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滿族過年有哪些習俗?

滿族過年有哪些習俗?

春節是滿族和漢族的* * *節日,滿族人也稱之為“過年”。蘭州生活著大約3萬滿族人,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春節習俗。

“臘八粥”和“領祭”:滿族人也過八節(臘月初八)。相傳早年有個滿族族長,仗勢欺人,常年挨家挨戶吃喝,但滿族人敢怒不敢言。上個月的第八天,壹個叫吳子拉的農民想出了壹個好主意。他用糯米、紅糖和幾十種幹果煮了壹碗粥,請族長吃。族長壹看就生氣了:“這算什麽?黏糊糊的!”烏津拉告訴族長,這叫“臘八粥”。族長聽到粥的名字後,憤然離去,再也沒有挨家挨戶要吃要喝。為了紀念烏津拉,滿族後裔每年臘月初八都要煮臘八粥。過去滿族人不僅做臘八粥,還會互相送去,加強親戚鄰裏之間的團結。

過了臘月十五,滿族人要選壹天殺年柱,祭祀祖先、恩人、祖宗。豬不應該有白毛。豬綁好後要擡到祖先的祭壇上。宰殺前要把酒倒進豬耳朵裏。如果耳朵作為“領頭動物”動了,如果它不動,妳需要祈禱直到它動。殺豬後要把豬剁成八塊,放在祖宗牌位前,焚香,全家磕頭。儀式結束後,妳可以吃肉。吃第壹口肉的時候,全家人要圍著鍋坐,不要桌子。

先祭祖,吃年夜飯:臘月二十九,滿族家家戶戶都要貼窗花、掛紙條、對聯和“福”字。以前滿族人貼紙條是很講究的,他們家什麽顏色的紙條都貼。祖先原來是長白山幾條溝裏來的,所以在祖板上貼了壹些紙條。臘月三十,家家戶戶都會豎起壹根五六米高的“獨竿”(又名魔竿),竿頂掛著壹個方形的錫升,裏面裝著豬的五臟,供烏鴉和喜鵲食用。相傳此杖是清朝皇帝努爾哈赤用來挖人參的。也有人說,李在明朝被努爾哈赤殺死,而努爾哈赤被救走了。途中,馬壹滑,跌落懸崖,壹群烏鴉和喜鵲落在他身上保護他。追捕者以為他摔死了,掉頭就走。努爾哈赤脫險,逃入深山。用挖人參所得,購買武器和糧食,統壹東北。後人在春節豎起“獨竿”,紀念烏鴉喜鵲得救。

除夕夜,滿族人要祭祖。首先妳要在妳家正廳的祠堂板前提供13杯自制米酒和13盤自制奶油點心,並在板上貼上新的標簽(滿文)。在醫院東南角的“索羅杖”前,也提供與房間內相同的供品。然後,家裏的長輩帶領全家人去祭拜。之後,祭品被提供給祖先,包括大米,蔬菜,酒,幹鮮果品,小吃等。

祭祖結束後,全家人會去最高壹輩的父母家拜年。儀式結束後,全家老少都坐下來吃年夜飯。壹般來說,滿族人在除夕吃餃子。餃子要成排擺放,寓意來年富貴。煮餃子要在鍋底燒杏條,因為“杏”和“興”諧音。當餃子從沸騰的鍋裏起來時,煮餃子的人喊道:“結婚了,結婚了!”全家人都要喊:“起來!快起來!”吃了餃子,有的人甚至讓孩子在屋裏跳幾下,這說明他們的小生命已經跳得很高了。有些人還在餃子裏包銅錢或其他東西來測試他們壹年的運氣,以增加節日氣氛。

元宵節與“李芬大媽”:過年的時候,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滿族人會在獨竿上和屋檐下點燈籠,然後徹夜不睡,以示紅光高照。如果燈滅了,就意味著運氣不好。有些人甚至在二月的第二天就放了燈。滿族元宵節也是元宵節。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會掛上各種彩燈,舉行元宵節。在農村,有人要當晚“查月”:12用蕎麥粉做的小光碗,上面標上月份,每個碗裏放壹顆黃豆,然後放在鍋裏蒸。碗中豆脹表示該月澇,小豆表示旱,適中表示風調雨順。

元宵節也是滿族年輕女性的節日。在這壹天,“格格”(女孩)打扮成扮演“李芬阿姨”。他們在濾網上貼上粉紅色的蓮花紙,把它畫成壹幅美麗的圖畫。然後他們把筷子和濾網綁成十字,豎的(濾網柄)為身,橫的(筷子)為手。然後,他們用漂亮的彩紙把“過濾器阿姨”包起來,放上“筷子”。之後,旁觀者也可以向“李芬阿姨”請教,什麽都可以。李芬阿姨點頭表示肯定,搖頭表示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