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生長過快,血容量擴張也越快,對鐵的需求量也高。據估算,7~12個月的嬰兒鐵的需求量高達8~10mg/天,極易因鐵元素缺乏會引起缺鐵性貧血。6個月以後嬰兒有大概99%的鐵的需求來源於輔食,所以輔食需要高鐵飲食,才能滿足身體對鐵的高需求。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第壹口輔食應該選擇高鐵飲食:“高鐵嬰兒配方米粉、肉泥”。
怎麽選擇“高鐵”食材
第壹部分
很多蔬菜和動物性食物都富含鐵,為什麽選擇動物性食物作為高鐵飲食的首選,因為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吸收率高”!任何不能被吸收的營養都沒有價值的營養。
鐵元素在飲食中,分為血紅蛋白鐵和非血紅蛋白鐵,人體吸收率最高的是血紅蛋白鐵。
血紅蛋白鐵:肝臟、全血、畜禽肉類和魚類,容易吸收,吸收率約為11%~25%;
非血紅蛋白鐵:蔬菜、豆類、谷類、海藻、蛋、奶酪、貝類等,不容易吸收,吸收率只有1%~5%。
選擇鐵含量較高的食物將給人們帶來較高的鐵攝入量,這是增加鐵攝入的前提。
新鮮的家畜和家禽肉、鮮魚肉中鐵的含量在1~3毫克/100克之間;
動物的肝臟和血液中鐵的含量較高,可以達到10~25毫克/100克;
雞蛋黃中鐵的含量大約是2毫克/100克,但是蛋黃中含有卵黃高磷蛋白,對鐵的吸收有幹擾作用,故蛋黃中的鐵的吸收率很低;
奶是動物性食物中的“另類”鐵的含量較低(只有0.3毫克/100克),並且不是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
同是葉菜,鐵含量最高的是黑綠色的油菜(5.9毫克/100克),其次是薺菜(5.4毫克/100克)和莧菜(5.4毫克/100克);菠菜的鐵含量在葉菜中只處於中遊(2.9毫克/100克)。
僅僅從鐵的含量上看,植物性食物的鐵含量高於新鮮的魚、肉、蛋,但是植物性食物中鐵的存在形式是非血紅蛋白鐵,並且常常與植物中的酸類結合生成植酸鐵、草酸鐵等,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例如同樣是含鐵豐富的食物,牛肉中的血紅蛋白鐵能吸收20%以上,大豆、雞蛋中非血紅蛋白鐵的吸收率就只有不到10%。菠菜中還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可以與多種礦物質結合從而影響吸收,因此菠菜中鐵的吸收率只有1%。簡單的說吃十幾斤菠菜才能吸收大概50g豬肝能吸收的鐵。
所以,蔬菜補鐵並不現實,雞蛋黃含鐵量不如肉類、動物肝臟高,而且不容易吸收,蛋黃易過敏,動物肝臟並不適合每天吃,建議每周1~2次,所以嬰兒輔食中,最佳的補鐵食物是肉類。
肉泥的制作方法
第二部分
第壹口肉泥的最佳選擇瘦豬肉、瘦牛肉、瘦羊肉、雞肉和魚肉。五花肉和肥肉也是容易過敏的食物。蝦蟹貝類容易過敏可以等到1歲以後再嘗試添加。
*在煮肉的湯裏加些雞骨架、豬骨,可以使煮出來的肉更好吃,湯可以保留,去油後放置輔食盒冷凍,可以給寶寶煮面條的時候加壹塊,可以增加口味。
豬肉泥、雞肉泥的做法準備工作:豬肉和雞肉壹起制作,選擇豬骨,雞骨架作為輔料。剛開始做肉泥,因為沒有鹽、花椒大料等調味品,所以味道比較單壹,可以用豬骨或者雞骨壹起煮用來體提鮮。
步驟1:把豬骨、雞骨、雞肉、豬肉放入水中煮,去掉血水。
步驟 2:灼過的肉直接放入高壓鍋,不需要放蔥姜這些調料。如果是電壓力鍋,要調到牛羊肉的壹檔,這樣壓熟的肉比較爛。
步驟3:取出雞肉和豬肉,分別手撕成條,放入輔食機打成粉
步驟4:如果喜歡做成肉松,再放入鍋內小火炒幹即可。或者直接放入輔食格冷凍。脫模,再放入輔食袋保存。因為肉絨比較幹,所以可以適當放點煮肉湯,再放進輔食格冷凍會比較容易成型。
煮肉的肉湯1、肉湯放入冰箱冷藏
2、待浮油凝固之後,去掉浮油
3、裝入輔食盒冷凍脫模保存,可以用於煮面提味。
食用方法:這是取出的壹部分冷凍後的幹雞肉,加壹塊冷凍青菜,可以直接放入微波爐加熱,或者放入輔食機,暖奶器加熱都可以,然後混入米粉。
羊肉泥和牛肉泥羊肉和牛肉口味相近,可以壹起制作,制作方法如上圖。煮羊肉和牛肉前要反復用清水泡,換水,再泡,至少6個小時,這樣可以去除羶味。煮的時候,同樣放豬骨和雞骨,可以取代蔥姜這些調料。使肉更美味。
肝泥的制作方法將豬肝洗凈、剖開,用刀在剖面上刮出肝泥,或將剔除筋膜後的豬肝等剁碎或者粉碎成肝泥,蒸熟或者煮熟即可。也可以將各種肝臟蒸熟或者蒸熟後碾碎成泥。或者直接剔筋膜用輔食機打泥。肝泥最好選擇豬肝,每周吃1~2次最多。
備註:
如果用輔食機制作菜泥、肉泥的話,太少量的輔食機基本不加水打不成泥,但是加水之後會影響食物的密度和口味。所以需要加大食材量。多出來的可以直接冷凍。冷凍輔食的營養流失其實相對於方便性來說可以忽略不計。
將肉泥或者肉糜和大米按照1:1比例煮爛成粘稠的粥也適合7個月以上的嬰兒食用。制作的各種泥糊狀的肉泥可以單獨吃,也可以和菜泥壹起加入米粉、粥或者面條中壹起食用。
“肉”和“肉湯”的營養區別
第三部分
魚、禽(雞、鴨)和瘦肉都屬於動物性食物,富含優質蛋白質、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鐵、鋅等)。
(來源於“中國營養學會2016年膳食指南”)
簡單的說,肉湯的營養大概是肉類的十分之壹。所以煲肉的湯除了用來調味,不能代替肉類本身的營養價值。
畜肉類的營養價值畜肉類包括豬、牛、羊肉的肌肉和內臟。畜肉的肌肉顏色深,故稱作“紅肉”。其營養價值:
蛋白質含量壹般為10%~20%,牛羊肉含量較高,可達20%。豬肉較低,平均13.2%。
脂肪含量較高,平均15%,豬肉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
碳水化合物含量0~9%,多在1.5%。
維生素主要以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為主,內臟中A含量比肌肉多,豬肝中的維生素A,每100克豬肝達4972μgRAE,是肌肉含量的100多倍。
礦物質含量0.8~1.2%,瘦肉高於肥肉,內臟高於豬肉。
*畜肉中的鐵主要以血紅蛋白鐵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很高。
禽類的營養價值禽肉類包括雞、鴨、鵝等,以雞肉最多。
蛋白質含量壹般為16%~20%,雞肉含量最高,鵝肉次之,鴨肉相對較低;
脂肪含量較高,平均9%~14%;
維生素主要以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為主,內臟中A含量比肌肉多
礦物質含量0.8~1.2%,瘦肉高於肥肉,內臟高於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