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莖茴香的特性
球根茴香是壹種淺根蔬菜,須根較多,比葉茴香深壹點。根系分布在距地表7~10cm的土壤中,橫向分布範圍僅20cm左右,吸收面積小;莖縮短為"球莖",高寬約10cm,厚約6cm;葉2-4羽狀,裂片絲狀和平滑;開金黃色花的復合傘形花序。重瓣果,長橢圓形,灰白色,千粒重約3克。球莖茴香適應性強,抗寒耐熱,生長快,抽薹晚,產量高。畝產8000公斤,生育期50天左右。秋冬季日光溫室栽培對溫度和光照沒有嚴格要求,是農村溫室栽培經濟作物的首選,具有低風險、高收益的特點。
球莖茴香的種類及品種選擇
1、扁圓型:葉色綠,植株生長旺盛,葉鞘基部膨大扁圓,淺綠,外葉鞘直立,左右縮短,莖明顯,外葉鞘離地不近,鱗莖小,單球重300-500g。從荷蘭和意大利引進的兩個品種屬於該類型,抗病性強,早熟,適宜密植。可在溫室或露地種植。
2、球形:株高、葉色、扁球形差異不大,球莖緊密,白色,拳頭狀,葉鞘短,抱莖緊密。它不僅向左右兩側擴展,而且向前和向後擴展。外葉鞘離地較近,低溫時易發生菌核病。單球重500-1000g,適宜溫室種植,密度不宜過大。從法國引進的F1型屬於這種類型。
品種選擇:日光溫室球莖茴香種植應選擇外形美觀、耐低溫、耐弱光的品種,如荷蘭部分早熟品種。
播種和種植
1、播前準備:應選擇地面平坦、地勢較高、排灌良好的地方作為邊界。每畝施用分解篩選有機肥3000公斤,三元復合肥30公斤,與底土拌勻。邊面平整後,應踩踏壹次,然後將底水澆透,滲水後再撒壹層篩過的細土。壹般每畝苗圃面積25-30平方米,種子100克左右。
2、播種:日光溫室秋冬茬栽培宜在7月中旬進行。種子應在播種前壹天用冷水浸泡,然後放在相對涼爽的地方促進發芽。5-6天後,將芽苗菜均勻地鋪在苗床上,用1厘米厚的篩細土覆蓋,並用遮陽網覆蓋。
3、苗木管理:播種壹周後苗木完全生長,出苗後壹次澆少量水,延緩苗木生長。將拆除遮陽網,並覆蓋壹層約0.5厘米厚的薄薄土壤。當出現1-2片真葉時,苗木應間伐並用遮陽網覆蓋,以防高溫。同時,要註意防止雨水侵蝕。當出現3-4片真葉時,應按6cm見方進行二次間伐,並註意降溫通風。采用穴盤育苗可避免疏苗,節約種子,壹次培育健康壯苗,播種後生長快。
4、栽植:苗床應在栽植前每天澆水壹次,以便第二天挖苗。挖秧苗時,要取對根系損傷較小的土塊。8月中旬,在種植前結合土地復墾,每畝施用1000公斤堆肥,在晴天午後或陰天進行種植。由於茴香根系不發達,宜在旱地平畦,淺翻15~20cm,耙平;播種時,先從犁溝表面取出兩厘米的表土,堆放在犁溝兩端。整平後,均勻撒播,再用表土覆蓋。如果土壤幹燥,播前澆水,滲水後播種。播種後,我們必須抑制和保持土壤水分。壹般每畝種植密度為5000—6000株,株行距為25×50厘米。種苗後及時澆水。溫室種植不宜過密,否則容易使鱗莖腐爛。
現場管理
1、茴香播種後7-10天即可出苗。茴香苗生長緩慢,應及時拔草,防止草荒。
2、茴香的最佳發酵溫度為20℃-28℃出苗前後,至少10℃-15℃。如果溫度低於這個溫度,很容易被凍壞,如果溫度高於25℃,它長得不好。氣溫低於15℃時,應加強通風,停止通風℃.
3、澆灌種植用水後,根據生長情況,需澆水1-2次。為了促進球莖的生長和膨大,球莖膨大前應適當控制水分,球莖膨大後應補充水分。
4、種植7-10天後,當苗高約30厘米(7-8片葉子)時,應進行第壹次追肥,每畝施用生物復合肥10公斤。當球莖開始膨大時,第二次追施比第壹次增加30%。第三次追肥在球莖快速膨大期進行,追肥量與第壹次相同。
收獲
當球莖茴香長到250克以上,就可以收獲了。球莖茴香的上市時間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適當降低日光溫室溫度,可使球莖茴香上市時間推遲15-30天。球莖茴香采收後,要切去根盤,去掉黃葉,將葉柄留在球莖頂部約5厘米長,其余部分切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