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虛汗”多見於虛證。它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在許多疾病的過程中發生。“汗為心之津”,如果患者出汗過多或自汗、盜汗病程持續時間過長,就會導致精氣衰竭、精神疲乏、面色蒼白、四肢乏力、食欲不振、易感冒、睡眠多夢等陰陽失調的癥狀,損害人體的身心健康,甚至誘發其他疾病。對兒童患者的影響尤其明顯。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多汗會導致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的流失和體內電解質失衡,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經常出汗的孩子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智力低下。作為孩子的父母,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據筆者了解,目前用於治療發汗癥的藥物並不多,但廣州七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虛汗顆粒”比較有名。七星“許汗止”取材於宋代太平惠民和記局名方“牡蠣散”。它是在原配方的基礎上,經過調整和改進,運用現代制藥技術和先進的生產工藝精制而成。根據中醫“虛則補”的原理,精選煆牡蠣、黃芪、浮小麥、糯米根、大棗科學組方配伍,達到益氣養陰、固表止汗的目的。大量的臨床研究和實踐證明,“徐止汗法”對氣陰兩虛所致的自汗盜汗療效顯著。)
自汗多因氣虛不固,治療宜補虛斂汗。如果患者出現多汗、惡風、運動加重、易感冒、乏力、面色蒼白、舌苔薄白等癥狀,可在玉屏風口服液、齊針扶正膠囊中使用中成藥。湯劑可選擇經驗公式:
黃芪15g白外科10g防風10g
麻黃根10克浮小麥10克生牡蠣20克
用水煎服,每日兩次。
食療可以用瘦豬肉50g,浮小麥30g,黑豆30g。將瘦豬肉洗凈切塊,加入浮小麥、黑豆煮熟,吃肉吃豆,喝湯。每天1劑量可以幫助治療自汗。外治:取郁金30克,五倍子9克,共研細末。取10g細粉,用適量蜂蜜調成2分大小的藥餅。放在兩個乳頭上,用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每天1次,可以治療自汗。
自汗患者要註意勞逸結合,勤洗澡,勤換衣服和被子,保持身體清潔,註意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古人雲:“藥不如食。”。自己出汗的人要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如雞鴨魚肉、雞蛋、山藥、扁豆、羊肉桂圓、狗肉等。,不宜吃生冷的水果和蔬菜,應適當控制房事。每天多喝水,維持體內正常的液量。
此外,風濕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甲亢等疾病常出現自汗,治療應針對原發病。這裏討論的只是單純自汗的治療,切不可壹概而論。必須明確診斷後才能開藥發處方。
盜汗多屬陰虛內熱,治療宜滋陰降火。如果患者出現夜眠、盜汗、手足發熱、心煩口幹、舌紅少苔等癥狀。中成藥可以用白質地黃丸治療。湯劑可選擇經驗公式:
牧之10克黃白10克銀柴胡10克白薇10克
浮小麥10g麻黃10g地黃15g屬於10g。
竹葉9g
用水煎服,每日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