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誰能介紹壹下河豚毒素?

誰能介紹壹下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TTX)是壹種小分子量的非蛋白神經毒素。河豚毒素中毒後潛伏期短,死亡率高。吸收後,TTX迅速作用於周圍神經和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神經傳導障礙,包括感覺神經麻痹、運動神經麻痹和嚴重的腦幹麻痹,導致呼吸和循環衰竭。但河豚毒素中毒後腦電圖變化的報道很少。我們觀察了41例河豚毒素中毒患者,並對其腦電圖變化分析如下。

臨床數據:

壹般資料:**41本組患者於1993年4月至1998年7月入院,其中男性39例,女性2例,年齡23 ~ 52歲,平均43.7歲。選擇標準:食用或誤食河豚史;上唇麻木、四肢無力、惡心、嘔吐、步態不穩、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昏迷等嚴重疾病的癥狀因無法檢測而被排除;無心,腦、腎、肝、肺等疾病。

方法:入院後洗胃、導瀉、對癥治療後立即檢查腦電圖,第2、4周復查腦電圖。頭皮電極按國際10/20系統放置,用國產13導腦電圖儀進行單極導聯和3個以上雙極導聯記錄,雙極記錄時睜眼;每次記錄20 ~ 30分鐘的閉眼試驗和3分鐘的過度換氣試驗。

結果:465,438+0例腦電圖中,正常65,438+0例(2.44%),輕度異常65,438+0例(26.83%)。主要表現為:基波頻率慢,2例出現慢α波,4例出現α指數小於60%;θ波增多,θ指數超過20%者7例。壹個月後,腦電圖恢復正常。彌漫性腦電圖異常22例(53.66%),主要特征為:基礎節律解體,14例α指數小於20%;緩慢活動次數明顯增加,θ指數超過30%的有9例,θ指數超過15%的有5例。絕大多數慢波分布在雙側大腦半球的各個區域,18例1個月後恢復正常,4例4 ~ 6個月恢復正常。有7例(65,438+07.67%)在發作性和彌漫性腦電圖異常背景下出現局竈性活動,其中3例為發作性θ節律伴同步尖波、棘波和棘慢波,2例1個月後恢復,4例6個月後恢復,65,438+0例至今(5年以上)未恢復正常,有震顫等表現。在29例彌漫性和陣發性異常腦電圖中,8例表現為額部間歇性節律性θ活動。

討論:TTX是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毒性最大的非蛋白質物質之壹。毒素主要有兩種,河豚毒素和河豚毒素。首先,TTX作用於胃腸道,可引起局部刺激癥狀。其次,進入血液後迅速抑制中樞和外周神經。本組1例腦電圖正常可能與食物攝入少有關,40例腦電圖異常,占97.56%,說明TTX對腦電波傳導有抑制作用,腦電圖異常有輕有重。從分布看,彌漫性異常最多,占53.66%,部分陣發性和彌漫性異常有局竈性活動,占17.07%,表現為頻率和電壓較慢。從表現形式來看,壹半是持續性的,部分是陣發性的。河豚毒素中毒後的腦電圖改變,可能是由於河豚毒素選擇性阻斷丘腦、下丘腦和腦幹網狀結構中Na+的通透性,引起腦電波初始結構的代謝紊亂,引起腦電波彌漫性異常,或引起皮層活動超同步化,呈現陣發性異常。本組有8例前額部出現間歇性節律性δ活動,推測是通過影響丘腦背內側核和延髓核,觸發該波位於這些結構的起搏點所致。本組腦電圖異常表現符合上述病理特征,但這些腦電圖表現與其他疾病引起的腦電圖表現相似,無特異性。因此,不能單靠腦電圖改變來確定診斷,但在未知何種毒物中毒時,它是幫助鑒別診斷的重要依據。1個月後,31例恢復正常,9例未恢復,8例半年後恢復,提示河豚中毒患者腦功能損害是可逆的,但持續時間長,病情越重,腦電圖變化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其中1例至今未痊愈,逐漸出現震顫麻痹、記憶力減退等改變。不同患病階段的腦電圖表現是不壹樣的。急性期腦電圖異常較多,隨著病情的好轉,腦電圖逐漸恢復正常,有的比臨床恢復稍慢。因此,在病程中反復進行腦電圖記錄,有助於估計病情程度,判斷治療效果和預後。腦電圖中多次發現陣發性慢波,出現普遍的持續性或陣發性慢波是皮層下損害的特征之壹。當河豚毒素中毒患者有上述特征時,可能預示預後不良。河豚毒素中毒後的腦電圖改變沒有特異性,不能單純依靠腦電圖確定河豚毒素中毒,必須結合臨床表現及其他檢查才有輔助診斷意義。由於腦電圖敏感,異常率高,是判斷治療效果和預後的壹種方便可靠的方法。但該組觀察病例數量仍較少,危重和瀕死患者未納入觀察,可能有限。

作者:張建宇(214400江蘇省江陰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高誌強(214400江蘇省江陰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張華(214400江蘇省江陰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朱祖福(214400江蘇省江陰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鏈接:加拿大用河豚毒素止痛

河豚是自然界中最毒的動物之壹。民間有句話:吃河豚至死。意思是只有不怕死的人才敢張嘴吃這種有毒的美味。

近日,加拿大科學家利用河豚毒素研發出壹種可以緩解疼痛的新藥。這種新型特效止痛藥能有效緩解癌癥患者的疼痛。目前,該課題的壹期和二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在臨床實驗中,醫生每天註射兩次這種藥,每次幾微克,連續4天。當藥物進入第三天時,病人的疼痛開始減輕。結果,近70%患者的疼痛得到緩解。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停止最後壹次註射後,止痛效果可以持續。在某些情況下,鎮痛效果甚至可以持續15天。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藥理學教授愛德華·賽勒斯(Edward Cyrus)表示,這種藥物可以阻斷有關疼痛的神經信號傳到大腦,其鎮痛效果比嗎啡強3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