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氣虛保養方

氣虛保養方

對於傷到胃導致胃氣不足的人,當務之急就是生發胃氣。就不要喝那麽多水了,要喝麥芽茶,喝麥芽茶能生發胃氣。配方:30~60克。用法: 泡茶喝。 叮囑:

?1.壹定要用生麥芽,有生發胃氣的功能。不要用炒麥芽,它是把氣往下降的,而生麥芽是把氣往上升的。有的老中醫碰到舌苔沒了的病重患者人,除了開藥外,壹般會囑咐病人喝麥芽養胃茶,讓其趕快生發胃氣,壹直喝到舌苔生出來了,病就好了。?

2.還可以用 生黃芪3克、懷山藥6克、生麥芽9克,煮水,代茶飲 ,堅持喝幾周,對胃氣的升發也是有好處的。

那麽,當壹個人脾虛、濕氣重的時候,該怎麽辦呢?首先,可以先去除濕氣,但是,壹定要記住,濕氣去掉以後,馬上要補脾。因為脾在中醫五行屬土,土克水,所以真正能控制水濕的,是脾土。

a.祛濕“三仁湯” 配方: 杏仁6克(後下)、白蔻仁6克(後下)、薏苡仁30克、茯苓 20克、白術6~9克、豬苓(瀉脾腎之濕)6~9克、法半夏3克、甘草6克。

用法: 1.方子裏的藥材標註“後下”的,都是在關火前5~10分鐘放進鍋裏的,關火後悶壹會就可以了。那些沒標“後下”的藥就可以正常煮,煮20~30分鐘就可以。濾出藥汁,然後將藥汁分成兩份,早晚兌入溫水泡腳,每次20分鐘,水溫不要太熱,水淹過腳面就可以了。

?2.如果這個人陽氣不足,配桂枝3克,如果有熱就不加;如果這個人體內 有熱,配點竹葉 ;如果這個人體內 有涼,配點桂枝 ——桂枝和竹葉這兩味藥是備用的,要看體內有寒還是有熱,根據情況往方子裏添加。其他的藥性基本平和,都是祛除人體內濕氣的。?

這個方子從使用的效果來看特別好,如果大家體內的濕氣很明顯,要用這個方子來泡腳的話,壹般用個五六副就可以了。用這個方子泡腳很舒服,泡完後很快會出壹身汗,往往汗有點黏,出完汗以後妳就會輕松很多。喝上這個方子壹兩天,也能很快把妳體內的濕氣去掉。小孩用這副藥量的1/3~1/4就可以。如果大人壹次喝這麽大半杯的話,喝進去以後身體就會出汗,出汗以後濕氣慢慢就會去掉,舌苔會改變。當妳把濕氣清掉,氣血運行快了以後,再鍛煉身體,往往比妳單純鍛煉身體效果更好,如果妳不去痰濕,只是天天鍛煉,可能會因為氣血凝滯不能正常流通而出問題。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個方子我主張用來泡腳,如果舌苔非常厚膩之 人,需要口服的,要請當地醫生幫助分析體質,然後根據情況具體加減,才會更加妥當。

b.氣虛之人的 春夏季除濕食療方 配方: 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 用法: 熬水,放入冰糖, 這是壹天的量,代茶飲。 叮囑: 這是在夏天使用的,因為 薏苡仁和赤小豆都有些涼性 ,所以適合夏天濕熱的時候用,或者是濕熱體質的人,在其他季節也可以用的。

c.氣虛之人的 秋冬季除濕食療方 用法: 做菜稍放白蔻仁、砂仁、花椒等辛香調料燥濕暖胃。 也可以 每晚用十幾粒川椒熬水泡腳,燥濕溫陽 。 叮囑: 在天氣冷的時候,最好不用薏苡仁和赤小豆祛濕,而是采用溫熱的方法,這些辛香的調料,正好在此季節有溫陽燥濕的作用。

配方: 懷山藥90克、薏苡仁150克、芡實30克。 用法: 以上藥物研成粉末(可以請藥店代研),每天壹調羹,與小米熬粥。 叮囑: 堅持吃半個月到壹個月,對補脾有顯著的效果。

1.早起喝涼白開會嚴重影響陽氣的生發

有人說每天早上起床後喝壹杯涼白開,對身體好。其實這是不對的。早晨,我們體內的陽氣開始生發,就像是小火苗壹樣,到了中午時身體的陽氣最旺。所以,早晨的陽氣是需要我們來呵護的,只有呵護好了,我們壹天的陽氣才能足。所以,如果早起妳喝壹杯涼水下去,身體內的小火苗燒不起來了,會嚴重影響妳體內陽氣的生發。早起要喝水,壹定要喝溫水。

2.喝茶過多的,容易加重體內濕氣

喝茶的確有很多的好處,能夠提神、助消化、抗氧化等等。但是,喝茶把身體喝出問題的例子也有很多。我知道有好多企業家講究健康,現在不吸煙了,於是很多人送茶,越喝級別越高,有的企業家就有了茶癮,最後把自己喝得濕氣很重,把脾胃給困住了。所以大家喝茶壹定要適量。

3.冰鎮飲料最傷脾胃

最關鍵也最重要的壹點就是不要喝冰飲。冰鎮飲料最傷脾胃,會導致消化系統的功能失調或痙攣性收縮,誘發胃炎或腸炎,而且造成身體水濕嚴重。

4.補脾金方:補中益氣丸,“八珍糕”

壹個人身體如果氣虛,最主要的治療手段是給他補脾。補脾又分成補脾陰和補脾陽。其中, 補中益氣丸就是補脾陽的,它也有養心安神的作用 ,但以補中益氣的作用更為明顯。此外,“八珍糕”也是比較典型的補中益氣的食物。

“八珍糕”中的成份裏, 參是補脾陽的,白術、山藥、蓮子肉、白扁豆( 白扁豆有補脾的效果,還可以止瀉,如果誰有腹瀉的,在藥裏面加入壹點白扁豆會好壹些,當然,如果妳沒有腹瀉,就可以把白扁豆去掉 ) 是補脾的,薏米、茯苓 (中醫認為濕氣困脾,要想補脾必須要把濕氣去掉,脾氣才能生發出來,所以大量應用茯苓。我們曾經做過統計,把從古代到現代大約的 50多萬個中醫方子都輸入電腦,看哪味中藥用得最多,結果是茯苓,這說明中醫特別註重脾的健康 ) 是祛濕氣的,芡實是收斂的,補脾又補腎。

“八珍糕”是明朝時壹位叫陳實功的外科學家的方子,他曾說過,很多人創面潰爛、總不愈合是因為體內正氣不足,只要用“八珍糕”把正氣補足,脾氣足了以後氣血來源就有了,創面也就容易愈合了。這個方子明朝的皇子們也用,後來傳到清宮裏面。清宮禦醫給皇帝記錄的內容是說“八珍糕”治病百發百中,效果非常好。後來,禦醫就把這個方子改進了壹下,做成糕點給皇帝吃。此後,乾隆皇帝天天都吃“八珍糕”——當時,皇宮中的晚飯不像我們現在這樣豐盛,皇上到晚上就吃壹點茶點,弄兩塊“八珍糕”隨著茶水吃下去,只要肚裏有點東西就可以睡覺了,這就是皇上的作息,跟我們現在不壹樣。乾隆皇帝堅持常年吃“八珍糕”,這在《清宮檔案秘聞》裏是有記載 的,如果哪天沒了“八珍糕”,皇帝就會很著急,命令太醫速去庫裏提人參做。據古書記載,乾隆原本吃的是用黨參做的“八珍糕”,大約到了50歲時,就把黨參換成了人參,壹直服用“八珍糕”到終老。所以,“八珍糕”是他長壽的重要原因。

這是乾隆四十四年乾隆親自下的禦旨:“叫妳們做 ‘八珍糕’,所用之物:人參二錢、茯苓二兩、山藥二兩、扁豆二兩、薏米二兩(炒 )、芡米二兩、建蓮二兩(肉 )、粳米面四兩、糯米面四兩,***為極細加白糖八兩,合勻,蒸糕。 具系藥房碾面,碾得面時,總管肖雲鵬、張順、太監胡世傑、藥房總管首領田福、堂官陳世琯看著蒸糕。蒸得時晾涼了,每日隨著熬茶時送,記此。”乾隆皇帝的另壹個飲食特點是每天都吃燕窩,在《清宮檔案秘聞》裏,乾隆的食譜上每天都有燕窩,有時候甚至五個菜都有燕窩,比如早上起來後的冰糖燕窩是必喝的。現在,壹些研究人員在對燕窩做了化學分析以後,說裏面其實沒有什麽營養成分,再加上人們壹直呼籲要保護動物,於是大家就不怎麽推崇燕窩了。實際上燕窩確實是好東西,吃完以後皮膚的狀態會得到改善。不過,雖然乾隆皇帝每天吃燕窩,但還是吃“八珍糕”更多,所以乾隆皇帝的脾胃很好,身體壹直不錯。

—— 源自羅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