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見的蛇莓到底可以吃不?
在農村山坡上,有壹種長得跟草莓有壹點像的植物,但很少有人會叫蛇莓,壹般都叫蛇泡草、老蛇泡、蛇枕頭蛇蛋果。小時候就聽老人說,蛇莓吃不得,有毒蛇在上面吐泡泡,那是蛇最喜歡吃的東西,甚至還有傳言說這樣的果子裏面可能鉆出蛇。
所以,每次經過有蛇莓生長的地方,別說摘來吃,就連走路我都要加快腳步,生怕會有壹條蛇從妳們鉆出來。按道理說,大多數小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強,壹般大人叮囑不能幹什麽,都會背後悄悄嘗鮮,但蛇莓卻成為了例外。那麽,為什麽那麽多孩子都能聽老人的話不吃蛇莓?
壹方面,再小的孩子只要能聽懂大人講話,都大概明白死是壹件可怕的事;另壹方面,個頭比較小的蛇在農村並不罕見,尤其是我們90後還很小的時候,農村也不會什麽地方都使用農藥,就連家裏都經常會有蛇光顧。所以,看過蛇的我們,對蛇的畏懼感不只是聽說,而是很多人都親眼見過。
事實上,孩子對死的理解和對大人的畏懼,往往還沒有對蛇的害怕來得更直接。但是,蛇莓其實是可以食用的呢,由於它還有藥用價值,壹般人吃幾顆蛇莓,都不會對它的成分表現出明顯不適反應,只不過介於個體差異,所以壹般不建議壹次性吃下太多,尤其是身體發育還不成熟的小孩子。以前的老人說嚇唬孩子不能吃會毒死人,可能是他們真的相信了傳言,也可能只是告誡妳不要隨便摘路邊的野果子吃。
蛇莓和草莓有什麽不同,為什麽蛇莓不能多吃?
雖然,我們可以從外觀上看到蛇莓和草莓具有壹定的相似性,雖然草莓的個頭要大出很多。但是,即便它們都是薔薇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蛇莓屬的蛇莓原本在我國境內自然繁殖生長,而草莓屬的草莓則原產於南美。草莓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水果食用上,而蛇莓則壹般不作為日常水果食用。
具體而言,蛇莓的主要是體現在藥用價值上,而每年的6月到11月都是采收蛇莓的季節。把蛇莓當水果采摘拿來吃只是極少數人的行為,很多人都是小時候好奇的時候在路邊摘了幾顆嘗了嘗。大多數時候,蛇莓都是曬幹之後當作草藥,因為它有活血散瘀、清熱解毒、收斂止血的作用,據說還能對壹些蛇毒的緩解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不同於草莓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其次是脂肪、蛋白質和纖維素,因為,蛇莓地區有毒,只不過它的毒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可以忽略不計,壹般不會對個體生命造成威脅。但是,正如壹開始說的那樣,對於身體各器官還未發育完全的孩子來說,並不適合食用。
所以,大家就不要用自己吃了都沒事來說所有人都可以隨便吃。而且,不管對誰來說,蛇莓都不適合大量食用,只要毒素積累到壹定程度,就有可能出現嘔吐和頭暈等中毒才會出現的反應。所以,即便蛇莓的口感客觀來說也不比草莓差多少,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麽酸澀,但也並不適合日常食用,這也是很多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的***性。
蛇莓喜歡在怎麽樣的環境中生長,它們是如何進行繁殖的?
當我們現在回想起來也會發現,蛇莓壹般都生長在山坡和河岸這些比較陰暗潮濕的地方,這是因為這種植物本身就不具備較強的耐旱能力,天生就喜歡生長在溫暖、陰涼又比較濕潤的環境中。在我國境內,只要是長江流域地區,或遼寧和遼寧以南的方向,這些地方的自然環境中壹般都有蛇莓生長,因為它們對土壤並沒有什麽嚴格的要求,不管是砂壤土,還是田園土,都不會對其產生較大影響。
不知道有多少人註意到,我們小時候經常去的那些山坡雖然雜草叢生,但只要蛇莓生長的地方,它們的地盤很難有太多其他雜草會夾雜在其中,它們繁殖到哪裏,地面就會被霸占到哪裏。但由於蛇莓除了具有藥用價值以外,同時還具有園林價值(春天可以欣賞花朵,夏天可以觀賞果實),所以,蛇莓也已經在不少地方開啟了人工種植模式。
客觀來說,蛇莓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壹般不需要太復雜的栽培環境,只要妳不選擇冬天這種溫度太低的時間段,其他時候露天種植都特別容易存活下來。就目前主要采取的繁殖方法來說,大家壹般會選擇播種和分株這兩種方式,種植過程中唯壹需要註意的就是排水和澆水。而繁殖能力超強的蛇莓只需要壹開始有人將它們種植在壹個地方,之後便可以自行繁殖到更大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