(去須,略炒),幹姜半兩半(爆破,銼),甘草半兩半(略紅,銼),龍骨半兩半,赤石脂半兩半。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主治:寒熱不調,腹瀉。
用法用量:每次服30粒,與粥同服,不分時間。
摘自《盛輝》(第59卷)
厚樸丸——《生肌總錄》卷47
處方厚樸(用姜汁去皮)1兩半,龍骨1兩,胡力樂(去核)1兩,幹姜(制)1兩,附子(去皮肚臍)1兩,黃連(剃)兩。
方法是端,醋浸煮餅是丸,如梧桐樹大小。
功能:主治胃寒腸熱,腹脹通便。
用法用量:每次服30粒,山茱萸煎劑空腹服,1,壹日三次。
節選自《聖跡總錄》第四十七卷
厚樸丸-蒲雞方第22卷引用治風經驗方。
處方為厚樸1(去皮,姜汁焙幹),木香1,陳年陳皮1(去皮,焙幹),檳榔4,肉豆蔻4。
準備方法就是終點。不要用神曲1,杵炸至細末,用生姜天然汁液調成糊狀成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治脾胃虛弱、胸痹、痰飲、厭食或大便不規則。
用法用量:每次20-30粒,稍虛服用,送姜湯。
摘自《普濟方》卷22,引《治風經驗方》
厚樸丸——《生肌總錄》卷39
處方:厚樸(去皮,姜汁炒)1,赤石脂1,白術1,幹姜(制)1,麥麩(炒)1,人參1,白米。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治內寒外熱,脾胃虛寒,不食,壹見無益,滿霍亂。
用法用量:每次服20-30粒,空心米飲服。
節選自《聖跡總錄》卷三十九
厚樸丸——《生肌總錄》卷38
處方厚樸(去皮,姜汁炒)3分,白術、人參、枳殼(去皮,麩炒)2分,肉桂(去皮)2分,木瓜幹2分,幹姜(制)1分,甘草(炒)1分。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治霍亂。脾氣冷,腹脹,不能進食,胸膈脹滿。
用法用量:每次服20粒,留蘭香煎服。
節選自《聖跡總錄》第三十八卷
厚樸丸——《傷寒論》第二卷
處方:當歸、厚樸、甘草、丁香枝、幹姜、細辛1、人參3。
方法是終點,蜂蜜是藥丸,大如彈珠。
主治:傷寒,殷琦豐富,雙手脈弱,或胃脘痛,身絞痛,手腳冰涼。發病時間為立春至清明。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厚樸湯,與劑型不符,根據《陰證略例》進行了修改。
《傷寒論》(第二卷)摘錄
厚樸丸——“傳家寶”
處方厚樸(去粗皮)半斤(細銼,用生姜1斤洗凈,帶皮細切,用厚樸搗碎,攤熟3分鐘,用長火炒幹),肉桂(去皮)5盎司,幹小麥(炒黑)4盎司,川椒2半(鍋內文火炒,蓋瓷碗)
方法是端,蜜汁是丸,大如櫻桃。
主要功能是暖胃化痰,益胸膈,解酒食毒。
用法用量:每次服1粒,水煎服。治脾胃,飲大米;中國酒吐出來,姜湯送下來;膀胱、小腸、腎余氣,茴酒送下;血氣,當歸酒送下來的。
摘自《傳家寶》
厚樸丸-醫療處方集,第10卷,所有簡要處方介紹。
別名厚樸幹姜丸
處方:厚樸3兩(去皮煮姜汁),幹姜2兩(爆碎),附子1兩(爆碎去皮臍),百合3兩,白術1兩。
制法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樹大小。
功能主治脾虛寒涼,臍腹痛,或泄瀉泄瀉,不考慮飲食。
用法用量厚樸幹姜丸(《生肌總錄》卷74)。
摘自《醫方集》第10卷《全民簡易食譜入門》。
厚樸丸-盛輝卷98
處方厚樸5兩(去皮去糙,銼平),附子半兩(生,去皮肚臍),川椒紅2兩(生)。
制作方法是將6升漿水、3盎司青鹽、3盎司生姜(切段)放入銀鍋內煮沸,曬幹,用水浸泡蒸餅為丸,大如梧桐樹。
功能:主治脾腎兩虛,畏寒肢冷,面黃肌瘦,食欲不振。下焦空冷,方便頻率組合。
用法用量:每次服30粒,空腹溫酒送服。
摘自《盛輝》第98卷
厚樸丸-盛輝卷81
處方厚樸1兩(去糙皮,攤姜汁,炒至香),胡李樂1兩(煨用皮),茯苓3分,幹姜3分(打碎銼平),肉桂1兩,木香1兩,赤芍3分。
方法是端,醋煮的面糊是丸,大如梧桐樹。
主治:產後肋下、心口腹脹,夜間受涼,膀胱註射,致脹痛。
用法用量:每次30粒,飯前喝姜湯。
摘自《盛輝》第81卷
厚樸丸-盛輝卷75
處方厚樸1兩(去糙皮,塗姜汁,炒至香),白術1兩,麥冬3兩(去心),陳年陳皮1兩(泡湯,去白瓤,焙幹),赤茯苓1兩半,半夏3兩(3兩)。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主治:妊娠受阻、頭痛、肩背煩躁、脹氣、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每次20粒,喝姜粥,不分時間。
摘自《盛輝》第75卷
厚樸丸-醫學綱要第33卷
處方人參、白術、厚樸、陳皮、藿香、當歸和阿莎麗。
功能主要用於溫中祛陰氣。主治:傷寒,脈象深三分,脈象以寸為尺。
摘自《醫學簡編》第33卷
厚樸丸-盛輝卷59
處方厚樸3兩(去糙皮,塗姜汁,炒香),黃連2兩(去須,略炒),木香1兩,幹姜1兩(爆銼)。
方法是端,面糊加醋熬成丸,如梧桐樹大小。
功能主要用於治療水樣腹瀉。
用法用量:每次服30粒,與粥同服,不分時間。
摘自《盛輝》(第59卷)
厚樸丸——《生肌總錄》卷五十
別名馬人藥丸
處方:厚樸(去皮,姜汁炒透)、火麻仁(粉碎)、大黃(銼平,炒)、枳殼(去皮,炒)。
除火麻仁外,制成粉末,再與火麻仁研磨均勻,煉蜜放入臼中,用酥杵包裹,使其均勻熟成丸,如梧桐樹大小。
功能:主治大腸便秘、陌生感、諸熱。
用法用量馬人丸(原第97卷)。
節選自《聖跡總錄》第50頁上方。
厚樸丸-盛輝卷48
處方厚樸1兩半(去糙皮、塗姜汁炒香)、木香1兩、青皮1兩(泡湯、去白瓤、焙幹)、四川大黃1兩半(銼平、醋拌微黃)、硫磺65433。
制作方法是細粉,加硫磺均勻,用酒煮的面糊做成丸子,如梧桐樹大小。
功能:表示群眾憤怒。如果長年不愈,就會聚集在胃管裏,有杯子那麽大,心臟會脹痛,吃得少了會覺得虛弱。
用法用量:每次服10粒,飯前喝姜湯。
摘自《盛輝》第48卷
厚樸丸-盛輝卷29
處方厚樸1兩(去糙皮,塗姜汁,炒香),木香半兩,肉桂3分,附子3分(爆開,剝臍帶),人參半兩(去蘆頭),陳年陳皮1兩(湯泡,去白瓤,焙幹),百合。
制法為末,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主治:空調用盡,心口飽脹,四肢無力,不願進食。
用法用量:每次30粒,飯前溫酒送服。
摘自《盛輝》第29卷
厚樸丸-盛輝卷28
處方:厚樸1(去糙皮,攤姜汁,炒香),五味子1,桔梗1(去蘆頭),白術1,枳殼1(麩炒去瓤),霍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