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註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慶祝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慶祝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回憶我吃過的月餅,在月餅上畫出圖案。
2、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引起對中秋節活動的興趣。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材料:水彩筆、範例、紙環境:幼兒在家嘗過各種各樣的月餅活動過程:
1、回憶講述:我吃過的月餅是什麽樣的?月餅上有什麽?(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幼兒、老師壹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上畫出圖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規律排列的
3、幼兒練習,鼓勵幼兒能大膽作畫
4、展示講評:我畫的月餅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慶祝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2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同學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同學們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培養同學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中秋節文化,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計劃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妳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麽中秋節的由來、習俗妳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中秋節去了解壹下。
3:引出主題:“走進中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內容
活動壹中秋說由來
(壹)中秋節簡介: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鬥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活動二中秋話習俗
1: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壹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紮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壹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同賞月敘談。
慶祝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3壹、活動目的:
二、活動時間 :
20xx年xx月xx日
三、活動準備:
蘇軾的《水調歌頭》 ok帶、中秋燈謎、圖畫、月餅
四、活動地點:
八(7)班教室
五、活動過程:
老師導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去年開始,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壹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
壹、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 、中秋節的由來
(1)老師:同學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麽?月亮像什麽?(有月亮。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4)、小結:同學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征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於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
2 、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老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壹些民間故事?生:嫦娥奔月(後羿射日)
3 、學生介紹中秋節的習俗老師引:好,聽了我給妳們講的故事,妳們壹定意猶未盡吧。
二、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1)、出示圖片
(3)對了,幾百年前丙辰中秋的壹個夜晚,正是大文豪東坡先生寫下了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就出自這首詞。
(4)有感情朗讀:蘇軾的《水調歌頭》,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學唱蘇軾的《水調歌頭》我國的詩人大多是憂國憂民的,又大多是命運坎坷的,他們經常流浪在外,客居他鄉,思鄉成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壹部分,因此有了許多以思念故鄉為題材的詩作,妳還知道哪些呢?
三、中秋佳節話月餅老師:學生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1)引出——吃月餅、送月餅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願望。
(3)學生作品欣賞。
2 、舉辦月餅宴師:妳吃的月餅是買的呢,還是別人送的?誰送的?
①送月餅:②吃月餅(大家壹起吃月餅,體驗班級大家庭的溫暖和團圓)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美好的時光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快樂,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思。
慶祝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4主題目標:
1、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環境創設:
和幼兒壹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
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展示幼兒 在節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事先發放記錄單)。
區域活動:
開開心心來中秋
(1)繪畫:提供水果圖片,供幼兒繪畫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兒制作月餅。
(3)美工:提供各色彩紙、膠水、繪畫筆供裝飾節日的燈籠 。
(4)制作燈籠:運用空瓶子、彩色膠帶、色紙、粘貼素材,做壹個燈籠。
家園***育:
有條件的家庭,晚上帶著孩子壹起觀賞中秋的月亮,並講壹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壹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與幼兒壹起準備壹個燈籠,最好是***同制作的。
督促幼兒節前節後連續觀察月亮,並記錄月亮的變化。
活動過程:
(壹)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壹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每個家庭準備壹個月餅帶來。
(二)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妳猜猜是什麽?
出示圖:月球 結合孩子們的觀察記錄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古時人們將壹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壹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壹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壹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壹講。
教師完整講述中秋節的美麗傳說。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妳們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壹起過中秋節?(請幼兒和家長討論,由幼兒回答)
2)那妳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4.吃月餅,***同分享快樂。
1)師:妳們知道人們用什麽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妳來向大家介紹壹下妳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父母、同伴、老師壹起過節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