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主壹家起帶頭,盧師周旋巧安排。7月2號國學組壹行五車十八人,浩浩蕩蕩奔赴盧師故鄉——橫河。
?
? 第壹站小尖山
? 山環路繞,樹木蔥蘢。松針的清香夾雜著山野的甜澀,從開著的車窗闖入車廂,把我們的五臟六腑都浸潤的服服帖帖。
“小尖山!”隨著同伴的驚呼,擡頭望。高高的山頭,翠綠掩映中壹簇紅色的建築高聳。遠遠望去,像燃著的兩根紅燭,直插雲霄。
?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青松翠木,壹路把我們送入山門,送到山頂。
? 廟宇雖小,院落不少。佛光閣、玉皇殿、千佛閣、關帝廟,壹樣不少。據說,這裏的神仙特靈驗,有求必應。虔誠的拜壹拜,祈求國泰民安,疫情早日遠離人間。
? 無限風光在險峰,登其巔 ,千溝萬壑,煙村霧樹盡收眼底。愛美的女人們總想把自己嵌入美景中,還要拉上身邊的男人。
?
? 下山的路,走的相對輕松。美女們,邊走邊留影。回到停車場,剛哥已在涼亭為我們煮好了茶。壹杯熱茶下肚,渾身毛孔頓開。炎炎夏日,深山老林,山中涼亭,吹著涼風,品著熱茶,賞著美景,那怎是壹個愜意了得!
? 第二站析城山
? 中午,我們在橫河鎮上用餐。野味野菜,就著爽脆甜美的大西瓜,口舌生津。午餐後,回到盧師為我們聯系的中寺村農家樂,養精蓄銳。下午三點向析城山開發。下車,壹陣“淒風苦雨”又把我們逼得鉆了回去。請原諒在這麽美的景致中,我用這麽大煞風景的詞。我們絞盡腦汁,挖空心思為析城山美景寫詩作文,豈知他的傳奇本身就是壹首淒美的詩篇。這淒風苦雨只是詩前小序。
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工作人員勸我們,天氣不好,還是打道回府吧。有人打了退堂鼓。勇敢的我們裹緊衣服,拴好帽子,撐起傘冒雨前行。我們兵分兩路,壹路走大道 壹路爬路右側新架的木梯。前呼後應,壹鼓作氣登上了聖王坪。聖王坪,傳說此地乃商湯祈雨聖地故名。
? 美艷狼毒花
? 站在坪上極目遠眺,綠草如茵蒼翠欲滴,白的、黃的、粉的……叫上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花兒點綴其間。那就是七仙女巧手織的錦繡。坪下被我們忽視的木梯,在小雨的浸潤中泛著微光,壹直通向天際。同行的延老師是個時尚的才女,對植物頗有研究。她指著狼毒花給我們講她的淒美故事。
“狼毒花學名胭粉花,她是娘娘的眼淚化成的。所以有狼毒花不下坪的傳說。”延老師娓娓道來。“傳說是否屬實,”我迫不及待地問。延老師說,她把狼毒花移植到自己家,還真的養不活。情定聖王坪,狼毒花——胭脂淚,癡情而又執著的娘娘,就這樣淚灑相思地,千百年來苦苦地守候。今日我們的到訪,莫不是又惹動了她的情思,才忍不住啜泣。
我有壹摸狼毒花的沖動 ,邊上壹老者喊,“別動, 狼毒花有毒!”如此美艷的花,世人卻叫她“狼毒花”,大概就是因為她有毒吧。但她有毒又何嘗不是怕人們把她帶下坪,離開自己的相思地呢!
如畫美景讓我們紛紛嚷嚷著快照相 ,我偷偷地望了眼狼毒花,只怕我們的歡樂讓她更傷心。
聖潔瑤池水
? 天越來越暗,雨仍 淅 淅瀝瀝下個不停,坪上除我們幾乎沒有遊客。有人提議返程,怕天黑雨大我們遭遇危險。我嘴上不說,心裏卻特別希望有人支持走下去。關鍵時刻,竇姐說,“我們已走到這裏,不看壹下聖母瑤池豈不遺憾。”我們壹拍即合,呼朋引伴沿著木橋繼續前行。木橋的盡頭,壹泓清泉像壹面小圓鏡 靜靜地鑲嵌在綠坪中,溫雅嫻靜。不見西王母,獨留瑤池水。
? 瑤池
李商隱
瑤池阿母綺窗開,
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裏,
穆王何事不重來。
又壹個癡情女子的空首期盼。瑤池前的平臺上,錦旗在風種呼啦啦地響,那是西王母對穆王的深情呼喚嗎?那壹池聖潔的瑤池水,是王母的相思淚嗎?瑤池前西王母苦苦守望了多少個三年,只有聖王坪的花草明白,所以他們才會長的如此秀美蔥郁吧。
天涯海角有盡時,相思綿綿無絕期。聖王坪上,淒風苦雨中,狼毒花,瑤池水演繹著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惹動了多少小兒女的情思。
? 了了心願,返程路上多了牽掛,少了欣喜。
? 第三站紅砂嶺 ?
? 壹夜好眠,早飯過後,趕往紅砂嶺。此“砂”非彼“沙”,壹個水中淘,壹個石中生。去往紅砂嶺的路上,隨處可見壹層壹層的紅砂石中間有白色的矸石相間,老公給他起了個形象的名字“五花肉”。
? 下車步行登嶺,踩著松軟軟的紅砂,聽著悉悉索索的摩挲聲,妳會有壹種行進在沙灘上的夢幻與愜意。
? 同行的劉大夫提議——喊山 。 說面對著空曠的山谷,放聲呼喊既能釋放壓力還能按摩心臟,增強肺活量。我總覺得健康養生方面,醫生的話就是權威。我們對著山谷放聲大喊,被感染的前後遊客,前者呼後者應,壹時間整個紅砂嶺上下壹片呼聲,震天動地。
? 海闊心無界,山高我為峰。 天公作美,時晴時陰,時雨時風,置身紅砂嶺,如夢似幻。站著的,躺著的,趴著的,坐著的……放飛心情,放飛自我。悠哉,樂哉,美哉!
? 五彩橫河路,壹生壹世情 。史上最浪漫的海拔高度——1314。手機備好,美女瑤瑤總導演。馬總名不虛傳 策劃起來毫不含糊。壹家、壹對,原配的,臨湊的,紛紛閃亮登場。浪漫之旅,留下浪漫的回憶,不虛此行。
? 可愛的小精靈,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給我們的旅途增添了童趣和歡樂。
第四站東哄哄金月花溪民宿村?
? 7 月3日下午遊東哄哄民宿村。東村是紅色革命老區。村子四面環山,就像放在壹個小搖籃裏,安然舒適。阡陌交通,無聞雞鳴狗吠聲,只見蜂飛蝶舞,瓜果飄香,綠蔭匝地。
? 金月花溪,名不虛傳。田裏大片大片的野菊花翻著白浪,黃金菊在陽光下閃著金光。路兩旁這裏壹叢黃金菊,那裏壹簇忘憂草,把個山野小路裝扮的活色生香。花香招蜂引蝶,也吸引了我們這壹隊花蝴蝶。“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女人們采花,戴花,贊花,頌花。在東哄哄村底,熱鬧的亂個哄哄。
? 靜臥聽泉音,洗滌凡塵心。盧師對水情有獨鐘。昨晚臥聽泉水福音,今天午休枕泉而眠,女人們鬧騰的這會兒功夫,盧老師已靜坐泉水畔,相看兩不厭。
?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陽光下遊魚細石歷歷可見。男人、女人,在清涼的山泉水中濯纓,嬉戲。這兒沒有煩惱、憂愁,這兒沒有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喧鬧過後是沈靜,停下奔波的腳步,歇歇疲憊的雙腳,抖抖壹世的塵埃。時光漫漫亦慢慢。
? 在小尖山第壹道門上鐫有“悟道修行”四字,我看到後自行過濾掉,我覺得以自己的資質,根本入不得門,這會兒突然感覺自己的心開了那麽壹條小縫,擠進壹點微光。
?
柴火農家飯,質樸農家人
? 心裏壹直記掛著中寺村這個別致的農家小院。2日晚的柴火米羹飯,現炸的油格嘛、韭菜盒子,壹下子就征服了我們的味蕾。我更喜歡的是這個裝扮簡單生機盎然的農家小院,鐘情於那個滿加葡萄壹院香的陽臺。清風明月中,搬個小竹凳坐在葡萄架下:讀讀書,出出神,想想心事;趕上個七月七日,聽聽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神仙般的日子也不過如此吧!
?
? 晚上消食,溜達到村頭,想坐壹坐,石凳有點涼。坐在壹旁的大媽,把自己的衣服拿出來讓我坐,還叮囑說,“山村的夜晚涼,晚上出來衣服穿多點。”玩的興起,瑤瑤拿起壹個大爺的手杖當劍,即興來了壹段劍舞。鄉人質樸不會像城裏人那樣鼓掌叫好,直說“弄的不錯,弄的不錯!”
? 出遊不忘學習,夏花老師的王維詩選的應景,講得入心。學員們聽得認真,記得專註。花生瓜子山楂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 早起到村子裏走壹走。玉米在結它的穗子,白菜在包它的葉子,黃瓜在扯它的秧子,大山在守護它的寨子。壹切都是自然的樣子。
? 浪漫 橫河兩日遊,給心靈放了個假,給機器加足了油。前進的路上,妳我相伴,揚帆再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