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3:治愈的力量是壹本關於抑郁癥的書,由12位抑郁癥患者或家屬寫的12個故事組成,分為溯源、蟬蛻、塵世生活三個章節。文筆樸實,卻道出了精神疾病給每個家庭和個人帶來的嚴重創傷。
這本書的作者是財新傳媒創始人張進先生。張進先生曾經是抑郁癥患者。他親身感受到了抑郁癥帶來的危害,也意識到了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誤解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比疾病本身更大。抑郁癥治愈後,張進先生致力於抑郁癥的研究,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的患者,也希望社會通過自己的力量改變對精神病人的看法。
張進老師創辦了心理健康微信官方賬號“嘟嘟”,旨在聯合患者及其家屬、精神科醫生、心理咨詢師,構建精神病人互助康復共同體。很多患者因為對“嘟嘟”的擔憂,開始接受自己的病情,接受自己,科學用藥,部分患者已經擺脫了痛苦。
張進老師出版了抑郁癥系列書籍,分別是《穿越:抑郁癥治愈筆記》、《穿越2:接納是最好的治愈》、《穿越3:治愈的力量》。新書《穿越3》出版時,南德友邀請張進老師分享他的讀書心得,讓他有機會聽張進老師講故事,面對面解答他關於抑郁癥的知識,收獲頗豐。
這本書的核心內容
抑郁癥正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疾病,有效預防和快速診斷抑郁癥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它不僅是壹個醫學問題,也是壹個社會問題。
書中穿越3,12個故事,涉及抑郁癥防治的方方面面;12的英雄們有著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但他們有著唯壹的共同點,那就是面對困難,他們從不放棄,積極行動。
抑郁癥是壹個人的生理關系、社會關系、時間關系的總和,是個人生物、心理、社會的失衡,是在長期中逐漸形成的。
《穿越》系列書籍值得我們靜下心來,細細閱讀,感受精神完整性的不易。
這本書主要是在上班坐公交和下班回家的碎片化時間裏看的。無數次淚流滿面,引起了家屬和乘客的關註。
那些直接戳中我內心的話:
“帶著病痛,帶著失落,我看不起生與死,生活迫使我成為壹個哲學家。”——湘關P4
“每個吃藥的人,壹開始都很難接受我必須依賴藥物才能保持正常的事實。每個吃藥的人都很想嘗試,只是靠自己的力量走在世界上。當我們覺得自己內心的力量越來越強大的時候,往往會想嘗試戒掉毒品,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長大了。所以,停止吸毒,有時候,我覺得並不是壹種需要被譴責的行為。其實就是壹個人尋找自己,成為自己。”——湘關P9
“大人總是壹言不發地擰日子的汁液,好擰出壹點家用,可是生活的問題壹個接著壹個。”——湘冠P12
“焦慮是壹種無聲的恐慌,蔓延在我動蕩的童年。當安全成為最重要的事情時,內心深處的感受和想法不得不退到最後壹個地方,變得沈默,變得不那麽清晰。”——湘冠P1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父母’,它將童年時的養育關系內化,在我們成年後代替現實的父母來照顧我們。”——湘冠P13
"平凡的生活方式有壹個響亮的理想."——湘冠P16
“大多數練習只有正確的,永遠不可能是好的。藝術最終是屬於觀眾的。當壹首曲子可以很輕松的彈出來給人看的時候,藝術家本人就已經失去了很多快樂,只剩下成就感。然而,藝術屬於藝術家。從此他有了壹把閃亮的鑰匙,可以自由出入別人被封鎖的世界。”-香館P22
“人生最不能忍受的是無聊,最不能忍受的是重復。最怕做到最好卻沒有等到從根本上改變的機會。最苦的是,有別人在身邊,也說不出心裏話。傅雷說,苦澀的眼淚是陶冶心靈的酒漿。只有經歷過劇痛的人才會有廣泛的同情心。”——湘關P23
“我感覺到陽光進來了。這些小小的成就點燃了我心中的希望之火,激勵著我堅持,堅持。”-救世主歸來P46
“小時候,世界是五彩繽紛的,我的心是快樂的。”-救世主歸來P48
“如果愛是壹種能力,那麽控制這種能力的壹定是壹種獨特的生命特質。”——失落的母親P75
“疾病或貧窮,最可怕的永遠不是身體上的缺陷。他們最卑鄙的手段是對妳思想的侵蝕,對妳意識的強奸。妳每前進壹寸,它就砍妳壹尺,直到妳放棄,屈服,不敢出頭。”——失落的母親P78
“父愛不僅僅是生活中的壹筆,更是壹種潛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壹種能給妳愛的能力。”-失落的母親P82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意義療法”創始人弗蘭克說,“當意義被發現時,痛苦就不再是痛苦”;哲學家尼采也說過,“知道為什麽而活的人,幾乎可以忍受任何痛苦。" "-內心旅程P103
“強迫癥是人生拔河。妳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工作、娛樂和交流上,還是花在強迫上?”-內心旅程P106
“心理咨詢師界流行壹句話:壹個心理咨詢師能帶領面試官走多遠?最終影響心理咨詢效果的是心理咨詢師的性格。能否從內心無條件地接受、理解、尊重眼前的人,需要治療師在人性層面上不斷努力,才能真正從內心升起慈悲之心。這是壹生的修行。”內心旅程P111
在《精神焦慮癥的自救》壹書中,威爾克斯描述了焦慮的根源以及如何戰勝焦慮:
“焦慮有兩種類型。壹種焦慮主要來源於某些情境,可能是悲傷、內疚,患者在第壹時間知道是什麽引起了自己的焦慮,並試圖與之抗爭;另壹種是患者壹直處於暫時的壓力之下,事發後並沒有那麽早。患者關心的不是最初的問題,而是對當前狀態的恐懼。當壹個人處於壓力之下時,他的情緒可能壹開始只是簡單地以正常的強度表達,然後隨著壓力的增加,情緒表達可能會變得過於強烈。這是壹個非常痛苦的過程,意味著普遍的恐懼會轉化為嚴重的恐慌。”
癥狀的消失不是治愈,而是癥狀變得不重要時的治愈。“——復活P136
”金美麗仰著臉,朝著太陽,張開雙臂。她閉上了眼睛。她說她眼前有壹片溫暖的紅色。”-復活P140
“據我觀察,近年來,抑郁癥越來越年輕化。有的孩子從小學就開始生病了,但那時候孩子和家長都不知道這是抑郁癥。青少年抑郁癥已經成為壹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很多孩子得病後,壹蹶不振,陷入網癮和退縮,讓父母傷透了心。”-青年反對P142
”我問,“當治療無效時,妳相信什麽?"
她回答說:“這個問題在晚年壹般有資格回答,但我現在有足夠的信心回答:我相信命運和個人原則。命運很難打破,但在命運面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有些人選擇放棄,有些人選擇面對它,玩弄它。現在和未來,命運和我也在下壹盤大棋。我能做的就是走好每壹步。”“——永不放棄P198。
“每個生命都沒有標準定義,永遠只有相對於自身的價值。”-永不放棄P199。
“後來我明白了壹個道理: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試圖讓精力充沛、有實力的人明白自己的病。白白的,對自己也是壹種傷害。”-永不放棄P206
“如果把人的壹生看做壹杯泡沫的咖啡,那些心理健康的人壹輩子只嘗過杯口的泡沫,而我卻喝光了生命之杯裏的每壹滴……”——三十年的承諾P228
“我們最快樂的時光是冬天,開著電熱毯。壹家四口擠在壹起趕戲。他愛逗小女兒,小女兒使勁打他,他就假裝求饒,這沒什麽,逗得我和大女兒都笑了。”——像野草壹樣生活P266
“我不需要憐憫。我要昂首挺胸,驕傲地活著。”-害怕羞恥P285
“寫作對我幫助很大,給了我力量。這壹兩年來,我漸漸明白,我的抑郁主要是因為內心的沖突。寫作能觸及我的內心,讓我平靜下來。
聽了她的話,我又驚又喜。我壹直有壹個觀點:寫作是精神秩序的重建,是壹種清理和自言自語的手段,相當於做自己的心理醫生。林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寫作的療愈功能。”——怕丟人P285
“我骨子裏喜歡調皮、叛逆、聰明的人,因為我聽話、平凡、孤獨。”-害怕羞恥P286
“寫作已經像吃飯睡覺壹樣自然,融入了我的生活。我沈浸在寫作中,忘記了時間,忘記了煩惱,忘記了自己是壹個抑郁癥患者。”-害怕羞恥P288
“我的苦難和罪惡終將化為光明,照亮我短暫的壹生。”-怕丟人P290
“回歸社會,恢復社會功能,是抑郁癥患者康復最重要的標誌。”-羞懼P292
“我最喜歡在冬天爬這座山。寒風蕭瑟,行人無聲,黃昏的鼓點鐘聲,梵音裊裊。山鳥藏林,黃土裸野。冬天的山,坦誠、真實、從容、包容!”-羞懼P294
“臉冷腳暖。”-羞懼P294
“他們堅強、善良、有責任心,追求完美。他們曾經是家人的驕傲,現在卻是親人永遠抹不去的痛!”——第二次成長P309
“那時候談‘強’只是壹種膚淺的感覺;現在我知道了,“堅強”真的是壹個沒有選擇,沒有辦法的選擇。誰知道其中的心痛和無奈?”-第二次增長P311
“有愛,有溫暖,有相遇時的喜悅,有離別時的悲傷。讀書就像隨時和名人聊天。我進入了他們的精神世界,忘記了自己的痛苦,從他們身上獲得了繼續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氣。”-第二次增長P311
“當然,這是壹條漫長的路,大家都還在路上。中國有9000多萬抑郁癥患者,他們中的很多人還在黑暗中行走,祈求黑暗盡頭的壹絲光明。”——後記P321
我們誰也不敢斷言我們已經置身事外了。在人類的精神世界領域,疾病和非疾病並沒有明確的界限。精神世界的完善和修復,是我們每個人壹生的功課。
希望遇到有精神疾病的伴侶,能正常對待。這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
願我們少壹些欲望,多壹些享受,多壹些付出,願我們的靈魂少壹些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