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用叉子叉番茄植株
番茄種植過程中,除了留下應該保留的側枝,然後把其他側枝全部去掉的操作過程,就是分枝。在番茄種植過程中,科學耙平是番茄高產栽培的重要環節。有很多菜農對這個環節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認為無關緊要。我見過側枝把已經過來結果子的頂掉了,這是沒有及時耙平造成的,使得第壹茬西紅柿掉下來。
做叉時註意以下幾點:
1.密切關註分叉的增長速度,必須做到及時分叉。
在實際的番茄種植過程中,有些菜農打叉的時候根本不看叉的大小。他們壹看到它就反抗。雖然過晚會消耗大量營養,但也會影響番茄的座果和果實膨大。但是,在番茄植株生長初期,其養分同化量相對較小。如果過早分叉,肯定會影響番茄根系的影響力,必然導致生長緩慢,結果力下降。特別是壹些早熟的番茄品種和生長勢弱的品種,表現會更加明顯。
用叉子叉番茄的正確方法是等叉子長到壹定長度,大概7厘米左右,分階段取出。對壹些生長勢弱的品種,必要時留1 ~ 2片葉在叉上再打心。這種方法可以保證番茄植株健康生長。
2、壹定要把握好分叉的時間。
如果白天需要午睡,盡量在氣溫高的晴天午睡。因為早上選擇分支會造成出血過多,肯定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如果選擇中午氣溫高的時候打,傷口愈合更快,出血也少。如果選擇下午4點以後打,晚上會凝結,更容易讓傷口被病菌感染。
3.分叉前壹定要做好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為了養成良好的習慣,人們的手和工具,如剪刀,必須在叉西紅柿前消毒。最簡單的就是肥皂水,消毒劑也可以用來充分清潔。因為有些人經常吸煙,手上可能攜帶煙草花葉病毒等有害細菌,消毒不徹底會造成大面積感染。分叉的時候壹定要有選擇性,就是先把沒有被病毒侵染的無病植株分叉,然後再處理病株。同時要註意對殘茬的集中處理,要深埋,不要隨地亂放。
4.適當地離開樹枝。
在我的家鄉,有很多菜農挖的時候會把它全部從基上擦幹凈。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壹旦被疾病感染,病菌很快就會感染軀幹,而且傷口面積也大,不利於傷口愈合。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分叉基部留茬1 ~ 2 cm高,這是防止病菌感染樹幹,使傷口小而利於愈合的有效方法。
二、番茄的捏制操作
按照專業科學的說法,掐尖就是摳心。這意味著當番茄植株長到壹定高度時,它的頂部可以被移除。取芯是壹種結合修剪的田間管理方法。妳可以通過去核來減少植物養分的消耗,讓養分集中在果實的生長上。取芯的時間需要根據番茄植株的生長潛力來確定。
如果番茄植株健壯,可以延遲打頂,如果太虛弱,就需要提早打頂,壹般是拔番茄苗前40天。早熟品種或早熟栽培,有4-5個花序時即可打頂,晚熟品種需要5-6個花序才能打頂。去核時應在頂端花序上留兩片真葉,有利於防止番茄果實被曬傷。
第三,疏花疏果
因為番茄屬於總狀花序,所以每穗花多。當氣候條件適宜時,它的授粉受精情況良好,此時會有很多座果,但果實過多會導致營養不足。這時容易出現很多小果、畸形果,影響產量和品質。因此,坐果後,要對小果和畸形果采取疏果的方法。壹般情況下,如果是大果的番茄品種,會留2 ~ 3個果,如果是中等大小的果,會留3 ~ 5個果,小果會更多,有5 ~ 10。
記住西紅柿壹般不需要削薄。有些品種在低溫下容易出現畸形果,需要及時去除。
第四,敲打番茄植株的老葉
這主要是指保護區種植的番茄。當番茄果實長大時,它的下部葉子開始老化。此時葉片已無營養,需要及時清理基部的老葉、黃葉,可增加通風透光,對果實的發育非常有利。打老葉的時候也要註意時間。即當果實第壹穗為白色時,果穗下的老葉需全部摘除,摘除的老葉要及時處理,或按老辦法掩埋或焚燒。
對番茄進行分叉、摘心、疏花疏果、打老葉的目的是平衡番茄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解決田間通風透光問題,而不是漫無目的的管理。所以在進行這些操作之前,首先妳要搞清楚妳為什麽要這麽做,妳的番茄植株是否需要做這些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