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廣東人吃團圓飯的習俗

廣東人吃團圓飯的習俗

年三十廣東人的習俗就是:燒紙寶拜神拜祖、放鞭炮、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派利市。

1、年年有“魚”

春節年夜飯上,魚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魚”和“余”諧音,餐桌上,魚還不能吃完,這樣才能年年有余。

2、白切雞

自古有雲“無雞不成宴”,關於雞的菜式有很多種,佛山最有名是柱侯雞、白切雞、豉油雞等菜式,在春節會有比較多人喜歡。

3、煎堆

在廣州過年,壹定要吃煎堆,黃蹬蹬的煎堆像個大胖小子,稍微觸動壹下,隨即滾動到老遠。因此廣東有句俗語:“煎堆轆轆,金銀滿屋”,意思就是吃煎堆能夠為家裏人帶來財氣。

4、燒鵝

廣東人的印象中,燒鵝是壹道傳統名菜,皮脆、肉嫩、骨香、肥而不膩,滋味醇厚。若是佐以酸梅醬蘸食,更顯風味別具。

5、芹菜

芹寓“勤”,意思是新的壹年要勤勤快快工作,安安心心生活。

6、豬腳

豬手寓意著發財就手,做什麽都會順順利利,就手發財,幹什麽也都會發財就手。所以這道菜式也是廣州街坊最喜歡的壹道吉祥菜!

7、油角

廣州人過年要炸油角,取“起鑊”意頭,是為求來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鑊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以前的廣州人,不管富家還是窮人,到了歲晚,總要開油鑊。油角有大有小預示壹家平安。油角象征的吉祥意義:形狀像“荷包”,亦即錢包。

8、蠔豉生菜

生菜,粵語中有“發財”、“生財”之意。“蠔豉”是曬幹的生蠔,營養價值頗高,深受老廣的歡迎。用於做意頭菜“生菜蠔豉”,寓意做生意“生財好市”。

9、蛋散

廣州人過年也炸蛋散,以香脆著稱。相傳是有壹回過年,當每家人都準備好花生、芝麻、糖等餡料包油角下鍋時,有壹家人卻窮得沒錢買餡料,於是就把本來用來做油角的面團壓扁了下油鍋。

團圓飯 中國的春節“吃”往往會成為大部分人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壹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就是透著那麽壹股喜慶熱鬧勁兒,這可以算是中國民間過年的最大特點了。“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似乎在春節這個傳統佳節更加顯得入情入理。

中國南北各地團圓飯的習俗

江南風俗

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采購年貨,舉凡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采買充足。年節前要預先做好新年米飯,盛放在竹籮中,上面放紅橘、烏菱、荸薺等果品及元寶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飯”。?

新年飲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語。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盤裏或碗蓋上放兩只橄欖,稱為“無寶茶”。新年吃飯,必有炒青菜,說吃了“親親熱熱”;必吃豆芽菜,因黃豆芽形似“如意”;每餐必食魚頭,但不能吃光,叫做“年年有魚(余)”。

北方習俗

民謠唱道,“糖瓜祭竈,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竈”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時代,這是極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

當然,“竈王爺”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希冀“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賄賂”,自然成為孩子們的口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