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壹畝地能養多少只烏龜?

壹畝地能養多少只烏龜?

近年來,隨著黃顙魚專用飼料和魚苗養殖技術的突破,主養、混養、套養等多種養殖模式得到迅速應用。“18221”池塘高效養殖模式是利用經濟價值高的黃顙魚代替傳統的“四大家魚”和甲魚混養模式。該模式是指在1畝養殖水體中生產黃顙魚800斤、甲魚200斤,產值2萬元,利潤1萬元。是典型的高產高效水產養殖模式。

其技術要點如下:

第壹,嚴格池塘清洗消毒。黃顙魚是底層小型經濟魚類,捕食能力相對較弱。池塘中的食肉魚和兇猛的魚對它們的生長和生存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池塘清洗消毒壹定要徹底,這樣才能清除池塘中的食肉魚和兇猛魚,防止雜魚卵進入池塘。消毒劑用量:漂白粉10~15公斤/畝或生石灰150~200公斤/畝。

第二,提高黃顙魚的放養量。3月中旬,每畝尾重10 ~ 20g,黃顙魚3500~4000尾。為凈化水質,每畝投放鰱魚100~110(鰱魚占10%)約250g/條。魚種放養時,用2-3%的鹽溶液浸泡5-10分鐘。

第三,控制甲魚的放養量。“18221”養殖模式的特點是成龜在池塘中養殖兩年,出塘規格為1000克以上。要求投放優質龜種,控制龜種放養量,實施生態養殖。放養量:100~120去年調塘的甲魚品種年初放流,規格500 ~ 600g/只;5月上旬每畝放流120~150只甲魚,規格為100 ~ 250g/只,壹次性放流。

第四,加強飼養管理。

1,飼養黃顙魚:第壹,馴化食物。無論黃顙魚的魚種是來自野外還是池塘養殖,當它們開始投餵時,都必須通過人工投餵進行馴化。馴化方法:魚種入池2天後,將動物飼料磨成糊狀,與人工粉碎物混合揉成團,在飼料臺上定點投餵。15~20天後,逐漸減少動物飼料量,增加人工配合飼料量,直至人工配合飼料完全投餵。二是堅持“四定”餵養原則。當水溫為65438±05℃時,黃顙魚開始攝食。投餵量:15~20℃時為魚體重的0.5% ~ 2.0%,1次/天,25℃以上時為魚體重的4~7%,兩次/天。餵養黃顙魚的飼料要求粗蛋白含量為35~42%。

2.甲魚的飼養:甲魚使用養甲魚專用飼料。每晚投餵1次,日投餵率4~6%。以每天吃飯為度,適當增減。飼料在水陸交界處的斜坡上多點投放。

第五,註意水質控制。池水應該保持新鮮、柔和、涼爽。壹種是經常註水或換水,保持池水深度。4-6月,每10~15天註入壹次淡水,7-8月高溫季節每7~10天註入壹次水,每次註入15 ~ 20cm。當水質過肥時,應先排出部分老水,再補充新水,使池水深度保持在1.8 ~ 2.0m,透明度保持在35cm以內;二是打開增氧機,撒生石灰,改善水質。在早上和中午左右,啟動增氧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高溫季節,每隔20~25天,全塘撒生石灰25~30公斤/畝;換水困難時,如水源不足或水質不佳時,可使用微生態制劑改善池塘水質。

第六,做好魚病預防工作。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綜合防治”的原則。在整個飼養過程中,除了在魚類放養前清理池塘、浸泡消毒外,特別是在魚病流行季節,還需要采取內服和外用藥物相結合的方法,定時投餵餌料、噴灑外用藥物來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