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桃花開了,空氣中飄來百花的香味。
看到桃花開,不會使我想起愛情,只會讓我想念母親。
想念母親,就會想念她做的美味家常菜了,嘴裏的口水也跟著多了起來。
母親最拿手的家常菜有四樣:煎餅、水煮魚、酸菜豆腐、泡鹹萊。
母親的相好,左鄰右舍,有時會前來詳細討問母親的手藝,有的甚至取了泡菜水回去泡鹹菜吃。
父親每次帶到家裏來的幹部,也必點這些菜。
這四道菜,久而久之也成了我們家的招牌菜。
小時候,壹年四季,經常看著母親做這些菜。
也是經常吃這些菜長大的。
我的童年少年,打的嗝兒,都是母親做的菜味兒。
記憶中沈澱下來的',是母親做菜時很享受的樣子,和家人與客人們吃得很享受的樣子。
但我從來沒有做過。母親也從來沒有要我做過。
除了母親,還有嫂嫂和姐姐姐們也會做。
不過,每次吃著她們做的菜,總覺得又好吃又像少了點兒什麽,就是說不出那種感覺。
生活就是那麽美妙,有很多說不出的感覺。
就像妳愛壹個人,說不出為什麽,就是愛她。即使她讓妳有點兒不舒服,妳也說不出什麽。
後來,大家都有小家了,離開母親各奔東西了,母親也漸漸老了。
我也很難吃到母親做的菜了。而母親也很少做這些菜了。
2006年3月,母親辭世了,那時桃花正開,我悲痛了整整壹個春天。
但這些菜的手藝也傳承到了嫂嫂和姐姐們的手裏,而母親做的菜也就成了記憶。
再也見不到母親了。再也吃不到母親親手做的菜了。
人的壹生,妳愛的人,構成了妳愛的世界,缺壹個,就多壹份傷感;妳愛的美食,構成了妳愛的生活,少壹份,就多壹種想念。
2013年春節前夕,我決定回老家過年,特意給姐姐打了個電話,告訴她我最想吃母親拿手的那四道菜。大年三十,這四道菜色香俱全呈現在我面前,跟母親做的壹模壹樣,我美美的飽餐了壹頓,吃的比任何時候都多。
常言說,拉著姐姐手,聞見母親香。我很喜歡姐姐,她像母親壹樣,能挽起袖子殺雞宰羊下廚房,又能識大體顧大局出入廳堂。
在短暫的春節裏,我深感幸福,壹直處在親情的熱情包圍之中。滿滿的歡喜之余,還是有個說不出的細微感覺,姐姐的烹飪技術非常好,這麽多年來,但比起母親做的還是少了點兒什麽。
從這以後,再沒有吃到母親的那幾道菜了。每每想起,就感覺那些菜香撲鼻而來,依然那麽熟悉,那麽親切,那麽溫馨,並沒有在時光中飄遠。
就像美好的愛壹樣,只要想起,就在心裏,就在身邊。
今天是周末,我決定親自下廚做壹次母親做的煎餅,找回記憶中那些美好的東西。
中午,我搜索記憶中母親做煎餅所用的食材、作料和程序等等,將壹切備好了後,便開始揉面、搟面、加料、成型、煎餅,壹氣呵成,煎餅終於漂亮地出鍋了。
厚圓厚圓的、油黃油黃的煎餅,吃起來:香、酥、脆。
第壹次做母親做的煎餅,總得來說還不錯。蒞蒞最初說只吃半個,結果吃了兩個。
我心裏挺享受的。
吃罷煎餅,坐在電腦前打字,肚子飽飽的,心裏卻覺得有個小縫隙,好像還是少了點兒什麽。
少了點兒什麽呢?
我翻來覆去搜索記憶,什麽也想不起來。
就是覺得,嫂嫂姐姐和我做的煎餅,沒有母親做的好,雖然手藝都是繼承母親的。
是的,不是那個人,結果就不壹定,感覺也不壹樣。
我想,可能是嫂嫂姐姐和我,少了點母親的味道吧。
雖然母親做的那幾道拿手菜,早已長成了我的肉,我的骨頭,滋養了我的生命。
但我並沒有成為和她壹樣的人。
人生可以習得很多美好事物的精萃,卻絕對復制不了壹個美麗的靈魂。
母親的味道,其實,就是生活的煙火氣味兒。
只是我們少了。
(2018.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