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我還沒見過瀑布,
首先聽到瀑布的聲音,
像瀑布壹樣湧向岸邊,
就像吹過松林的壹陣風。
山路突然轉彎,
啊!看到了瀑布的全身!
這場面沒法比,
青山壹千尺,銀裝素裹。
站在瀑布腳下向上看,
太棒了,壹個珍珠屏風!
不時有壹陣風,
像煙、霧和灰塵壹樣吹它。
瀑布是壹首感情深厚的山水詩。通過對瀑布的生動描寫,突出了祖國山川的壯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的無比熱愛。全詩由三段組成,分別描述聽到瀑布聲,遠遠看到瀑布,遠遠看到瀑布。
這首詩語言凝練,韻味十足,比喻生動,用詞恰當,描繪了瀑布的壯美,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詩歌運用疊句、對仗、排比,很有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
擴展數據
作者按照從遠到近的順序描述了瀑布。
(1)山路突然轉彎,啊!看到了瀑布的全身!此景不能比,千丈青山銀裝素裹。
把流下的瀑布比作《千尺青山》上的“壹片銀”,形象生動,既描寫了流下的瀑布的顏色、樣子、位置、氣勢,又表現了青山白水的色彩美和瀑布流下的動態美。作者的喜愛和敬仰也表露無遺。
站在瀑布腳下擡頭望去,太棒了,壹個珍珠屏!不時有壹陣風把它吹得像煙、霧、塵壹樣。
把流動的瀑布比作鑲滿珍珠的屏風是多麽有趣啊。我們似乎看到了閃閃發光的瀑布。珍珠是白色的,圓圓的,晶瑩剔透,閃閃發光。瀑布飛下山,與巖石相撞,濺起水花。在陽光下,它也晶瑩剔透,非常動人。
瀑布文本的作者
葉聖陶(1894-1968),中國著名教育家,著名作家、教育家,江蘇蘇州人。他父親在地主家做會計,家裏很窮。1907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後在壹所小學當老師。1914被學校開除,散文和小說發表在《星期六》等雜誌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務印書館附屬上工學校教語文,為商務印書館編寫小學語文教材。1917受聘在吳縣甪直縣第五高等小學任教。他把甪直稱為他的第二故鄉。1921年,沈雁冰、鄭振鐸等人發起成立了“文學研究會”。
20世紀20年代,短篇小說集《隔膜》、《火》、《線下》、《在城裏》、《百看不厭》和長篇小說《倪煥之》相繼出版。早期的小說大多描寫知識分子和普通市民的灰色生活,比如身陷困境的潘先生。
後來轉而吸收與時代鬥爭有關的重大題材,如《夜》、《倪煥之》等,深刻反映了第壹次國內革命戰爭前後的社會現實。他的小說呈現出壹種簡單而冷靜的藝術風格。
“九壹八事變”後,他積極參加愛國抗日活動,發表了《濫打三十五仗》等著名短篇小說,技藝日臻純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移居四川工作生活,以散文和文學評論為主。主要散文集有《腳步集》、《活不累》、《西川集》、《十記》等。
他的散文感情樸實,意義雋永,語言幹凈,大部分都有紮實的社會內容。《蓮藕與薺菜》、《五月三十日的壹場驟雨》、《牽牛花》、《春聯》等等都是各具特色的散文名篇。
葉聖陶也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先驅。《稻草人》這本童話集,表現了勞動人民的疾苦,但有時氣氛低沈悲傷。《古代英雄石像》是後來的童話集,集中展現了人民團結起來反抗暴力的集體力量。
他的童話構思新穎獨特,描寫細膩寫實,現實內容豐富。魯迅說,葉聖陶的《稻草人》為中國的童話開辟了壹條屬於自己的創作之路”(表譯者的話)。
葉聖陶從1921開始在上海、杭州、北京的中學和大學任教。從1923開始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曾任商務印書館、明凱書店主編,主編《文學周刊》、《小說月報》、《中學生》等多種重要刊物,發現、培養、推薦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
他還出版了許多詩歌、評論和作品,主編了幾十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致力於文化教育的領導工作,歷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中央文史館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百度百科-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