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痛風患者
所謂痛風,其實是指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導致的疾病。豆漿的原料是大豆,大豆中的嘌呤成分非常豐富。嘌呤是壹種親水性物質,這意味著它接觸水時非常容易被融化。大豆做成豆漿後,嘌呤的含量遠遠高於其他豆制品。
建議痛風患者少喝豆漿,這樣可以有效預防痛風。不是說千萬不要喝豆漿,而是要控制量,這比控制大魚大肉重要得多。
2.胃不好的人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豆漿屬於寒性食物,所以體虛怕冷、容易消化不良的人要少喝豆漿。而且豆漿進入我們體內後,在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下會產生更多的氣體,所以壹些容易腹脹的人也少喝。
如果胃炎患者不適合喝豆漿,無論是急性胃炎患者還是慢性胃炎患者,因為豆漿會刺激胃腸道分泌更多的胃酸,容易加重病情。
豆漿中含有壹定的低聚糖,胃潰瘍的人也要少吃。腸胃功能不好的人要少喝豆漿,以免加重我們體內腎臟功能的負擔。
3.從手術或疾病中康復的人
手術後或者恢復後,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對較弱,所以此時的腸胃功能不是很好。而且豆漿屬於寒性食物,吃多了容易導致惡心、腹瀉等。
如果妳想快速恢復健康,在恢復後或手術後多喝酸奶,可以加速妳體內的消化,有效保護我們的腸胃功能。
4、腎結石患者少喝酒。
研究發現,豆漿或豆類中含有較多的草酸鹽。如果這種物質與腎臟中的鈣結合,就非常容易形成結石。腎結石患者如果喝豆漿,會加重體內腎結石的癥狀,對身體不好。腎結石患者就是那種不能喝豆漿的人。
5.缺鋅的人不能經常喝。
這是因為豆類含有壹些抑制劑和皂甙,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害,不利於微量元素鋅的補充。
6.豆漿的飲用提醒
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很高,約35%~40%,比各種肉類的蛋白質含量高兩三倍。大豆除含有蛋白質、鈣、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外,還含有植物甾醇、不飽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幫助人們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預防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
此外,豆漿含鐵量較高,更適合壹些缺鐵性貧血患者食用。但如果大量用豆制品代替肉類,會抑制鐵的吸收。所以需要補鐵的時候,最好用豆制品搭配肉類。
雖然豆漿的作用很多,但要註意的是,食品不是藥品,豆漿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很低,作為食物很容易補充營養,但如果短時間、少量使用,效果並不明顯。另外,豆漿中的鈣、磷、乳糖含量較低,所以豆漿不能代替牛奶餵養嬰兒。
營養專家提醒,豆漿千萬不要和抗生素壹起服用,尤其是紅黴素。因為兩者接觸會產生化學反應,對身體非常不利。最好在取卡壹小時後喝豆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