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羊肉面的由來?

羊肉面的由來?

羊肉燴面在鄭州家喻戶曉。當地人視其為美味,百吃不厭;外人爭相品嘗,以滿足口腹之欲。在鄭州,大大小小的燴面館遍布大街小巷。難怪有人稱鄭州為“徽面面城”。

“羊肉燴面”的面條外軟內硬,味道很濃。此外,“羊肉燴面”的配料也很有講究,有羊肉丁、豆皮絲、粉條、黃花、木耳等原料。“羊肉燴面”壹般用特制的海碗盛,還要加上鮮美的羊肉湯。壹碗面裏,有面,有菜,有肉,湯汁鮮美可口,堪稱面中上品。

“羊肉燴面”最早出現在1943。是鄭州大同路“老鄉親飯店”經營的壹個品種。以“瘦肥、優質足量、設施齊全、湯香”著稱。經過多年的發展,北京、天津、石家莊、Xi、深圳等地出現了許多經營“羊肉燴面”的餐館。

“羊肉燴面”的制作要經過羊肉泡面的熬制羊肉湯、和面、配料、煮面四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幾個小步驟。這裏按照四道工序的順序介紹“羊肉燴面”的制作方法(原料量為50碗)。

敖羊湯

材料:羊肉3000克,羊骨架6000克,羊油750克,姜100克,蔥250克,胡椒10克,八角15克,肉桂5克,茴香5克,草果5克,高良姜5克,丁香2克,鹽和料酒各壹份。

方法:

1?將羊肉切成大塊,連同羊骨架壹起用清水洗凈,然後用清水浸泡約1小時後撈出;將羊油洗凈,切成丁;生姜壞了;大蔥紮;將花椒、八角、花椒、桂皮、茴香、草果、山姜和丁香用紗布包裹制成調料包。

2?將羊骨架放入不銹鋼桶中,加入清水約60kg,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再加入羊油丁、姜、蔥,倒入料酒,中火煮約2小時,再加入香料包(用羊骨架壓住),繼續煮約1小時至香味溢出,再加入羊肉塊,小火煮約5小時。等它軟了,加鹽,把羊肉拿出來晾涼,撇去面湯上的浮油(待用)做成羊肉湯(此時桶裏還剩45公斤左右的湯)。

註意:煮羊肉湯時,湯裏還可以加入雞骨架,增加湯的味道。

制作面團坯

配料:高筋面粉10公斤精鹽200克色拉油。

方法:

1?將面粉和精鹽混合均勻,然後加入4公斤左右的水,揉成略硬的面團,蓋上濕紗布,約10分鐘。將面團反復揉搓,然後用濕紗布覆蓋面團約10分鐘。揭開紗布,揉至面團表面光滑,然後將面團揉成直徑約6 cm的條狀,再切成每劑重125 g(濕重)的劑量。

2?將每個面團揉成長15cm、直徑約3cm的圓條狀,用濕紗布覆蓋約5min,然後用搟面杖搟成長15cm、寬8cm、厚1.5cm的長方形面片,在面片上均勻塗抹少許色拉油,得到徽面面皮坯,整齊地放入托盤中。

【註意】夏季可在面團中加入少許食用堿。這樣既能防止面團變酸,又能增加面團的面筋。

準備混合材料

材料:熟羊肉1500克豆腐皮600克水發粉絲600克水發黃花600克水發木耳600克香菜300克當歸、枸杞各30克精鹽、雞精、味精、鹹味王、香油、羊油、糖蒜、炒辣椒。

方法:

1?熟羊肉切丁;豆腐皮洗凈,切成絲;水發粉絲切成長段;水黃花被撕成細絲;將木耳撕成小塊;香菜洗凈,切段;當歸、枸杞用清水浸泡10分鐘;糖蒜和炒辣椒分別放入小碟中。

2?將羊肉丁、豆皮絲、粉絲、黃花、木耳分成50份;將當歸、枸杞放入鍋中加水調味,然後分別舀入50個海碗中,再將少許鹽、雞精、味精、鮮香王、羊油分別放入碗中,食材準備完畢。

辣面煮面

以上三個過程完成,就可以拉面,煮面了。

1?取壹片惠面面坯(面塊),用兩掌向上托住面塊兩端,然後用雙手拇指壓住面塊兩端的邊緣,再左右拉動面塊(手臂基本不發力),然後將面塊拉成約1米的壹塊,再用均勻的力上下搖動手掌,繼續將面塊拉成約3米長、8厘米寬、0.654米寬的壹塊。

2?點起小鍋,倒入1250g羊肉湯。煮開後放入拉好的面條,用勺子將面條輕輕打散,使其受熱均勻。鍋裏的湯再次燒開後,放入壹種配料(羊肉丁、豆皮絲、粉條、黃花、黑木耳),面條和配料煮好後,將鍋放入裝有調料的碗中,然後舀入鍋中。

註意:羊肉燴面上桌後應盡快食用,以免面條在湯中浸泡過久。

以上希望能幫到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