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形狀和顏色。
看外形色澤,頂級信陽毛尖茶“細、圓、亮、直、滿白毛”,色澤“青油潤,白毛外露”。
“細、圓、滑、直”是信陽毛尖茶區別於其他名茶的外觀特征。比如黃山毛峰像麻雀的舌頭,碧螺春像蝸牛壹樣卷曲。這三種茶都是白色的,但外觀差異顯著。
幹茶
二揉:揉撚幹茶。
用食指和拇指各取壹點,用食指和拇指撚茶,判斷茶葉的幹燥程度。
理論上,茶葉中的水分含量不會影響茶葉的香氣和滋味,但卻是影響茶葉品質變化速度的決定性因素。
信陽毛尖茶的標準含水量也是最佳含水量,應該在6.5%左右。
如果含水量過高,茶葉容易發生緩慢的氧化反應,加速茶葉的陳化,導致品質迅速下降。而且茶葉容易變質,滋生細菌和黴菌,難以保存。
茶葉含水量過低時,在運輸過程中,繩子容易斷,白毛容易脫落,茶葉容易形成大量碎片。在與空氣接觸的過程中,還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等異味,影響茶葉的香氣和口感。所以信陽毛尖茶的含水量不是過高就是過低,6.5%左右為最佳。
含水量合適的信陽毛尖茶要用手指撚,要部分粉碎,部分撚。如果揉撚後只有少量破碎甚至沒有破碎,說明含水量過高;扭完的都是粉,說明含水量太低。
三品:品茶入口。
取壹點入口,用唾液潤濕茶,品嘗茶香。
壹般來說,茶的味道有四種:澀味、鮮爽味、甘醇味、苦味,通過茶葉中不同的有效成分來體現。好茶的四味達到最佳平衡,適合大多數人的口味和味覺體驗,在飲用過程中能激發人體舒適感,從而帶來身心愉悅。
但有些人在長期喝茶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殊喜好。有的人喜歡喝苦茶,有的人喜歡喝清新爽口的茶。所以妳可以簡單快速的通過直接品嘗來判斷現在的茶是不是妳喜歡的那種。
四聞:聞茶知香
取少量茶葉,放在托盤中,放在鼻子下,聞幹茶的香氣。
茶葉的香氣成分非常復雜,包括酸、醛、酮、醇、烯等物質,統稱為芳香油。芳香油是鮮葉中的芳香物質在殺青揉撚過程中轉化而來的。所以“色綠油潤”的信陽毛尖茶,總的來說必然是香氣宜人的。
鮮葉中的壹些氣味,如青臭或綠氣,有青草或綠葉的氣味,這是綠茶中的大忌。壹般來說,殺青過程中會散發青臭味,但如果鮮葉不攤晾直接加工或殺青程度輕,殺青不徹底,容易攜帶青臭味。
提香
質量不好的幹茶的香氣還可能有壹些焦氣、酸氣等。,可以和“三味”壹起認定
五沖:沖泡茶湯
茶葉鑒定師有壹套專業的設備和操作方法對茶葉進行鑒定,各種茶道各有特色,很少相同。民間也有各種泡茶的說法和講究,給很多人帶來了困惑。
制茶的過程是將壹定溫度的水與壹定比例的茶葉混合,使茶葉中的水溶性物質溶於水中,形成茶香、茶色、茶味,飲茶者通過聞香、觀色、飲而獲得快感。
我們的觀點是,妳可以按照日常的飲用習慣來泡茶,因為買茶的目的是為了享受,而不是為了惹事。飲茶悟人生,徜徉四方,專註放飛思緒;三五好友,談茶,重在情感交流,喝茶的形式不是關鍵,沒必要為了正式的事情讓自己不自在。
拋開形式上的教條,泡茶只需要註意三點:
第壹,用什麽水?
北方很多城市飲用的自來水取自城市地下水,水質偏硬偏堿性。硬度和PH值較高的水,會加深茶多酚的氧化,使茶湯顏色變淺,味道變淡。早些年有“信陽茶只能用信陽水沖泡,其他地方不能沖泡信陽茶”的說法,就是這個道理。說到硬水和弱堿性水,信陽毛尖茶不好泡,綠茶也泡不出來。
現在喝茶品茶壹般用瓶裝純凈水或者礦泉水,都是硬度和PH值比較低的水。用這種水泡茶,可以提高茶湯的觀感和口感。所以現在可以說“信陽毛尖茶不嬌氣,哪裏都可以去”。
第二,水的溫度。
茶葉品評所需水分為100℃,而壹般綠茶包裝推薦水分為85℃。各種水溫,茶具預熱也在民間流傳。
在水質水量相同的前提下,溫度決定了芳香族物質的揮發速度和水溶性物質的溶解速度,這是關鍵。
品茶要求盡可能提取茶葉中最好的芳香物質和水溶性物質,也就是用高溫水壹次性呈現茶葉的精華。之所以在100℃水中5分鐘後開始品鑒,是因為5分鐘後,芳香物質和水溶性物質的沈澱接近峰值,主要有效成分的比例達到最佳。綠茶的評價壹般只取第壹口茶,第二、三口茶湯不予評價,因為按照評價方法沖泡,第二、三口茶湯不會超過第壹口茶湯的品質。
民間茶,茶葉購買者有些人追求茶葉經得起泡,認為泡多種茶劃算,所以茶商推薦用85℃的水泡茶是有原因的,同時也往往會建議在前面茶湯還剩三分之壹的時候再續水。用低溫水泡茶,會減緩茶葉中的芳香物質和水溶性物質的釋放速度,上壹次茶湯保持較多的水分,也會使下壹次茶湯更加豐富多彩。
現在喝茶壹般是瓶裝礦泉水,帶飲水機。飲水機加熱後提示轉保溫狀態時,出水溫度壹般在85℃到95℃之間,不同品牌、型號的溫控器保護範圍不同,但大部分熱水溫度在85℃到95℃之間,完全適合日常泡茶使用。
第三,茶水的比例
茶葉品評中要求茶葉與水的質量比是1:50。購買茶葉時,壹般茶商會多放壹點茶葉,使茶香、湯色、滋味更濃郁。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喜歡喝濃茶,往往茶多,有的人喜歡喝淡茶,往往茶少,喜好不同。
買茶的時候,如果有機會泡茶,試著喝,建議用日常生活中自己喜歡的比例。只有這樣,妳才能在以後喝這種茶的時候,盡可能的接近實際的真實效果。不然買的時候壹種感覺,以後就是另壹種味道,會讓妳不舒服。
最後,為了直觀方便的觀看茶湯,建議使用圓直耐高溫無色玻璃杯,150 ml -200 ml為宜。茶量以滿杯七為最佳,上方有30%的空間積累茶香。
六觀:看茶湯
沖入杯中後,可以觀看茶葉上下翻滾的動態,芽葉逐漸舒展的變化,茶湯顏色由淡到濃的過程。
有研究資料表明,芽中營養成分含量高,茶芽越多越好。有時候幹茶的勻稱是通過揉撚、過篩形成的,而不是嚴格的鮮葉分級。幹茶的芽和葉往往不容易直觀識別和判斷,但用茶葉沖泡後,芽和葉壹眼就會“露出”來。這時候就可以目測芽葉比例了。透過玻璃,還可以直觀地觀察茶葉的對稱性,有無茶梗雜質等等。
小米面粉和糖的稀粥
信陽毛尖茶湯顏色最好是淺綠明亮。淺綠是茶湯的顏色,亮是茶湯的透明度。如果湯色較暗,往往是水分等原因導致茶葉陳化;湯汁如何變黃或變紅,往往是采摘後鮮葉處理不當,導致輕微發酵、溫度過低或酶固定不充分所致。湯的渾濁往往是由於過度揉撚和加壓或細菌汙染變質造成的。有些茶商會把渾濁的茶湯解讀為茶湯裏懸浮了太多的白毛,這是錯誤的。
七聞:聞茶香。
聞茶時,首先要用手握住杯子,透過杯子感受水溫,感覺溫度適宜。可以慢慢把杯子靠近鼻子。當嘴唇接觸到杯口時,可以用鼻子快速嗅兩三次,然後移開杯子,呼出空氣。不要將呼出的空氣噴入杯中,以免影響茶香。
據說綠茶中有50多種芳香物質,是茶香的重要來源。茶葉鮮葉中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糖、脂肪等物質。,在泡茶的過程中也會發生反應,進而形成獨特的香氣,如成熟的板栗香氣、甜味香氣、焦糖香氣等。信陽毛尖茶熟板栗的獨特香氣來源於茶葉中的單糖。
生理上,人的嗅覺有壹定的慣性。“當妳進入鮑魚時,妳會很久都聞不到它的味道。”對於普通人來說,未經訓練的嗅覺和味覺往往不夠敏銳,對香味的判斷也會大相徑庭或有所不同。
專業的茶葉評鑒對茶葉評鑒人員的身體健康、評鑒設備、環境溫度、空氣質量都有嚴格的要求。
作為日常生活中信陽毛尖茶的鑒別,壹般在茶葉沖泡的3-5分鐘左右。此時茶湯溫度壹般在45℃-55℃,聞聞茶香比較合適。
如果水溫過高,超過60℃,鼻子會因為水蒸氣溫度過高而感到燥熱,影響嗅覺。
水溫太低,香氣揮發太多,氣味就會低。另外摻雜的氣味可能已經揮發了,無法辨認。
茶香的整體感覺要考慮是否純正無味,是否符合這個茶的香型,香味的強弱,是鮮的還是老的,香味的持久性。
就像買香水壹樣,妳是否喜歡這種茶的香氣才是最重要的。
八大產品:茶的味道
品嘗茶湯時,個人味覺的敏感程度、溫度、數量、入口時間、舌頭的接觸位置都會影響味覺的判斷。
壹般來說,經常抽煙喝酒的人會對味覺產生影響。在服用某些藥物期間,也可能抑制味覺的敏感性。喝茶前可以用常溫礦泉水漱口,提高味覺敏感度。
品茶的要求是茶湯溫度在45℃-55℃。溫度太高的話,超過70℃的話,肯定會燙到嘴和舌頭,嘗不出來味道。溫度過低,茶湯中的水溶性物質會溶解得更多,茶湯的濃度會增加,澀味會明顯加重,口感也不會清新圓潤。普通人對水溫的承受能力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如果不喜歡喝熱水或熱茶,建議用略高於自己日常喝茶的水溫進行品茶鑒定。
說到底,茶是飲料,好不好才是最關鍵的。好茶除了個人的主觀喜好,往往還突出在各個方面,比如營養成分的含量,香氣的宜人程度,茶湯的口感舒適度等等。使用壹定的品茶方法可以幫助簡單快速的鑒別好茶。
喝茶時,將杯口放在上下嘴唇之間,微微張開嘴,將杯子微微傾斜,使茶湯的液面慢慢接近嘴唇。看似與嘴唇接觸時,通過口腔吸入少量茶湯,吸出響聲,使茶湯的混合空氣進入口中,茶湯在口中呈霧狀散開,從而領略茶湯的香氣。茶湯入口量在舌頭凹進去,以接收茶湯而不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