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擔面是成都著名的小吃。將面粉搟成面條,煮熟,舀入炒好的豬肉粉。煮出來的面條很細,鹵汁酥香,鹹鹹微辣,香氣撲鼻,非常入味。這道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被作為宴席小吃。
制造原材料:
圓細面500克,辣椒油、醬油、蔥各50克,芝麻醬35克,味精2.5克,川菜100克,熔化豬油、香油各20克。
烹飪方法:將川菜略洗,分別將其和蔥切成細粉,分5碗裝,再將其他調料裝在每碗中備用;把鍋裏的水燒開,把鍋裏的面煮好分碗吃。
這壹帶最有名的是擔擔面,自貢壹個叫陳寶寶的攤販,1841創立的。它最初是因背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的。以前在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面,都是用壹個銅鍋隔出兩個隔間,壹個用來煮面,壹個用來燉雞或者蹄子。目前重慶、成都、自貢等地的擔擔面大部分都改為門店經營,但仍保持原有特色,尤其是成都的擔擔面。
二酸辣豆花
酸辣豆腐是四川成都、樂山等地著名的地方小吃。豆花以前是以合租的形式經營,在城市和農村都很流行。它是壹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小吃。
做豆腐需要選擇上等的黃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後磨成漿,將豆渣過濾,煮沸後倒入木桶中備用。取上釉的青砂缸,放入用水混合的紅薯澱粉和石膏水,倒入煮沸的豆漿中,讓其凝固成豆腐。
酸辣豆腐是豆腐的壹種,由醬油、醋、辣椒面和味精制成。加入事先煮好的豆腐,撒上豆芽、脆皮黃豆、大頭菜、蔥花。酸辣豆花吃起來酸辣鹹鮮。豆花鮮嫩,食材酥香,味道濃辣,別有風味。
三龍抄手
“抄手”是餛飩在四川的壹個專用名稱。超手這個名字大概來源於包的時候要把面團的兩頭抄在壹起。餛飩湯薄而嫩,爽滑可口,湯濃而白,是榮成最好的小吃。龍餛飩的名字不是老板的姓,而是“密花茶園”裏三個家夥用的諧音“龍”的名字,寓意“龍騰虎躍”,生意“興隆”。
材料:精粉500克,豬腿肉500克,高湯,胡椒面,味精,姜,香油,川鹽,雞油,雞蛋2個。
方法:
1.將面粉放在案板上呈凹形,加入少許鹽,敲入1雞蛋,加水拌勻,揉成面團。然後用搟面杖搟成紙壹樣薄的薄片,切成110張四指方面皮備用。
2.將肥瘦比例的豬肉用刀背打去筋,剁成泥,加入川鹽、姜汁、1雞蛋、花椒面、味精,拌勻,加入適量水,攪拌成幹糊狀,加入香油,拌勻成餡備用。
3.將餡料心包放入皮內,折成三角形,再將左右角向中間折起粘合,形成菱角狀的手工坯料。
4.將川鹽、胡椒粉、味精、雞油、原湯放入碗中,舀入煮好的餛飩湯。
龍餛飩的做法簡單,用料壹般。妳可以自己試試。
四絲雞絲涼面
雞絲涼面是四川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在四川省影響很大。近幾年在全國各地蔓延,尤其是北方廣大地區。
雞絲涼面的制作方法:機器制作的面條在沸水中煮。做飯的時候不要煮的太軟。趁熱拿出來放在案板上。撒壹點熟植物油,搖壹搖,迅速冷卻,直到不粘對方,已經冷卻。就變成了冷面。
冷面有很多種吃法:
(1)綠豆芽涼皮面:將綠豆芽用開水焯壹下,保持脆嫩,放入碗中,蓋上涼皮面,淋上由胡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醬油、蒜泥、香油制成的風味汁;
(2)雞絲涼面,基本做法和綠豆芽涼面壹樣,只是煮好後在面裏加入雞絲;
(3)三絲涼面,熟雞絲,火腿絲,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