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慌!以上三個問題,下面科普君會詳細解答,幫妳抗癌。
01
牛奶到底會不會致癌?
這篇論文大家都要看,也說了研究有局限性。比如,問卷調查只收集了壹些主要食物組的攝入量,沒有總能量、具體營養素(如SFA和鈣)或具體乳制品。而且,雖然已經記錄了大量的癌癥病例,但壹些不太常見的癌癥部位(如前列腺癌)的統計功效仍然很低,即使對於常見的癌癥類型,病例數也可能不足以在亞組分析中得到可靠的結果(如很難分析與雌激素受體狀態相關的乳腺癌風險)。
簡單來說,研究團隊在論文中也客觀地表示,雖然調整了壹系列混雜因素,但這項研究不足以證實這種關聯是因果關系。
此外,在2022版《中國營養膳食指南》中,牛奶仍被列為必不可少的膳食,不必過於擔心牛奶的致癌問題。
牛奶致癌有三種假設:
1.牛奶中含有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在體外已被證明能促進乳腺癌細胞的生長。
2.牛奶中的酪蛋白會致癌。源自美國的壹項“老鼠實驗”,老鼠分別餵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同時給予黃曲黴毒素。結果顯示,食用酪蛋白的大鼠肝癌數量多於食用大豆蛋白的大鼠,因此酪蛋白被認為是致癌因素。
3.乳制品中脂肪含量較高,飽和脂肪攝入量的增加可能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乍壹看似乎很有道理,但只要深入研究,就會發現這些假設都暴露了。
分析
首先,IGF-1是人體分泌的壹種多肽蛋白,類似於胰島素,對人體和嬰幼兒的合成代謝有重要作用。成年人每天在體內可產生1000萬納克,而市面上普通牛奶中IGF-1的含量僅為2.45納克/毫升。與人體相比,牛奶中的IGF-1可以忽略不計。
FDA和世衛組織都認為,沒有證據表明IGF-1是致癌因素。
說回酪蛋白,在“老鼠實驗”中,餵食酪蛋白的老鼠比餵食大豆蛋白的老鼠患肝癌的幾率更高,但有壹個最關鍵的因素被忽略了,那就是黃曲黴素是壹種強致癌物。這個實驗不能直接得出酪蛋白致癌的結論。
針對第三種假設,壹項對牛奶的薈萃分析認為,牛奶與乳腺癌的風險主要與飲食中的營養成分有關,即喝牛奶多的人也可能攝入大量肉類和其他高脂肪食物,這可能導致乳腺癌風險增加。
比如歐美人的牛奶消費量遠超亞洲人,而歐美人的肉類消費量更大。但其實牛奶胖還是其他食物胖,很難說。
結論
所以根據目前的研究情況,還不能確定牛奶和癌癥有明確的相關性,牛奶是否致癌也沒有定論,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
況且就算牛奶致癌,沒有劑量也沒有說服力。科學早已明確,只有劑量才能決定壹種物質是否有毒或致癌,哪怕是白米。
所以,總的來說,今天的營養學家還是肯定牛奶是壹種“營養的營養品”,肺癌患者當然可以適量飲用。
02
為什麽喝牛奶拉肚子?
乳糖不耐受是喝牛奶時腹瀉的常見原因。
中國很多人有乳糖不耐癥。原因是腸道內的乳糖酶很少,隨著年齡的增長,乳糖酶可能會逐漸減少,消化乳糖酶的能力會下降。當牛奶中的乳糖沒有被小腸完全分解時,可能到達大腸後被細菌分解,產生壹些刺激性物質,誘發腹瀉。
建議
如果發現連續喝幾次牛奶後會拉肚子,可以考慮喝酸奶、安撫奶、羊奶,吃乳糖酶,甚至吃飯時喝牛奶,每次少喝壹點,看看情況有沒有好轉。
不過需要註意的是,酸奶最好無糖。真正的酸奶很酸。那些吃起來酸酸甜甜的,壹般都會加很多糖或者添加劑。
03
牛奶是很好的補鈣食品。怎麽喝比較好?
100克牛奶中含有113毫克的鈣,是很好的補鈣食品。
然而,高鈣攝入可能會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2022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應攝入300g-500g的乳及乳制品。
所以牛奶還是可以適量喝的。
但是有壹個問題我們不得不註意,那就是奶源安全。
現代畜牧業,奶牛基本都集中在牛棚裏吃飼料長大產奶。有些商家為了促進牛的成熟,增加產奶量,會在飼料中添加生長激素、類固醇等激素;為了預防牛場的牛瘟,可以給牛餵抗生素。所以找朋友買牛奶,壹定要選擇品牌口碑好的牛奶。
科普君對選奶有幾點建議:
①牛奶過敏患者建議嘗試羊奶和駱駝奶。αs 1-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是牛奶的主要蛋白質過敏原,而駱駝奶不含β-乳球蛋白。羊奶的蛋白質成分最接近人奶,所以這兩種奶源壹般不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②乳糖不耐受患者建議選擇羊奶或舒化奶,羊奶中富含三磷酸腺苷,能促進乳糖的分解轉化,飲用時不會出現腹脹、腹瀉等癥狀。
③水牛奶中的低聚糖、鈣、維生素A和D、酪蛋白、鞘磷脂、丁酸、共軛亞油酸等能抑制腫瘤生長,提供有效的化學預防措施。但其脂肪含量較高,飲用時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溫馨提醒
食品安全也是我們要註意的!無論在市場上買什麽樣的牛奶,盡量選擇正規超市賣場的大品牌,仔細看看配方表,選擇健康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