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誰能幫我總結壹下高壹必修化學中有機物的知識點?

誰能幫我總結壹下高壹必修化學中有機物的知識點?

有機化合物主要由氧、氫和碳組成。有機物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其特點主要包括:

大多數有機化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氫,也常含有氧、氮、硫、鹵素、磷等。壹些有機物質來自植物界,但大多數是由石油、天然氣和煤人工合成的。與無機物相比,有機物數量眾多,達到數百萬。有機化合物的碳原子具有非常強的結合能力,可以相互結合形成碳鏈或碳環。碳原子數可以是1,2,幾千或幾萬,很多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甚至可以有幾十萬個碳原子。另外,異構現象在有機化合物中非常普遍,這也是有機化合物數量眾多的原因之壹。除少數有機化合物外,壹般都能燃燒。與無機物相比,它們的熱穩定性差,電解質受熱容易分解。有機物的熔點比較低,壹般不超過400℃。有機物極性很弱,所以大部分不溶於水。有機化合物之間的反應多為分子間反應,往往需要壹定的活化能,因此反應較慢,往往需要催化劑等手段。而且有機化合物的反應比較復雜。在相同的條件下,壹種化合物往往可以同時進行幾種不同的反應,生成不同的產物。

食物中的有機化合物:

1.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水、糖(澱粉)、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

其中澱粉、脂肪、蛋白質、維生素都是有機物。

2.澱粉(糖)主要存在於米飯、面粉等面食中;

油脂主要存在於食用油、冰淇淋、牛奶等。

維生素主要存在於蔬菜、水果等中;

蛋白質主要存在於魚、肉、奶、蛋等。

纖維素主要存在於綠色蔬菜中,有利於胃蠕動,防止便秘。

其中,澱粉、脂肪、蛋白質和纖維素都是有機聚合物。

分類:

1.根據碳原子結合形成的基本骨架不同,有機化合物可分為三類:1。鏈狀化合物,其碳原子在鏈中相互連接,也稱為脂肪族化合物,因為它們最初是在脂肪中發現的。2.碳環化合物這類化合物含有由碳原子組成的環狀結構[2],所以稱為碳環化合物。可分為兩類:脂環族化合物:壹類與脂肪族化合物性質相似的碳環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含有苯環或稠苯系的化合物。3.雜環化合物:組成這類化合物的環含有除碳原子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稱為雜環化合物。

二、按功能組分類

決定壹類化合物壹般性質的主要原子或基團稱為官能團或功能團。含有相同官能團的化合物化學性質基本相同。

[編輯本段]命名:

1.常用名稱和縮寫

壹些化合物經常根據其來源使用通用名稱。需要掌握壹些常用通用名表示的化合物的結構式,如:木質素醇是甲醇、酒精(乙醇)、乙二醇(乙二醇)、甘油(丙三醇)、石炭酸(苯酚)、甲酸(甲酸)、水楊醛(鄰羥基苯甲醛)、肉桂醛(β-苯丙烯醛)、巴豆醛(2-巴豆醛)、水楊酸(鄰羥基苯甲酸)、氯仿(氯仿)、草酸的通用名。還有壹些化合物常用它的縮寫和商品名,如RNA(核糖核酸)、DNA(脫氧核糖核酸)、阿司匹林(乙酰水楊酸)、煤酚皂或來蘇兒(三甲酚的47%-53%肥皂水溶液)、福爾馬林(40%甲醛水溶液)、撲熱息痛(對羥基乙酰苯胺)、尼古丁(尼古丁)。

2.普通命名(習慣命名)法

要求掌握前綴“正、異、新”、“博、中、數、極”的意義和用法。

正:代表直鏈烷烴;

非均相:指碳鏈壹端有結構的烷烴;

新:壹般指碳鏈壹端有結構的烷烴。

3.系統命名法

系統命名法是有機化合物命名的重點,必須熟練掌握各種化合物的命名原則。其中,碳氫化合物的命名是基礎,幾何異構體、光學異構體和多功能化合物的命名是難點,應引起重視。記住命名時遵循的“順序規則”。

1.烷烴的命名:

烷烴的命名是所有開鏈烴及其衍生物命名的基礎。

命名的步驟和原則:

(1)選擇最長的碳鏈作為主鏈。當有幾個相同的碳鏈時,應選擇含取代基的碳鏈為主鏈。

(2)主鏈編號時,從離取代基最近的壹端開始。如果有幾種可能的情況,每個取代基應該具有盡可能小的數量,或者取代基位置的總和應該最小化。

(3)寫名稱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取代基的順序,先寫取代基的順序和名稱,再寫烷烴的名稱;有多個取代基時,簡單的在前,復雜的在後,相同的取代基組合書寫,相同取代基的個數用漢字和數字表示;阿拉伯數字和漢字用半字線隔開。

壹、各種化合物的鑒定方法

1.烯烴、二烯和炔烴: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紅色管段已移除。

(2)高錳酸鉀溶液,紫腿去。

4.鹵代烴:硝酸銀的醇溶液,生成鹵化銀沈澱;不同結構的鹵代烴沈澱速度不同,叔鹵代烴和烯丙基鹵代烴最快,仲鹵代烴次之,伯鹵代烴需要加熱才能沈澱。

5.酒精:

(1)與鈉金屬反應釋放出氫氣(識別少於6個碳原子的醇);

(2)用盧卡斯試劑鑒別伯、仲、叔醇,叔醇立即變渾濁,仲醇放置後變渾濁,伯醇放置後不變。

6.酚類或烯醇類:

(1)用氯化鐵溶液顯色(苯酚產生藍紫色)。

(2)苯酚與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沈澱。

10.糖:

(1)單糖能與托倫試劑和費林試劑反應生成銀鏡或磚紅色沈澱。

(2)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用溴水來區分。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果糖不能。

(3)麥芽糖和蔗糖:用托倫試劑或費林試劑,麥芽糖能產生銀鏡或磚紅色沈澱,蔗糖不能。

1,甲烷(天然氣)分子式:CH4特征:最簡單的有機物。

2.乙烯的分子式是C2H4。特點:最簡單的烯烴(帶碳碳雙鍵)。

3.乙醇(酒精)的分子式為:CH3CH2OH特點:是最常見的有機物之壹。

4.乙酸(醋酸)的分子式是CH3COOH。特點:同上。

5.苯的分子式是C6H6。特點:環狀結構。

2.質量特征

物理特性的特征

1)揮發性高,熔點和沸點低。

2)水溶性差(大多不溶或不溶於水,但溶於有機溶劑)

化學性質的特征

1)可燃性

2)熔點低(壹般不超過400℃)

3)溶解性(溶於有機溶劑,如酒精、汽油、四氯化碳、乙醚和苯)

4)穩定性差(由於溫度、細菌、空氣或光線的影響,有機化合物經常分解和變質)

5)反應速度相對較慢

6)反應產物復雜。

回到課本

1.常見有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

2.與異構體相關的綜合背景

3.概述了有機反應的主要類型

從屬反應物涉及官能團或有機類型及其他註意事項。

烷烴、苯、醇、羧酸、酯和油、鹵代烴、氨基酸、糖、蛋白質等的鹵化反應中鹵族元素的消耗。,如酯水解、鹵化、硝化、磺化、醇醚化、氨基酸肽形成、皂化、多糖水解、肽和蛋白質水解;酯皂化所消耗的氫氧化鈉量(特別要註意苯酚和酸形成的酯的水解)。

加成反應加氫,油硬化C=C,C≡C,C=O,苯羧酸和酯中的碳氧雙鍵壹般不加成;C=C,C≡C能與水、鹵化氫、氫氣、鹵素等各種試劑反應,但C=O壹般只與氫氣、氰化氫反應。

消除反應脫氫鹵代烴、脫氫鹵化醇、鹵代烴等。在酒精中,分子不能發生消去反應。

氧化反應有機燃燒、烯烴和炔烴的催化氧化、醛的銀鏡反應、醛氧化成酸等。可以出現在大多數有機化合物中。醇和烯烴都可以氧化成醛;新制氫的銀鏡反應和氧化銅反應消耗的試劑數量;高錳酸鉀氧化苯系物。

還原反應、氫化反應,硝基化合物被還原成胺烯、炔烴、芳烴、醛、酮、硝基化合物等復雜有機化合物的氫化反應,消耗的H2量。

加成聚合:乙烯型加成聚合、丁二烯型加成聚合、不同單烯烴、單烯烴與二烯烴、二烯烴(包括炔烴等)之間的聚合。)都是單體判斷的;從加成聚合產物判斷單體結構。

縮聚反應酚縮合、二元酸與二元醇的縮聚、氨基酸與其他酚類的成肽、醛類、多元酸與多元醇、氨基酸等加聚反應與縮聚反應比較;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4.醇、醛、酸、酯之間轉化關系的推廣。

有機化合物

(1)烴類和碳氫化合物

烷烴:CnH(2n+2)如甲烷CH4。

角度:109 28 '

是烷烴中氫含量最高的物質。

烷烴具有對稱結構,結構式如書中所示。

甲烷無色無味,密度小於空氣。

CH4+2O2→CO2+2H2O註意條件

取代反應:CH4+Cl2→CH3Cl+HCl條件:光要註意四個取代反應。

同源的:結構相似,但通過壹個或多個烴基彼此不同。

異構體: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

甲烷不與強酸、強堿、強氧化劑反應(在有機中,強氧化劑=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甲方、乙方、丙方、丁方、戊方、乙方、庚方、甲方、乙方、丙方、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丙方。

C-C:飽和烴C=C:不飽和烴。

與氧氣、明亮的火焰和大量黑煙發生反應。

含C=C的碳氫化合物叫烯烴,是不飽和的,碳碳雙鍵的鍵能不同,所以壹個容易斷裂,發生加成反應成為穩定的單鍵。

它能與強氧化劑和溴反應。CH2=CH2+Br2→CH2Br-CH2Br註意條件。具體結構見教材。

角度:120。

它與溴、水、氫氣和氯化氫氣體反應生成相應的物質。註意條件。

(2)烴類的衍生物

乙醇:CH3CH2OH

乙醇和二甲醚都是C2H6O,但結構不同。所以2mol乙醇與鈉反應生成1mol氫氣,O-H被打破。

-OH羥基,是乙醇的基團。基團決定了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大多數反應都發生在基團附近。

可以看出,羥基取代了乙烷中的氫。

乙醇所需的反應:

1.氧化反應:在CH3CH2OH+3O2→2CO2+3H2O的條件下點火。

2.催化氧化生成甲醛。詳情見註釋。

3.酸性重鉻酸鉀aq變綠,反應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