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操作程序
原料:紅薯,有三種果肉顏色:紫色果肉、橙色果肉、黃色果肉。
(2)工藝流程
清洗→去皮→切塊→護色→烘幹→粉碎(測濕)→紅薯三種原料包裝。
(1)清洗:必須要清洗,這關系到產品的最終質量。
(2)去皮:用竹刀將紅薯的皮清洗幹凈,尤其是紅薯皮的凹陷部分。
③切片或切絲:用蔬菜切片機將去皮的紅薯切成片或土豆丁。
④護色:用鹽配制0.5%的溶液,將切好的紅薯片或土豆丁在其中浸泡幾分鐘。
⑤幹燥:用幹燥設備進行幹燥,保證產品的衛生,註意溫度,壹般在45℃-50℃之間。幹燥時間可以根據薯片和土豆絲的大小來確定,使最終的水分含量在6%以下。
⑥粉碎包裝:將幹紅薯用錘式粉碎機粉碎,使紅薯粉的細度達到80目左右。
㈢結果和分析
三種幹紅薯粉中紫色和橙色的紅薯粉顏色最好,黃色的紅薯粉顏色較深。因此,選擇紫色和橙色甘薯品種作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得的甘薯粉可作為食品原料制成各種食品。如紅薯餅、紅薯餅、紅薯卷、紅薯面包等。制作方法可以是蒸、煮或炸。
再補做粉絲的方法。我不知道妳問的是哪個
粉絲
生產方法
1.原材料的選擇。選擇土豆或者紅薯澱粉。
2.制造粉蟎。用加有50%澱粉的熱水將澱粉調成稀糊狀,然後用開水沖入調好的澱粉稀糊狀,快速攪拌。大約10分鐘後,膏體就會透明,變成粉末。
在米粉糊中加入0.5%的明礬,與適量的濕澱粉和米粉糊混合,揉成無顆粒、不用手摸就能畫出的軟粉糊。面團要軟,這樣指甲在上面刮的時候,裂縫兩邊就不能很好的閉合,這個時候可以用來漏粉。
3.漏粉。粉條的制作與粉條的區別僅在於漏勺的篩孔粗細,漏粉時粉條略細。
把面團放在有篩子的漏勺上,放在沸騰的鍋上,用手輕輕按壓面團。如果下條太快,容易斷條,說明面團太稀。如果底條太慢或不均勻,說明面團太幹,可以通過加粉或加水來調整。粉絲燒開水後要勤搖,以免粘鍋底。水溫應保持在97 ~ 98℃。漏勺與水面的距離可以根據所需粉末的細度來確定。壹般在55 ~ 65 cm左右,身高偏瘦,身高偏粗。當粉絲落入鍋內漂浮時,用扁擔吊起,放入冷水槽中冷卻。冷卻後包成束,在酸漿中浸泡3 ~ 4分鐘。然後把它撿起來,用清水沖洗。酸漿浸泡可以增加粉絲的爽滑度。如果粉絲色澤不佳,可以用二氧化硫熏蒸漂白(或濕澱粉做好後熏制漂白)。
粉絲洗凈後要掛在打谷場的繩子上晾幹,要用太陽把它抖掉,晾幹均勻。冬季幹燥粉絲時,可采用自然低溫凍幹。
壹種用新鮮馬鈴薯制作粉絲方法
如果用的是新鮮的土豆,可以洗凈,磨碎,倒入清水中,用手或機械反復攪拌沈澱澱粉,過濾除去粗渣(需要過濾3-4次),然後讓沈澱的澱粉在缸中靜置1-2小時,撇去上層清水,在澱粉表面鋪壹層白布,在白布上倒草木灰吸水60小時。然後用濕澱粉做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