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重慶小面吳士強豆碗面

重慶小面吳士強豆碗面

重慶小面50強是最近壹兩年才崛起的,可以理解為重慶人自吹自擂,但關鍵是是否真的值得稱贊。作為壹個面條愛好者,我覺得有必要先做壹個個人測試再做判斷。我個人認為這種鑒定只有通過雙盲測試才能真正有說服力。當然,實際上是無法操作的。評價壹碗面好吃不好吃的因素太多了,所以請把這壹系列50大小面文章當做壹個面條愛好者的食後感受,沒有參考價值。

出了我們村,我最常去的地方是洋河,我還是從最熟悉的地方開始吃。洋河唯壹入選50強的面館叫“鬥碗面”。為了保證文章的時效性,這周寫完之後我就去吃了路上的東西。但是有點不好意思,“鬥碗面”在洋河體育場外面,巴掌大小的門,極易錯過。午餐只有壹位客人。過了“鬥碗面”,再往前走10米,有壹個“小小面”,12點只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傳說這是方圓最好的面條。為了完成吃遍前50名的計劃,只能先吃桶碗面,下次再吃“笑笑面”。今天我們先來說說桶碗面。

重慶話中的“桶碗”是指大碗,桶碗面就是大碗面。註意大碗,大碗就是碗,面不會多壹點。鬥碗面是特色面,面條、澆頭、碗都是噱頭。特色牛肉,牛筋,蹄花面。

第壹次吃。我點的是原湯的牛肉牛筋拌面。端上來的碗比頭還大,品相壹般。芫荽看起來有點不新鮮。目測是壹大碗面,兩塊牛肉,兩塊牛筋,但是平均住之後妳會發現,嗯,下面埋的全是大白菜。

先說吧。面條嘗起來像雞蛋手工面。問面館老板是不是店裏自己做的面說不是,猜測應該是分店太多,有人專門做手工面。面條不同於普通的減水面,又圓又厚,比普通水面厚壹倍以上。軟的,吃這個面不用喊硬的。無論早晚起床,做飯都是軟的。說實話,這個面屬於我個人不喜歡的味道。根本感覺不到面條的勁道。嚼起來會爛,沒有回味的余地。吃完後不能很快咽下去。適合老人和小孩。

澆頭是牛筋牛肉,湯是原湯。原湯是牛肉湯做面,基本相當於清湯。紅湯牛肉面沒有十幾種調料來襯托,只剩下牛肉湯的清香,原湯微辣。“鬥碗面”以牛筋和牛肉為特色,可以點也可以拌。牛肉很大,耙的很嫩,沒有筋,吃起來很好吃。兩大塊剛剛好。輕輕咬壹口牛肉,牛肉湯就會流進嘴裏。關鍵是有牛肉的肉味。牛筋,又大又軟又糯,用筷子輕輕壹碰,就會來回晃蕩。味道和牛肉差不多,但是味道完全不壹樣。兩者混在壹起,絕對是壹種真誠而有特色的澆頭。問工人是否用高壓鍋做飯,回答不清楚,因為每天都有人做飯,拿到各個分店。據說牛肉和牛筋都是用十幾種調料秘制而成,還加了香菜和蔥花的清湯。連我這種從來不喝面湯的,也忍不住幹了半碗。

但是,我吃面的時候,追求的是面和澆頭的融合。面條為主,澆頭為輔,澆頭味道再好,也只能錦上添花,絕不能成為雪中送炭。“鬥碗面”的面條完全被澆頭搶了風頭,面條的口感極其平庸,讓人覺得可有可無。澆頭清香、真摯、獨特,讓人回味無窮。兩者完全不能互補,就像吃了兩個菜。我覺得還是點個紅燒牛筋不要面的好。那天中午我餓極了,壹碗面都沒吃完。面條真的不適合我。所以,我不會再吃這種面條了。

重慶面50強,第壹個吃“碗面”的,個人推薦指數:3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