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壹落枕就忍不住按扭,但是這樣真的不好!
落枕怎麽處理?
為什麽落枕盯上妳了?
很多人都經歷過的“落枕”,在醫學上也叫“急性肩周炎或頸肩肌筋膜炎”。
01睡姿問題
落枕大多與睡姿有關。
睡姿不當會造成頭頸部肌肉過度偏轉和拉伸;或者枕頭太高、太低或太硬時,頸部處於過度拉伸和伸展狀態。...
在漫漫長夜中,頸部的肌肉、筋膜、韌帶始終處於不舒服的姿勢,容易腫脹、充血甚至出血,進而刺激相應的神經末梢,產生局部疼痛,引起頸部周圍的肌肉痙攣。於是,落枕的癥狀出現了。
頸部和肩部著涼
比如晚上吹電風扇或開空調,會引起局部血管和肌肉的反射性痙攣,影響局部血液循環,久而久之引起頸部組織的變性、退化,容易導致落枕。所以註意頸部保暖,避免感冒。
03“低頭族”
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現在低頭族越來越多。如果長時間低著頭,頸椎前面的椎間盤和後面的肌肉、韌帶會持續受力,壓力更大,頸椎老化更快,容易導致落枕。
任何姿勢都不要保持太久,否則容易導致缺血。所以壹個姿勢保持30到45分鐘後,就要運動了。
落枕和頸椎病有關系嗎?
落枕本質上是頸部急性軟組織損傷,與頸椎病沒有必然聯系。
但如果落枕復發或長期不愈,往往說明頸椎“脆弱”,可能提示早期頸椎病或其他疾病的開始。
建議找醫生檢查。最簡單的方法是拍頸部x光片,必要時需要做頸部磁振,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
此外,如果過去患有頸椎病,稍有風寒或睡姿不好就容易落枕,甚至會反復落枕,所以頸椎病患者要特別註意預防。
落枕怎麽治療?
落枕,頸部活動受限,但有的人就是忍住疼痛,把脖子往反方向扭,以為這樣可以把緊繃的肌肉拉開。其實這樣不僅治不好落枕,還會導致原本僵硬的肌肉受傷。
落枕後,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01局部冷敷和熱敷
落枕初期,即24小時內,最好局部給予冷敷,可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24小時後消腫,換局部熱敷,對落枕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如果在家裏,最方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熱敷。用熱毛巾和熱水袋(不要太熱!)塗在疼痛部位可以放松肌肉,緩解疼痛。
02控制頸部運動
落枕後要適當控制頸部運動,不要強行扭頸,盡量活動,以免引起或加重疼痛。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適度的頸部活動有助於加速恢復,但壹定要適度!
仔細按摩,尋求專業治療。
無論是按壓痛點還是拉脖子動作,都要講究“輕、柔、緩”;正骨治療不要盲目按摩,也不要強行旋轉頸部,尤其是癥狀嚴重的老年患者。不規律的按摩可能會使病情加重,甚至有危險。
保險起見,如果需要按摩,建議去醫院找專業醫生。
防止落枕的竅門
選擇合適的枕頭。
特別是枕頭的高度要合適,標準是睡在枕頭上能保持頸椎的正常曲線,不會扭曲頸部。
枕頭的軟硬也要適中,最好有點彈性。枕頭太硬,頭頸與枕頭的相對壓力增大,容易引起不適;如果枕頭太軟,就很難維持正常的高度,使頭頸部得不到足夠的支撐而疲勞。
保持良好的睡姿
睡覺時應以仰臥和側臥為主,不要趴著睡,否則容易造成頸椎關節過度扭轉和頸部肌肉疲勞。睡覺的時候也要把脖子放在枕頭上,不要掛起來。
睡覺時,被子不僅要蓋在身上,還要蓋在脖子上。使用空調時避免直吹,以免引起頸肌痙攣。
註意頸部保暖
春天晚上冷,被子也要蓋脖子;
外出時註意頸部保暖;
夏天使用空調時避免直吹,以免引起頸部肌肉痙攣。
鍛煉頸部和背部肌肉
避免長時間伏案低頭,適當鍛煉頸椎,放松肌肉,避免慢性頸部勞損;此外,日常運動中要註意加強頸肩肌肉的鍛煉,增強肌肉力量,也有助於降低落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