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湯汁濃厚,湯鮮味美。
原料:
花鰱大魚頭、粉皮、辣椒、醬油、糖、味精、姜、青蒜
制作:
將魚頭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泥腥味,起鍋燒油至七成熟,投入魚頭煎至兩面金黃,投入黃酒、姜、辣椒,放入鮮湯,煲至湯汁粘稠時投入調料、粉皮,上桌時,放入青蒜,即成。
好喝好做的魚頭湯:
1、選大頭魚頭,配料有廣西特有的酸筍(若無酸筍,可用豆腐代替,但味道就不太壹樣了),兩個酸梅,幾個幹紅尖椒,少些蔥花。
2、鍋裏放油,油熱後放姜絲爆香,然後下魚頭,酸筍快速翻炒兩三分鐘,然後放高湯(超市就有賣),或是清水,加壹些料酒去腥,放入紅尖椒,魚頭炒過後煮出來的魚湯通常都會變乳白色,加上紅的椒與綠的蔥花,很漂亮,快盛上來的時候,把酸梅壓碎,與蔥花放進湯裏,放鹽,喜歡就放味精,不放味道也很鮮了。味道是鮮中有些酸辣的味道。
4》家常熬魚湯
天津衛最擅長魚的做法,也是壹般家庭常吃的美肴,就是所謂“貼餑餑熬魚壹鍋熟”。熬魚的做法很簡單,主要在火候上,首先把魚開瞠,取出內臟,伸洗乾凈,在魚背上斜劃兩三刀,下鍋的魚是什麼種類,魚的長短寬狹不同,劃的刀痕長短深淺,可就憑經驗,看手法的高低了。魚收拾乾凈,放在醬油裏浸泡,等魚肉把鹹味吃透,然後撈起把整條魚糊上壹層乾面粉(北方叫落面),放入油鍋裏煎,煎油用油多寡要恰到好處,油太多變成炸而不是煎,魚肉焦而不嫩,油太少因為乾面的關系,容易已鍋,魚要煎成淺黃色為度,倒下醬油、米醋、甜面醬、豆瓣醬、放上蔥姜、鹽、蒜、大料等等作料再用中火在慢慢的熬,熬到配料全部吸入魚肉就膏腴鮮芳,堪供舉家痛快恣饗了。所謂貼餑餑,是用玉米面(平津叫棒子面兒)以溫水揉和成團,捏成巴掌大小的餅子,趁著濕潤,貼在熬魚的鍋邊上蓋上鍋蓋,等到魚熬得夠了火候,餑餑也就貼熟了。所以叫(貼餑熬魚壹鍋熟”,潤氣蒸香,餑餑吸足了魚鮮,香味蘊藉,雖然粗糲,自然也覺得份外好吃啦。
用料:
魚塊適量、大塊蔥、姜、蒜、五花肉片、香菜段、豆油、清湯、精鹽、味精、粉絲、醋。
做法:
1、將魚塊剞十字花刀,鍋內加豆油燒熱,下人大塊蔥、姜、蒜炒片刻,加清湯燒開,打去浮沫;
2、再將魚塊倒人,加醋用旺水燒開,除去浮沫,煮至湯成乳白色時,魚肉便完全煮熟;
3、然後加入精鹽、味精、粉絲略滾片刻,即可出鍋裝盆,撒上香菜段即可。
特點:湯色乳白,肉質鮮嫩,味美可口。
1》酸湯魚DIY
其實也可以自己在家裏制作酸湯魚,倒不敢說味道能比心靈手巧的苗家女子煮得好,但是也可省去了壹趟出門之累。
第壹步:準備調料
番茄酸湯、胡椒、糊辣椒面、豆腐乳、木姜子油、姜、鹽、蔥、魚香菜、豬油、麻油、味精、番茄醬等適量。
第二步:刀工蘸水
魚去鱗去鰓去掉內臟洗凈,兩面打上花刀;用糊辣椒面、豆腐乳、味精、姜米、蔥花、魚香菜做成蘸水。
第三步:烹調方法
用火煮。鍋置火上放豬油,加入番茄酸湯、木姜油或木姜子、鹽、味精、胡椒燒開,放入魚塊煮熟後撒蔥段。食時將魚沾蘸水即可。
2》酸湯魚
原料:
鯰魚、酸湯(酸湯的做法.把淘米水加點面粉,小火燒開,倒個壇中,封上個把月,就可以了. )、筍幹、豆芽、酸菜絲、青蒜葉、鹽、姜、胡椒粉、雞精
做法:
1、將鯰魚洗凈切成塊,豆芽洗凈,蔥、姜洗凈切成段和片,青蒜葉洗凈待用;
2、坐鍋點火放入酸湯,開鍋後倒入筍幹絲、姜片、豆芽、酸菜絲、鯰魚塊、蔥段、青蒜葉、少許鹽、胡椒粉、雞精燉10分鐘即可。
特點:味鮮美香濃。
天天提示:鯰魚性味甘、溫,有補虛催乳、利尿止痢的功效。鯰魚適於紅燒。
15》砂鍋魚頭煲
材料:
大頭鰱魚頭大半個(約壹斤重)、太白粉適量、青蔥四支、蒜頭兩個、姜片六片、香菜二至三支、老豆腐壹盒、大白菜七至八片、清水適量
調味料:
太白粉二大匙,醬油壹大匙、米酒二大匙、豆瓣醬壹大匙、白胡椒少許
作法:
1、將鰱魚頭洗凈,瀝乾水分,剁成大塊狀,半個鰱魚頭約剁成十二塊左右即可。
2、將魚塊表面鋪上薄薄的壹層太白粉,起油鍋,將魚塊放入油炸三分鐘至面粉微呈金黃色
3、將蔥白切成斜寸長。蔥綠切二寸長待用。蒜用刀背拍破。姜片用刀面略拍破。香菜洗凈,亦切成二寸長。
4、大白菜洗凈切段,豆腐切塊
5、起油鍋,爆香蔥白、姜片、蒜頭,放入豆瓣醬拌勻,加入醬油與酒料拌勻調味料,把炸好的魚塊入鍋翻炒數下,再將整鍋魚頭倒入小砂鍋中,放入豆腐塊,加入約蓋過魚塊1/2至2/3的清水(豆腐會出水),加蓋以小火燜煮約十分鐘。
6、加入大白菜再煮五分鐘。
7、起鍋前,加入切好的蔥綠與香菜,熄火燜三分鐘左右
5》砂鍋魚頭豆腐(圖)
材料:
木棉豆腐2盒、鮮鰱魚頭(帶頸部魚頭)600克、熟筍片75克、香茹30克、姜2片、五花肉片40克、蒜苗1根、辣椒1根。
調味料:
豆瓣醬2大匙、米酒1茶匙、醬油3大匙、白糖1茶匙、高湯5杯、胡椒粉少許。
適宜食用者:
1、營養吸收不良者。
2、心灰意冷無鬥誌、心煩氣躁易動怒、情緒失調常傷心或焦慮不安者。
3、 經常需動腦、費心的設計創作族群。
健康小語:
砂鍋魚頭豆腐融合了多種營養成分,補益效果好,經常三餐無法定時定量者,在季節交叠之際食用,有補充體力,調節身心作用。而其口味多元,烹煮方式薄油中不失淡雅,可適度刺激胃口,對發育中族群、經常進食山珍海味者都適合適量進食;因此清朝乾隆皇帝對之回味無窮。
具體作法如下:
1、魚頭洗凈、去牙,於近魚腮處深劃2刀。
2、豆腐切成4×1厘米厚片。
3、筍、香茹、豬肉、姜洗凈切片。
4、辣椒、蒜苗切寸段。
5、魚頭加蔥、姜與酒入滾水中以小火慢煮20分鐘至沸騰。
6、待魚頭冷卻後取下魚肉。
7、炒鍋入油2大匙,先入姜入,辣椒片與調味料(1)炒香,再入五花肉炒熟,最後入所有材料與調味料(2)以小火燒15分鐘,倒入砂鍋中續燒5分鐘即可。
特點:
砂鍋魚頭豆腐融合了多種營養成分,補益效果好。而其口味多元,又適度刺激胃口,因此清朝乾隆皇帝對之回味無窮。
6)砂鍋魚頭豆
原料:
花鰱魚頭、嫩豆腐、熟竹筍片、水發香菇、豆瓣醬、紹酒、青蒜、姜末、醬油、白糖、味精、油250克(實耗100克)、熟豬油
做法:
1、將鰱魚頭去鱗除鰓洗凈,在近頭部的背肉段兩面各深剞兩刀,放在盛器裏。在魚的頭部剖面塗上切碎的豆瓣醬,加醬油稍腌漬壹下,使鹹味滲入整個魚頭。豆腐切成3.5厘米長0.5厘米厚的片,用沸水焯腥味。
2、炒鍋旺火燒熱,當油燒至八成熱時,將魚頭正面下鍋煎黃,再將魚頭翻身稍煎,烹入酒和姜汁,加蓋稍燜即開鍋。隨後再加入醬油、糖及鮮湯1000克,加蓋燜燒至八成熟時,放入豆腐、筍片、香菇和味精。燒沸後,起鍋倒入大砂鍋內,在微火上煨煮五分鐘,再以中火燒約二三分鐘,撇去浮沫,加入青蒜、味精,淋上豬油,即可原鍋上桌。
特點:
色澤素雅,湯純味厚,魚頭肥嫩鮮美,清香四溢。
7)砂鍋魚頭豆腐
原料:
魚頭、豆腐、香菇、海米、豬肉、幹紅辣椒、鹽、白醋、醬油、料酒、雞精、食用油
做法:
1、蔥、姜切成絲,豬肉切成片,豆腐切成塊用沸水焯壹下;
2、魚頭洗凈用沸水焯壹下待用;
3、坐鍋點火倒油,待油6-7成熱時放入蔥、姜煸出香味,加入豬肉片、魚頭煎至變色,倒入料酒,再魚頭轉入砂鍋中;鍋內的肉片加入鹽、白醋、香菇、清水翻炒;
4、將所有的東西倒入砂鍋中,再加入幹辣椒、豆腐塊、海米、雞精燉12-15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