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味功效
味甘、成,性平。功效: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2、傳統應用
主治產後瘀阻、痛閉經經、跌仆損傷、瘀滯疼痛等病癥。
3、傳統方劑
1、蘇枋木煎(《太平聖惠方》):蘇木、硇砂、大黃,治療月水不通,煩熱疼痛;
2、驗方(《陸川本草》):蘇木,水煎,加童便,治療血暈。
4、主要成分
1、黃酮類化合物有蘇木黃素及其衍生物、蘇木查耳酮及其衍生物、槲皮素、鼠李素、商陸素等。
2、蘇木含無色的原色素-巴西蘇木素。巴西蘇木素在空氣中可氧化為巴西蘇木紅素及原蘇木素A、B、C等。
3、甾醇類有β-谷甾醇、蒲公英賽醇等。
4、蘇木酚為壹種檢查鋁離子的有機試劑。
5、揮發油油中主要為水芹烯、羅勒烯。
5、藥理作用
(壹)對循環的影響
蘇木水煎醇提液能顯著促進微動脈血流,促進微動脈管徑的恢復。蘇木能降低冠脈阻力,增進冠脈流量,減慢心率。
(二)對血液的影響
蘇木能顯著降低血液黏度。對於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蘇木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三)抗癌
蘇木水提液對小鼠淋巴細胞瘤株Yac壹1、人紅髓白血病細胞株K562、小鼠成纖維細胞株L929等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蘇木對HL-60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蘇木還有抑制誘變作用。
(四)其他
1、鎮靜蘇木對小鼠、兔有催眠作用。劑量加大有麻醉作用。並能對抗可卡因的中樞興奮作用。
2、抗菌體外試驗蘇木有較強的抑菌作用。
6、臨床應用
1、治療月經愆期、閉經。
2、治療輕癥腦梗死和胸痛。
3、治療腰腿痛,足跟痛,骨折後疼痛、活動障礙,以及關節滑囊積液。
7、劑量與用法
藥典用量:3~9g。
臨床常用劑量:3~9g。
大劑量:6~12g,外用適量。
使用方法:水煎服,熏洗,外敷。
8、臨床體會
(壹)關於蘇木的來歷
《本草綱目》記載:“海島有蘇方國,其地產此木,故名,今人省呼為蘇木耳。”現蘇木產於南方和西南各省。
(二)關於蘇木活血
蘇木為骨傷科的常用藥,治療骨折和骨折後遺癥的酸痛和功能障礙,治法以熏洗為主。由於劑量小起不到效果,劑量稍大有胃不適反應,影響了它在內科疾病治療中的使用。中風後遺癥在復方中少量服用該藥後,再以熏洗治療。
浴療的復方中常用蘇木,對風濕痛、腰腿痛、足跟痛、骨折後疼痛、膝關節腫脹,浸泡後能使酸痛明顯減輕。
9、副作用
(壹)傳統文獻
《本草綱目》:無毒。
(二)臨床觀察
蘇木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可能有胃不適反應。劑量稍大水煎服有惡心反應。
10、蘇木紅花酒
組成蘇木80g、紅花80g、續斷80g、50度左右的白酒500ml。
用法冷浸法浸泡30天後,濾渣使用,均勻塗抹到患處即可,多余的藥酒可以用沙布吸幹包裹在患處。塗抹前藥酒最好先隔水溫熱。
功效
緩解冬季關節疼痛,針對風濕和跌打損傷有很好的幫助。註意:跌打損傷塗抹上後不要揉動。
功效解析
蘇木:活血、通脈、止痛、通絡,治風濕時常常用到蘇木。
紅花:活血化瘀。
續斷:不光可以疏經、活血、止疼、治療風濕,同時它補肝腎、加筋骨的作用非常好。
備註此方為外用方,不能內服。
出處養生堂20151107養生藥酒視頻筆記
11、冬季養生飲食
1、紅薯黑米粥
做法:將100克黑米,150克紅薯,50克紅棗分別洗凈處理好待用。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後首先放入黑米,幾分鐘後關火倒入清潔的容器中浸泡3小時。然後在鍋中加入清水,放入紅薯、紅棗,大火煮開,再加入泡好的黑米,再次煮沸後,文火熬30分鐘,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這款甜品甘甜糯潤,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生津消渴的功效,尤其適宜於體虛腸燥便秘患者,但是糖尿病人不宜多食。紅薯黑米湯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尼克酸,維生素C,鈣、磷、鉀、鐵等礦質元素。
2、桂圓鵪鶉蛋
做法:將10枚桂圓肉,2只鵪鶉蛋,15克紅糖壹起放入碗中,加入少許水放在鍋上蒸熟後即可。每天清晨使用壹次。
功效:有效防治過敏性紫癜。
3、銀耳參羹
做法:將40克銀耳泡開、洗凈與5克西洋參和適量冰糖壹起放入電飯煲中煮半個小時即可。
功效:銀耳參羹這款甜品中的銀耳可以有效滋陰降火,西洋參可以補中益氣,所以這款甜品可以有效滋潤肌膚,養顏美容,補氣血。
4、胡蘿蔔紅棗雞湯
做法:將1只母雞與200克胡蘿蔔、12顆紅棗、60克金針菜洗凈後壹起燉煮,大火煮沸,小火慢燉2小時,加入適量調料即可。本款養生湯可以經常使用。
功效:這款湯品中的胡蘿蔔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A,紅棗可以補鐵補血,而雞湯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所以胡蘿蔔紅棗雞湯可以潤肌膚、益氣血、美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