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紅燒牛尾的特點

紅燒牛尾的特點

紅燒牛尾是陜西名菜,早在商周時期就是關中人的主要硬菜之壹。

之所以極其珍貴,是因為在古代,無論哪個朝代,牛都是極其稀缺的生產資料,甚至在某些朝代,要擅自殺牛。所以唯壹用牛尾巴做的菜,自然是價值連城。

相傳六國統壹後,秦始皇嬴政突然覺得肚子餓,就進了壹家飯館。說來也巧,店裏的牛肉已經賣完了,廚房裏只剩下壹條牛尾,是店主在鍋裏燉的,準備自己吃的。

這時候先帝到了,沒辦法,老大只好戰戰兢兢的把這頭牛的結局給了秦始皇。誰也沒想到,秦始皇好像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牛尾。他沒有懲罰店主,而是重賞了他。於是這道菜被後人不斷改良,終於流傳至今。

牛尾實際上是牛最經常活動的部位之壹。看過黃牛的朋友應該註意到了,即使牛安安安靜地吃草或喝水,牛尾也時不時地抖動壹下,驅趕蒼蠅和昆蟲。可見牛尾巴上的肉應該是那麽的鮮美可口。

不過牛尾和豬尾差不多,特點是骨頭大,肉少。基本上整個牛尾都包著壹層薄薄的皮。所以古往今來很少有人把牛尾做成招待客人的菜肴。

我還要感謝秦始皇嬴政,是他讓紅燒牛尾這道菜在這次旅行中流傳下來。

由於牛尾骨肉大、關節多的特點,在制作紅燒牛尾之前,巧妙的刀工和合理的加工方法必不可少。首先需要註意的是,切件不宜過大或過小:過大會嚴重影響菜肴的造型和美觀,同時也極不方便食客享用;太小的話,會給人壹種菜又薄又碎的感覺,還可能導致牛尾的肉和骨頭分離,影響菜的最終形狀。

選擇幹凈的牛尾,粗細均勻,沒有粗大的尾根骨。可食用部分確定後,找到牛尾的關節,壹刀切分開。如果每壹刀都能從關節處幹凈利落地切下,那麽每壹根牛尾的大小就基本壹致了,做出來的菜也會有更好的造型。

如果妳在家煮這塊菜地,在市場上買牛尾的時候最好請老板幫妳切,這樣家裏就不難辦了。

制作紅燒牛尾前,要將切好的牛尾用冷水浸泡壹小時左右,去除血水。然後將冷水放入鍋中,加入少許蔥姜煮開,撇去浮沫煮壹會兒後撈出,再撇去煮牛尾的湯汁中的雜質,撈出蔥姜備用。

再準備壹個鍋,放入冰糖和少許超出糖色的水,然後將煮牛尾的湯汁倒入鍋中燒開,放點醬油和黃酒,然後將牛尾放入鍋中,放入調料包燒開。

另起鍋,加入少許油,放入蔥、姜、蒜爆香,炒至焦黃,倒入燉牛尾的鍋中,蓋上鍋蓋,煨至牛尾軟爛。

需要註意的是,牛尾因為比較韌,比普通牛肉更難燉,所以用普通鍋燉至少要三到五個小時。如果覺得時間過長,可以小火燉壹個小時,然後放在高壓鍋裏壓半個小時左右,再小火燉半個小時。(之所以不直接用高壓鍋,是因為如果壹直用高壓鍋燉,會嚴重影響牛尾的口感和味道。)

牛尾肉,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味道鮮美,品質極佳。如果妳有幸嘗過壹次這種美味,我想這將是壹次極好的體驗。

#在中國吃#

2663閱讀

搜索

穆斯林紅燒牛尾的做法

廚師王剛牛尾湯

清真紅燒牛尾的配方

50道頂級家常菜

牛尾食譜大全100刀

30種頂級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