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問題來了,中秋節為什麽叫鬼節呢?晚上8點不應該出門?謹記三俗!
01.中秋節為什麽叫鬼節?
中秋節是壹個祭祀的節日。古人為了表示對祖先的尊敬,在每年農歷七月瓜果蔬菜豐收後,先向祖先獻祭,也稱“秋味”。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晚上出門是禁忌。其實最早,是“夜遊”的節日。
在北宋時期,人們開始重視中秋節。每當節日到來時,人們會先購買祭祀用品,在中秋節當天,他們還會準備美味的食物進行祭祀。
晚上,人們會成群結隊地出門,逛夜市,看表演,放河燈。
自明代以來,中秋節“夜遊”更是蔚為壯觀,天河兩岸觀燈的人從7月13日就開始聚集。
那麽,為什麽後世的中秋節有著濃厚的鬼神色彩,成為大家忌諱的“鬼節”呢?
事實上,中秋節,又稱“蘭花節”,自佛教中國化以來,就與儒家祭祀相結合,從而誕生了七月半的蘭花節,中秋節也成為慶祝眾生、悼念祖先的節日。
同時,七月半道教文化中有壹種“談救贖”的文化。
隨著統治者對佛教和道教的推崇,中元節也顯得神秘了許多。
像民間相信的那樣,每年七月半,“鬼門關”就會打開,鬼魂就會趁機來到人間。
這時,亡者可以燒紙錢、衣服、酒肉祭祀,希望祖先保佑後代平安健康。
02.晚上8點不出門?
在老百姓看來,中秋節盡量不要在外面玩,即使在外面玩也要盡早回家。
主要是這壹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陰氣重。也許鬼會走來走去,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臟東西”,也許會有壹段時間運氣不好。
尤其是晚上11到早上1,也就是壹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盡量不要在這個時候在外面徘徊。
老人認為最好在晚上8點前回家,以免走黴運。
同時,在中秋節的晚上,很多人會在路口燒紙錢。膽小的人看完可能會胡思亂想,甚至會被嚇到,晚上難以入眠。
中秋節也迎來了立秋,夜晚比較涼爽,身體瘦弱的人容易感冒。
與其這樣,還不如早點回家睡覺。
民間還認為,夫妻應該盡量不在這壹天做愛,把時間留給祖先。
除了晚上不出門,還有幾個禁忌:
1,不吃貢品
中秋節,很多家庭會擺上雞鴨魚肉、饅頭、酒等貢品,這些都是不能食用的,留給祖先“品嘗”。
民間認為,吃了貢品,祖先會生氣,然後就不想待在家裏,也不會為家人祈福。後代會有更多的厄運,所以妳不能動貢品。每個人都應該照顧好孩子,不要讓他們隨意吃東西。
2.不要順便來看看。
中秋節不能隨意串門,尤其是嫁出去的女兒不能走親戚,更不能隨意回娘家。
農村人有拜訪的習慣,但是中秋節不能去別人家。
畢竟這壹天大家都會燒紙,為祖先祈福。如果回別人家,他們會認為自己撞了鬼,犯了忌諱,別人會覺得不舒服。
3、避免罵人
在萬聖節,不要直呼朋友的名字,尤其是在晚上。叫別人的名字可能會有“鬼”出沒,可能會導致壞事。
另外,和朋友壹起散步的時候,不要拍別人的肩膀。
老人認為壹個人的肩膀上有火,不能隨意開槍。
當然,晚上拍照也是禁忌。
4.不要去河邊
中秋節那天,即使出門散步,也不要去河邊。畢竟水是“渾濁”的。人們認為鬼魂回到人間後喜歡待在河邊。
如果人們去河邊散步聊天,他們可能會撞上鬼,然後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03、三個要牢記的習俗。
1,祖先崇拜
中秋節,最重要的習俗是給祖先獻祭,在上面放上食物,壹日三餐提供茶水,以表達孝心,希望祖先保佑後代。
2.燒紙
老人認為,中秋節燒紙的時候,祖先可以在陰間收到值錢的鈔票,然後買東西,所以在另壹個世界不缺錢。
為了保證紙錢不被鬼搶走,有些人會寫上祖先的名字。
3.祈求豐收
由於中秋節已是立秋節氣,莊稼即將成熟,農民除了祭祖外,還會祭祀大地,希望獲得豐收。
中秋節有許多禁忌和習俗,但每個地方都有許多不同。妳的住處有什麽特別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