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別名番椒、海椒、辣子等,是茄科屬壹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南美洲的玻利維亞等地,清末明初經過絲綢之路傳入我國,最初在我們甘肅以及陜西等地栽培,所以也有?秦椒?之稱,是僅次於豆類和番茄的第三大作物。其類型和品種較多,通常為夏、秋季重要的蔬菜之壹。辣椒的生長發育周期是指從種子萌發開始到重新獲得種子的整個過程,可將其分為4個時期,發芽期、幼苗期、開花坐果期、結果期。接下來我詳細說說這四個階段的特點。
壹、辣椒發芽期的特點
從種子萌發到第壹片真葉出現(破心)為發芽期,需要10~15天。辣椒經催芽播種後壹般5~8天出土,出土後15天左右出現第壹片真葉。
發芽期的養分主要靠種子供給,種子儲藏物質的多少對發芽的快慢及幼苗的生長有很大影響,因此在種植中應選擇籽粒飽滿的種子以利於培育出壯苗。幼苗出土後由種子異養階段過渡到子葉光合自養階段,開始吸收和制造營養物質,此時期要保護好子葉,因為這對培育壯苗至關重要。
栽培建議:辣椒幼苗期生長量比較小,幼根吸收能力很弱,在栽培管理上應促進種子迅速、整齊發芽出土,做到苗齊苗壯。
二、辣椒幼苗期的特點
從第壹片真葉顯露到第壹個花蕾現蕾為幼苗期,需要60~70天。幼苗期的長短因育苗方式和管理水平不同有所差別:壹般陽畦育苗多為70~90天;溫床或溫室育苗多為60~70天,環境適宜條件下不分苗時僅為40~50天。
幼苗期可分為兩個階段:2~3片真葉以前為基本營養生長階段;植株長至4片真葉,莖粗為0.15~0.2㎝時開始花芽分化,之後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行。
在種植中為避免苗傷根影響花芽分化,宜在3葉或3葉1心前進行分苗。花芽分化最適宜的溫度為24℃。
溫度適宜花芽分化的早,著生節位低,開花也早。溫度過高時花芽分化質量差,溫度過低或苗床施用鉀肥多時花量少,著生節位高。自然日照比長日照下形成花芽快,花量多,花的質量好,坐果率也高。幼苗期新陳代謝非常旺盛,光合作用所產生的營養物質,除植株自身的呼吸消耗外,幾乎全部用於新生根、莖、葉的生長。
栽培建議:辣椒幼苗期的栽培管理應合理調控溫度、光照、水分及養分供應,創造適宜的苗床環境,培育莖稈粗壯、根系發達、花芽分化正常、無病蟲害的壯苗。徒長苗和老化苗的花芽分化不良,嚴重影響開花坐果。不利於早熟豐產。
三、辣椒開花坐果期的特點
從門花出現花蕾到坐果為開花坐果期,壹般為10~15天。
此時期植株生長量大,各器官生長迅速,同時又是以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並舉的關鍵時期,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辣椒的早期產量和總產量。此時期應該註意加強肥水管理,供水不宜過多,否則植株營養生長過旺,消耗養分太多,花蕾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容易引起落花落果。
澆水管理壹般只在初花期澆1次水,以供開花坐果所需,盛花期如果土壤不過幹則不澆水,如果過於幹旱也可澆1次小水,但不可大水漫灌。
肥料管理上當辣椒果實長至3㎝大小時可追膨果肥1次,每畝隨水沖施硫酸鉀10~15㎏。此外,這壹時期溫度過高或過低,光照不足或過於幹燥俊輝影響辣椒授粉授精,並引發落花落果。
栽培建議:在辣椒開花坐果期,宜結合肥水管理進行適當蹲苗,以調節地上部和地下部、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促進早熟豐產。
四、辣椒結果期的特點
從門椒坐果到收獲結束為結果期,其長短因栽培地區和栽培方式不同而不同,壹般為50~120天。
辣椒結果期秧、果實同時生長,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高峰周期性出現,坐果也呈周期性變化。當植株結果增加時,新開花的質量下降,短柱花增多,坐果率下降。果實摘除後,減少了植株上果實數或縮短了果實生長時間,養分消耗少,花的質量相應提高,開花數和坐果率有恢復正常。
栽培建議:結果初期,由於植株營養體較小,果實應適當早采收,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增加開花數和提高坐果率。本期要註意加強肥水管理,創造良好的栽培條件,促進秧、果實並旺,保證莖葉正常生長,延緩衰老,延長結果期,提高質量。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辣椒在不同的生長時期有各自的特點,在了解了這些特性之後,就可以為我們的實際種植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