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曲阜有什麽特色美食

曲阜有什麽特色美食

盤點曲阜十大特色小吃

1、熏豆腐

又稱“孔府熏豆腐”。曲阜熏豆腐馳名中外,為獨具風味的地方傳統小吃。獨具風味口感,涼拌、炒、燉、煮均可,又可下酒作為佐餐。

關於熏豆腐的由來,民間有壹個傳說:舊時孔府有許多佃戶,其中有壹個姓韓的豆腐戶家住曲阜城東北書院村,他家祖祖輩輩給孔府送豆腐。至清代乾隆年間,韓家的兄弟倆每天各給孔府送壹方豆腐。有壹年三伏期間遇到連陰天,韓老二家做的豆腐沒賣完,放著怕餿了,他就把豆腐切成許多小塊,擺在秫稭簾子上晾著。誰知他家不慎失火,晾豆腐的簾子也被燒著了,由於天陰、簾子濕,豆腐塊有的被烤糊,有的被熏成了棕黃色。韓老二舍不得將這些豆腐扔掉,便取了壹些放在鹽水裏煮了煮,壹吃味道還挺不錯。於是,他便送了些這樣的豆腐到孔府,讓衍聖公品嘗。衍聖公讓廚師在燉豆腐時放了桂皮、花椒、辣椒粉等作料,待豆腐被燉煮好之後,壹嘗味道甚好。從此,韓老二就專門給孔府制作、呈送熏豆腐,熏豆腐遂成為孔府的壹道美味佳肴。傳說有壹年乾隆皇帝來曲阜,孔府擺了個豆腐宴招待皇上,其中就有壹道熏豆腐。皇上吃著十分可口,大加贊賞。

後來,熏豆腐的做法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成為當地的壹種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這種熏豆腐不僅曲阜本地人愛吃,而且到曲阜的外地人吃過之後也都愛上了它。據說,當年曲阜師範大學裏有壹位南方籍的教授,常步行幾裏路到集市上去吃熏豆腐,幾十年樂此不疲。

2、粥泡羊肉?曲阜最有特色的早點,當屬“羊肉泡粥”了。在好多賣油條的攤點前,都有賣羊肉的在那兒,粥和油條是壹家的,而羊肉卻是單獨的老板了,呵呵,叫老板好像不太合適,壹時想不起該怎樣稱呼賣羊肉的了。羊肉是在家早已用各種配料煮好的,根據顧客的需要,老板切下妳喜歡的部分,有人喜歡羊肝什麽的,而有人就喜歡吃細膩的羊肉。老板把羊肉切成薄薄的片兒,然後用壹種紙給包好,或帶回家,或在攤上吃。把羊肉泡在粥裏,粥和羊肉壹同入口,粥裏滲進了肉的美味,羊肉裏帶著米粥的香氣,竟然壹絲壹毫都嘗不出羊肉的那種膻味了。曲阜最好吃的“羊肉泡粥”,當屬西關那家,好多早晨時間寬裕的人,都愛趕到西關去用早點。

3、孔府糕點

孔府糕點,也象孔府宴壹樣,是源遠流長、世代相傳的壹種獨具風味糕點。特別是明、清兩代,孔府糕點要比當時北京市面上在售的名點好得多。孔府的糕點講究現烤現吃、求其色、香、形具佳。

孔府糕點是源遠流長、世代相傳的壹種獨具風味的糕點,分外用、內用兩大類,其特點是講究現吃現烤,求其色、香、味、形俱佳。外用糕點主要用於進貢、饋贈、恩賞,內用糕點分為應時、常年、到門、宴席、節用五類,各類皆獨具特色。應時糕點,是根據各種花卉開放的季節變化而精工制作:有春季的藤花餅、百合餅;夏季清熱解毒的薄荷餅、荷花餅、綠豆餅;秋季的菊花餅、桂花餅;冬季的蘿蔔餅、豆沙餅等。常年食用的有大酥合、菊花酥、百合酥等。到門糕點是專作賓客上門款待用,如壹口盅、棉花糖等。宴席用的糕點,是根據宴席的性質而做,如壽宴用“壽”字餅、“如意”餅等。節日糕點則有元宵、月餅、巧果等。

孔府糕點分外用、內用兩大類。外用糕點主要用於進貢、饋贈、恩賞。

進貢的孔府糕點,以“棗煎餅”和“纏手穌”為主。棗煎餅“是選用上好紅棗、芝麻、小米精工制成,用:金屬”長方聽“密封,外加裝飾。其特點是香甜酥脆。”纏香酥“的特色是制作精巧,形薄如紙,香脆可口。

按照定例或遇有喜慶大典,孔府每年幾次向皇宮進貢的貢物和賀禮中,就常有孔府糕點。清光緒二十年,”衍聖公“孔令貽同他的母親、妻子進宮祝賀慈禧六十壽辰時,曾進早膳兩桌,內中有孔府糕點,親自召見,並賞了很多東西。後來,曲阜成立了萬成公制作坊。

更為有趣的是,孔府各式各樣的糕點,都配以各式各樣的湯。如綠豆糕配山楂湯,各類酥糕點,配有桂圓湯、蓮子湯、百合湯、杏仁羹、火腿燒餅、魚翅餃子,則配有紫菜湯、口蘑湯、銀耳湯等。

4、曲阜煎餅

說起煎餅,人們都知道它是山東的特產,它養育了我們山東千千萬萬的同胞。尤其是在孔子的故鄉(曲阜),曲阜煎餅已經形成了壹種特色,皮薄、餡多, 吃起來香酥可口 ,滿口留香。曲阜煎餅由五谷雜糧歷經多道工序精制而成,營養豐富,便於消化,古語說‘五谷為養’常食煎餅有利腸胃健康,其所含纖維素,可加速腸部蠕動,降低膽固醇吸收,對冠心病有很好的預防效果。讓您在品嘗美味的同時又吃出了健康,壹舉兩得。

5、羊湯

羊肉湯主要將羊骨頭(筒子骨)壹起投入大鍋裏熬湯,再將切成砣的新鮮羊肉與清洗幹凈的羊雜壹起投入湯鍋中煮。煮熟後撈起來瀝幹,然後切成薄片放入滾開水裏壹氽,再倒入湯碗中,沖入滾燙雪白的羊湯水,撒上碧綠的香菜,蒜薹,壹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羊肉湯就做成了。配上壹個由海椒面、花椒面、鹽巴、味精等調和就成羊肉湯。

6、吳村吊爐燒餅、燒餅卷

曲阜的吊爐燒餅、燒餅卷也是日常人們的常用,燒餅卷外形有點象從前上朝用的笏板。制作精細、口味獨特,是眾多風味小吃中的壹朵奇葩。樓主也曾到過國內很多城市,但是有燒餅卷這道小吃的地方卻是不多。可以說,吊爐燒餅卷是我們聖城壹道非常獨特和極具地方特色的景點主食之壹。“吊爐”是最有特色的了,被鏈子吊著,鏈子另壹端與杠桿相連,必要時可以用杠桿將吊爐吊起。

燒餅卷選用精白粉、精油、核桃、花生仁、肉丁、芝麻鹽及各種佐料面精制而成。因其制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裏嫩,香酥可口,外型美觀。

7、甏肉幹飯

甏肉(bèng ròu)幹飯,為山東濟寧地區傳統特色小吃,起源於元朝。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南方的大米從水路運往北方。當時的人們把用陶器燉出來的肉和大米飯放在壹起吃,別有壹番風味。於是就逐步發展為今日的甏肉幹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甏肉幹飯不斷改進創新,又增加了卷煎、面筋、肉芯丸子和雞蛋等壹系列菜品。在今天,甏肉幹飯仍然被極多數濟寧人所喜愛,甏肉幹飯也在不斷發展壯大,最終將成為濟寧首屈壹指的小吃。

歷史淵源:

在初期階段, 甏肉幹飯是濟寧民間家庭中的壹道美菜,在民間流傳多年,到了明末清初開始進入商業化,壹些小商人把制作好的甏肉幹飯分別放入兩個筐內,用肩挑著,壹邊是大米幹飯,壹是木炭爐子燉上甏肉,走街竄巷喊賣。

到清朝中期就有固定位置經營,有的就立起了字號,壹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來因國家取締城市小資產階級,自始流傳多年的甏肉幹飯在濟寧大地中斷,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國家提出改革開放,壹些家傳的、祖傳的、新創的甏肉幹飯紛紛出籠,濟寧的甏肉幹飯又紅紅火火的發展起來。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壹些家傳有真正技術實力的經營甏肉幹飯的企業顯露出來,有的立了字號,還有的註冊了商標,使濟寧的甏肉幹飯走向了正規化,向著壹個好的方向發展。

8、水煎包

水煎包,山東漢族傳統風味小吃,屬魯菜系。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水煎包在烹制過程中融煮、蒸、煎於壹體。剛出鍋的水煎包,因兼得水煮、汽蒸、油煎之妙,色澤金黃,壹面焦脆,三面軟嫩,其脆而不硬,香而不膩,味道鮮美極致,食者贊不絕口,名揚四方。

餡是壹方面,用火、用油、用面也是重要因素。包子皮為發面皮,太老太嫩都會影響包子的質量,包子皮如果是死面的,那就成為在膠東壹種叫做鍋貼的小吃了。在特制的平底鍋內刷上底油,油不宜過多或過少,把包好的包子依次順序放入鍋內,加壹定數量的稀面水,蓋上鍋蓋小火煎到水幹,然後逐個將包子翻個,至雙面焦黃淋上豆油即成,其中點水也叫“下汗”,火候尤為重要。總之,要做到油清、面白、餡鮮。 水煎包屬於大眾風味的小吃,物美價廉,制作方面不受四季影響,它壹直是當地暢銷的地方風味小吃。

9、蔥花油餅鹹糊塗

曲阜的蔥花油餅吃起來香酥可口 ,滿口留香,配上鹹糊塗,也是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是曲阜老百姓喜愛的早餐之壹。

10、曲阜香稻

曲阜香稻色白而略露青頭,米質粘細油韌,清香醇口,有“壹家煮飯,十裏飄香”之譽。早年曾被當做貢品進上,現在為曲阜的壹大特產,熬粥悶飯難得的香醇軟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