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壹鍋肉湯,是湯有營養還是肉有營養?

壹鍋肉湯,是湯有營養還是肉有營養?

中國人在餐桌上是不能盲目喝湯的,壹桌酒席的基本配置是四菜壹湯。

小時候我媽總是逼著我喝湯,少吃肉,因為據說湯比肉更有營養。

這種說法流傳甚廣,被扔掉的總是肉渣。

直到最近我喝湯的時候靈光壹閃,認真思考了壹下。這種說法真的科學嗎?

營養在湯裏,不在肉裏?

其實並不是。

首先,無論雞湯、骨頭湯還是魚湯,湯裏的蛋白質含量都遠不及肉本身。

雞湯中的蛋白質只有肉中的1/10左右,湯裏提供了更多的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等物質。

其次,湯裏鈣、鐵等更多溶解無機鹽的含量還不到肉裏的1/6,壹碗骨頭湯裏的鈣含量只有幾毫克,遠遠低於人們的想象。

可見,湯裏的營養成分含量並不高,遠遠不能滿足人體日常對營養的正常需求。

所以從營養角度來說,肉比湯更有營養,蛋白質含量高,質量更好,氨基酸也更豐富。

但最科學的吃法是壹起吃肉湯,適量食用,讓人體更全面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

湯煮得越久越濃,營養越高?

烹飪時間與湯中營養成分的含量密切相關,但時間越長越好。

很多地方做湯壹般要2-3個小時,燉4個小時左右。

但事實上,如果肉類在湯裏煮的時間太長,很容易導致脂肪含量的增加和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破壞。

烹飪時間要根據不同的食材和營養需求進行調整,壹般1-1.5小時左右可以獲得較好的營養價值。

具體情況可以參考:

雞鴨等肉湯。

魚湯

魚煮30分鐘,氨基酸含量高,魚肉嫩。當它變白的時候關火。此時的魚湯味道醇厚,鮮美,營養價值最高。時間過長,魚的纖維會變老變粗。

飯前喝湯好還是飯後喝湯好?

不同地方的人對喝湯的講究不同。在南方,尤其是廣東,他們往往習慣先喝湯,而北方大部分城市習慣先喝湯。

飯後喝湯會稀釋胃裏已經混有消化液的食物,在壹定程度上影響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飯後喝湯容易造成營養過剩,增加胃腸道的消化負擔。

飯前喝湯可以潤滑和保護食道和胃,減少饑餓感,從而有助於減肥。

所以建議飯前壹段時間喝湯,潤滑口腔和食道,減少幹硬食物對消化道黏膜的刺激,促進消化液的分泌。

做湯最好的方法是什麽?

合理搭配配料和主料。

為了清淡潤口,很多人喜歡喝“獨門湯”,但它所含的營養成分並不全面,當然原料越多越好。

通常情況下,建議將動植物食物混合在壹起煲湯。新鮮的動物原料要做的氣味少,香味足,血少。最好使用單壹主料搭配相應的副食材料,不僅好吃,而且營養更全面。

湯裏的蔬菜要在湯快煮好之後再加入,以減少維生素的流失。

鹽不應該放在第壹位。

先放鹽會讓蛋白質凝固的更快,導致鮮味不足。烹飪前放鹽可以保持肉的鮮嫩。

最好用冷水做湯。

食材的蛋白質會隨著溫度的升高慢慢溶解在水中,湯的味道會更加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