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炙甘草和生甘草有什麽區別?

炙甘草和生甘草有什麽區別?

區別在於灸甘草和生甘草的功效和應用。

甘草指的是我們的生甘草,和我們的炙甘草不壹樣。生甘草入藥,炙甘草是生甘草制成的中藥,兩者功效和作用不同。

炙甘草的功效

1.補陰為主法,如秦可卿《傷寒來蘇姬》。傷寒附翼”,指出此方以“生地為君,麥冬為臣,甘草為佐,大劑為補真陰,亦學養陰之道。”清代田在《醫陰論》中也認為此方為“養陰之祖”。

2.補血。如以青、唐榮川為代表的壹批醫家,認為炙甘草湯是“補血的大劑”。

3.氣血雙補如金城無極《傷寒論註》認為炙甘草湯的功效應該是氣血雙補。“益虛損,補血益氣,復脈”。

生甘草的功效

1.用於心氣不足,心悸,脈生,脾胃氣虛,神疲乏力。

2.用於癰腫瘡毒,咽喉腫痛等。可以單獨使用,口服或外用,或結合使用。

3.用於哮喘和咳嗽。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

4.用於胃痛、腹痛、腓腸肌攣縮急性疼痛。

5.用來調和某些藥物的效力。此外,在許多處方中,本品常被用來混合各種藥物。

擴展數據:

艾灸甘草的主要價值

1.甘草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能抑制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過多;具有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作用。

2.甘草黃酮、甘草提取物和甘草次酸均有明顯的鎮咳作用;祛痰作用也很顯著,其作用強度為甘草酸>:甘草黃酮>甘草提取物。

3.甘草還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發炎的咽喉和氣管粘膜。甘草提取物和甘草酸對某些毒物的解毒作用與葡萄糖醛酸相似。

4.甘草通常用於治療絕經後的癥狀。因為甘草含有甘草素,甘草素是壹種激素樣化合物,有助於平衡女性體內的激素含量。

5.甘草中所含的次硫酸能阻斷致癌物誘導的腫瘤生長。

炙甘草臨床應用多為炙甘草湯,以炙甘草為主要原料制成。源於漢代張仲景《傷寒論》,原文說:“傷寒,脈代,心悸,以炙甘草湯為主。”包括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參、生地、阿膠、麥冬、火麻仁、大棗和清酒。

生甘草的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國家標準《GB/T19618-2004烏拉爾甘草》來源:《神農本草經》別名:梅草、米甘(蜜甘)、米考、老郭、粉草、甜草、甜根、粘草、皮毛、童玲草類別:滋補品中滋補品的來源(也稱滋補品):本品為烏拉爾甘草的根及根莖。豆科雙子葉植物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

藥材特征:表面紅褐色或灰褐色,有明顯的縱向皺紋、溝紋、皮孔和稀疏的細根痕。質實,切面稍呈纖維狀,黃白色,粉砂質,有明顯形成層環,放射狀射線,部分裂隙。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截面中間有髓。

性味:甘、平。

歸經:心、肺、脾、胃歸經?。

主治:健脾益氣,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止痛,調和諸藥。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腹脹、四肢急痛、癰腫瘡毒,以及解除藥物毒性。

用法用量:1.5 ~ 9g。

配伍註意:不宜與北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藥材貯存:置於通風幹燥處,防止蟲蛀。

單方服用:生甘草3-5g,桔梗5-10g。

開水沖泡,漱口,飲用。

中藥制劑:甘草提取物

百度百科:艾灸甘草

百度百科:生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