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潮汕特色美食

潮汕特色美食

 潮汕小吃,幾乎全都是民間獨創,並壹直在民間流傳。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帶來潮汕特色美食,希望大家喜歡!

潮汕特色美食 1

 1、酥餃

 在潮汕人家,每當有濃重的節日時,潮汕人家都會做酥餃。首先把面粉加水和壹點食用油,這樣炸出來的酥餃才香脆,再弄成面團,然後擰成壹小塊壹小塊,用搟面杖在上面不停地輾轉,將其壓成薄片,再用邊緣比較薄的圓形鐵罐子在上面用力壹按,壹張圓形的餃皮就出來了。酥餃裏面的餡是花生、芝麻和糖攪拌而成的。最後是“捏角”,就是在未成形的“酥餃”的邊緣上捏些間隔相等優美的褶紋,而後下鍋油炸,香噴噴的酥餃就完成了。味道香脆可口,甜而不膩,皮脆餡多香甜。

 2、鼠曲粿

 潮汕民間年節祭祖壹般都會有鼠曲粿。凡是提到潮汕小食,都不能不提到“鼠曲粿”,這大概是因為“鼠曲粿”在潮汕小吃中歷史最為悠久,最具潮汕風味,最為大眾化的原因吧。鼠曲粿的制作是取田埂野生的“鼠曲粿(”熬成湯汁,調入豬油及糯米粉制成粿皮,包上豆沙或糯米、花生仁、蝦仁、豬肉調成的餡料,鹹甜隨意,再用圓形或桃形印模壓印成形,放新鮮竹葉上或香蕉樹的葉子上面,然後上鍋蒸熟,這也是鼠殼粿不同與其他粿的壹點。

 3、宵米

 宵米采用精面粉和鮮雞蛋混合後輾制成果皮,包上用赤肉、鮮蝦仁肉、香菇、冬筍等十幾種主料制成的餡料,經精工捏制成玲瓏小巧的宵米胚,蒸熟後即成清鮮爽口、滑潤郁香的小食。味道清鮮香醇,味美爽口。

 4、炒糕粿

 糕粿是用優質白米漿逐層加工蒸熟,制作時先將糕粿切成均勻小塊,加入魚露,紅甜豉油調勻,放在平底鍋(煎盤)上用慢火煎,煎至壹面呈金黃色且表皮酥脆時,才逐塊翻過來煎另壹面,並同樣煎夠火候。此時,加入白糖炒勻,再和入芥藍菜、鮮蝦肉、瘦豬肉、鮮蠔仔、鮮雞蛋等多種配料,加入沙茶、辣椒醬、味精、雪粉水、上湯,使其成品達到外酥內軟,鮮香微甜,鹹裏帶辣。炒糕粿很註重火候,使糕粿達到外酥內嫩,鮮香微甜,色澤金黃鮮艷,香味飄溢,口感鹹、甜、香、辣兼備。

 5、炸(浮)番薯

 將番薯切片,面粉用水攪拌放入鹽、胡椒粉等,番薯放入調好的面糊中,起鍋熱油,然後炸番薯,直至番薯呈現金黃色即可。

 6、炒番薯絲

 最好選用紅肉的番薯,首先番薯去皮,擦絲,起鍋熱油,放入紅薯絲、鹽翻炒至熟。出鍋時加白糖、雞精調味。(調味根據個人口味而定)

 7、蠔烙

 就是把薯粉跟生蠔和在壹起,打入雞蛋,放置在煎鍋中翻烙,不壹會兒,煎好的蠔烙就像壹張金燦燦的面皮似得呈現在妳面前,把它盛在盤中,撒上青菜裝飾,壹盤色香味俱全的蠔烙就出鍋了。

 8、蝦姑

 中國不同地域的老百姓對於蝦蛄的叫法不壹,如:蝦蛄、蝦爬子、爬蝦、蝦虎、蝦婆、蝦公、瀨尿蝦、撒尿蝦、拉尿蝦、蝦狗彈、彈蝦、富貴蝦、琵琶蝦、花不來蟲、蝦皮彈蟲,蠶蝦、蝦不才、水蠍子、皮皮蝦,等。鮮甜的蝦姑可以生腌了吃,也可清炒。

 9、薄殼(花甲)

 薄殼生活於鹽度較高的外海灣或島嶼的灘塗中,是廣東省潮汕地區和福建省東南部的特有海產品,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是夏秋季節不可缺少的大眾化食材。壹般家常的吃法除了經常的清炒之外,還能煮粿條(就看妳自己想怎麽吃咯),而且去殼的“薄殼”炒蔥還是潮汕人早餐配粥的美味小菜。

 10、砂鍋粥

 潮汕砂鍋粥是專門用砂鍋煮出來的鹹香粥,粥是主料,因為潮州地區是沿海壹帶的地方,所以配料大都以海鮮為原材料,再加入潮州菜的獨特配料,風格獨樹壹幟,在各地都頗受歡迎。

潮汕特色美食 2

 01.翻砂芋

 翻砂芋屬於壹道營養價值比較高的傳統小吃,在潮汕有中秋節吃翻砂芋的習俗,看著做好的翻砂芋如雪如冰,賞心悅目,嘗上壹口,口感細軟,綿甜香糯。

 02.束砂

 可以說在清朝的時候,潮汕的束砂就已經非常有名了,流傳至今,至少有上百年歷史了。它主要是用花生、白糖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做好的束砂外邊裹著壹層白色糖衣,看著圓潤,就像是壹個個白色珍珠,嚼著香甜脆爽。

 03.豬腸脹糯米

 豬腸脹糯米其實就是把糯米、香菇、花生、瘦肉、蝦仁、蓮子等餡料灌入到豬腸內,經過蒸煮而成,做好的.豬腸脹糯米有好幾種香味混合在壹起,吃著香、軟、糯,有種說不出來的滿足感。

 04.甘草水果

 走在潮汕的街頭,隨處可見到有賣甘草水果的小販,這裏的甘草汁就是甘草水果的靈魂,這些酸酸甜甜的水果經過了甘草汁的滋潤,成功的釋放出來水果中的果甜味,給我們的味覺可以說帶來了壹種全新的感受。

 05.樸籽粿

 每逢清明節,在潮汕地區,我們就會碰到這樣壹種綠油油的小吃,它就是樸籽粿,也有人會把它形象地稱之為潮汕的抹茶蛋糕,是壹種純天然的綠色食品,主要是用樸籽樹上的嫩葉攪出來的漿汁,加入米漿等食材制作而成,吃著清香又消食。

 06.油索

 潮汕的油索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麻花,但是獨具風味,咬上壹口,能吃到濃郁的香蔥味道,最外層還帶有薄薄的白砂糖,給人感覺就是脆脆的,甜甜的,香香的。

 07.冬瓜冊

 冬瓜冊也叫冬瓜丁,也有人把它叫作冬瓜糖,它主要是用冬瓜和白糖為原料制作而成,做好的模樣看起來晶瑩透亮,是清甜的口感,比較爽口,深受老人和孩子們的喜愛。

潮汕特色美食 3

 潮汕牛肉丸

 選用新鮮的牛腿包肉作料,去除筋後切成塊,放在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錘刀兩把(重量3公斤左右),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漿,加入少量食用堿、精鹽、上等魚露和味精,繼續再槌15分鐘,隨後用大缽盛裝拌勻,用手使勁攪撻,至肉漿粘手不掉下為止,然後用手撚肉漿,握住拳頭控制從大拇指和食指成環狀中擠出丸,用羹匙掏下放到溫水盆裏,再用文火煮丸約8分鐘,撈起牛肉丸。食時用原湯和牛肉丸下鍋煮至初沸,沙茶醬或辣椒醬佐食。

 潮汕蠔烙

 珠蠔洗凈,盛筲箕內滴幹水,加調味撈勻。薯粉加水二湯匙開勻,加入蠔仔又撈勻。下油六湯匙,倒下蠔仔,撥開薄薄壹片,煎至兩面皆熟成壹片時,灑下少許蔥,下半份蛋,煎至黃色,反轉面,灑下少許蔥,倒下余下之蛋,又煎至黃色上碟,灑上少許古月粉。

 潮汕鹵鵝

 潮菜中最具影響和最傳神的作品之壹就是“鹵味”,其中以獅頭鵝為主。是潮汕風格獨特的鹵制食品;鹵汁裏面除了常規的老抽、生抽、料酒、白糖等調料,還包括用八角、花椒、桂皮、小茴、丁香、砂仁、香葉、羅漢果、蒜頭、鮮芫荽頭或幹芫荽籽等超過15味的壹個鹵料做成的“藥包”;鹵料在下鍋前,需要先行加工,有些香料需要炒制使其香氣溢出;制作專門的鹵湯時用肥豬肉、老母雞、筒骨或排骨等加上醬油、帶殼桂圓等熬煮。

 潮汕腸粉

 潮汕腸粉是用米磨成米漿皮做成的腸粉,內含各種餡料,營養價值豐富,潮州口味濃郁,是極具特色的潮州小吃。腸粉融進了潮州民間口味,再撒上潮州土特產菜脯粒,腸粉卷好後,也淋上潮州各式特制的醬料。

 普寧豆幹

 用大豆為主料,摻以薯粉、石膏、鹵水、清水等輔料制成。其制作工序是磨漿、除渣、煮漿、配膏、試粉、摻膏粉、拌和定鹵、包塊、壓塊、煮熟,有的煮熟後還用梔子(俗稱“黃枝”)上色。

 達濠魚丸

 達濠魚丸是有文化的,首先是選材,只有達濠人才知道什麽月份什麽魚最鮮美,最適合作魚丸,且根據不同肉質進行搭配———如海鰻,那哥魚(潮汕話),取其肉質雪白、鮮甜;馬鮫魚,取其肉質粘性好;淡甲魚,取其肉質凝固性強,使魚丸有彈性。 所以,達濠這個名字也伴隨壹粒粒小丸子在全世界被人所認識。

 潮州砂鍋粥

 廣東的“潮州粥”向來頗有名氣,潮州人不僅重視吃粥,而且連煮飯時也喜歡多放水,據說飯熱後撈起飯粒留下米湯,這米湯可以作飯後飲料或其他用途,延續了慳省又講營養的好習慣。潮州粥煲煮時間通常在20分鐘左右,分為白粥和鹹粥兩大類。對於住家最大的壹個好處,莫過於煲煮簡

 饒平菜脯

 菜脯,即蘿蔔幹。因蘿蔔在潮汕俗稱“菜頭”,故稱“菜脯”,是潮汕地區的特產之壹。產於廣東省饒平縣高堂鎮的菜脯更以其色澤黃珀鮮艷,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點而著稱,深受群眾喜愛。

 揭西梔粽

 梔粽。它和制作甜(米反)的程序壹樣,所不同者,甜(米反)是用糯米粉末混和糖制成,而機粽則是用糯米粉末混合蘇打制成。因為機粽沒有加糖,所在吃時壹定要蘸糖。

 潮州粉粿

 “潮州粉粿”是壹款頗具特色的傳統潮州小食,它名為“粿”,但形卻似雞冠餃形,由於它的皮采用澄面皮,故蒸熟後晶瑩透明,紅紅綠綠的粿餡分明可見,十分惹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