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有哪些特產?
米楠棗“壹日三棗,終生不老”,這是壹句在義烏流傳已久的民間諺語。因為義烏精工制作的南蜜棗具有健脾寧胃、潤心肺、止咳、滋補五臟的功效,早已被收入《中國名品》壹書,享譽海內外。紅糖義烏“紅糖之鄉”的美譽流傳已久。義烏青紅糖,質地綿軟,散如細沙,純正無渣,清香可口,在國內享有很高的聲譽,是紅糖中的上品。在1929西湖博覽會上獲得特別獎。義烏梨中的義烏梨翠冠、西子綠等品種也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優質早熟梨獎項。義烏梨在我省果業中以種植歷史長、規模大、品質優而聞名。距離300年前義烏的小商品名揚天下,已經十幾年了。早在300多年前,義烏梨就已經很有名了。據說義烏梨是在宋代種植的。據現存文字記載,義烏梨在清朝初年就已大規模種植,遠近聞名。解放前後,義烏本地的三花梨最有名。該品種果實比較大,倒生或紡錘形,果皮薄,底色綠色,肉白色,質脆,甜汁豐富。1959年,三花梨被評為省級優果,多次被送往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展出。20世紀80年代,由寒三花梨和黃米梨有性雜交產生的黃華麗成為義烏的主要梨品種。黃華麗多汁、鮮嫩、香甜。膚色紅棕色,質量上乘。十幾年來,黃花梨的名氣越來越大,已經成為義烏梨的代表品種。新中國成立以來,義烏梨已引進國外品種數百個。近年來重點扶持經濟效益較高的早熟梨,其中以翠冠、西子綠為代表。黃華麗和翠冠去年分別占義烏主要梨品種的60%和30%。種植面積居全省前列。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義烏的梨種植面積和產量壹直位居全省前列。目前,梨已成為義烏十大農業主導產業之壹,種植面積2.5萬畝,年產量3萬噸,其中黃花梨1.6萬畝,年產量1.8萬噸。種植區域分布在各鎮、街道辦事處,其中江東街道辦事處、佛堂鎮、蘇溪鎮、陳達鎮均超過2000畝。胡小笛,壹個大陳,以前是辦企業辦工廠的。3年前,他在蘇溪鎮西關村承包了320畝荒山,建起了富斯來生態園,開始種植梨、枇杷等經濟作物,其中220畝是梨樹。昨日,記者在福思來生態園看到,方圓220畝山頭上掛滿梨樹,枝頭掛滿優質梨。胡小笛說他們20天後上市。據義烏經濟專業站副站長方炳南介紹,義烏梨已經形成規模化經營。像胡小弟這樣種植面積在5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有100多家,總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占義烏梨的半壁江山。為什麽義烏梨總是枝繁葉茂?義烏是壹座重視商業的城市。近年來,它對工業和商業同樣重視。為什麽義烏梨這種小本經濟作物總能蓬勃發展,發展成大產業?方炳南認為,首先,政府部門支持力度大,有些政策是全國領先的。比如每年拿出100多萬元支持義烏梨產業化;其次,梨產業本身經濟效益好,種植戶覺得有利可圖。如今的義烏,到處都是商機,但很多像胡小弟壹樣做過生意的人又回來搞現代農業,有的種植大戶每年能從中賺幾十萬元。再次,義烏梨傳統栽培技術成熟,保證了義烏梨的高品質。最後,銷售渠道暢通,義烏水果市場建設比較成功。目前義烏農貿市場水果年銷量11.6萬噸,其中本地梨日銷量80多噸。胡小笛認為,義烏梨的成功也與義烏人長期重視品牌建設有關。1996年,義烏特產服務部註冊了“黃花”牌商標。近年來,義烏西子綠、黃華麗翠冠等品種在國家級和省級比賽中多次獲獎。2003年,翠冠梨獲得省優質早熟梨金獎,同時獲得義烏“黃花梨”冠名權,黃花梨獲得全省十大名優梨第壹名。火腿已經成為義烏的壹段佳話。早在800年前,它就因營養豐富、風味濃郁而受到皇帝的稱贊。時至今日,當年的貢品依然緋紅,香味更加四溢。相傳北宋末年,北方女真貴族大舉入侵中原,攻占北宋都城開封。義烏人宗澤率領從義烏招募的士兵,打敗了金軍,收復了開封,前往新都南靖報喜。順便回義烏老家看望戰士家屬,慰問抗金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家屬。義烏的村民聽說宗爺爺打了勝仗,從抗金前線回來,都來看望他老人家。家家還殺豬釀酒,請宗爺爺帶慰問金給英勇抗金的將士。宗爺爺看到村民帶了這麽多豬肉,很不好意思。他對村民們說:“開封很遠。怎麽能拿這些新鮮豬肉呢?”但是,看到鄉親們那麽愛抗金的戰士,他想出了壹個好主意。他派人準備了幾條大船,把豬肉放在船艙裏,然後放上鹽,帶回開封。宗爺爺回到開封,戰士們得知宗爺爺從老家回來了,他們都來詢問他在老家的父母姐妹的情況。宗爺爺高興地對他們說:“家鄉的長輩們都好。希望妳保家衛國,對抗黃金軍團。妳還讓我帶點東西來安慰妳。”宗爺爺叫人開艙,只見滿艙清香的鹵肉。開火後,大家都覺得美味可口,食欲大增,精神振奮,更加勇於戰鬥。幾天後,皇帝來到開封,慰問宗爺爺和抗金將士。宗爺爺把從老家帶來的肉做成各種菜肴,招待他。他看著壹盆盆火紅的東西,味道鮮美。然後問宗爺爺:“這是什麽菜?很美很好吃?”宗爺爺說:“這是從義烏老家帶來的豬腿肉。”因為義烏古時屬金華管轄,皇帝訓誡稱贊說:“多好的金華豬腿,紅如火,好吃,就叫金華火腿吧。”金華火腿的名字從此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