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孕婦分娩有哪幾個時期?

孕婦分娩有哪幾個時期?

孕婦從有規律的子宮收縮開始,就表現為分娩開始了。由於分娩過程中產婦在不同階段的表現和反應具有不同特點,為了便於掌握分娩進程情況,可把分娩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1)第壹階段:子宮頸擴張期。

這個階段是指從子宮有規律的收縮開始,到子宮口完全張開的階段。這個階段時間最長,初產婦需經12~16小時左右才能完成這個過程,經產婦只需6~8小時左右。具體表現為:

壹陣緊接壹陣腹痛,子宮收縮漸漸加強,間隔縮短,由每隔5~6分鐘壹次宮縮逐漸縮短為3~5分鐘壹次,持續時間約1分鐘左右。與此同時,子宮頸口也逐漸開大,最後開口可達10厘米,叫宮口全開,胎兒的頭逐漸下降,宮縮時可見胎頭露出陰道口,這時胎兒就快出世了。應當註意的是,這時產婦要盡量忍住疼痛,以免消耗體力,產婦如果不能忍受疼痛而把體力消耗在腹部,或亂用力,反而會使分娩變慢,疼痛會更加厲害。

子宮頸口開大的速度不是直線進行的,在3厘米前進展較慢,初產婦約需要8小時;3厘米以後進展較快,從3厘米到10厘米(開全),初產婦僅需要4小時,經產婦更快。子宮頸口開大以後,胎膜破裂,叫“破水”。破水的時間有早有遲,有的臨產不久就破水,也有的要到子宮頸口開全後才破水。但是,如果在有規律宮縮前就發生破水,就應盡早住院,以免發生感染或臍帶脫垂導致胎兒宮內窘迫以及死產的發生。

在子宮頸口擴張期間,產婦感覺肚子發硬,不安和緊張,不少產婦由於頻繁的宮縮得不到充分休息,造成精力和體力消耗過大,待到胎兒娩出的關鍵時刻需要用力時卻不能夠充分的使勁,造成難產。為了積蓄體力,在宮頸擴張期,應盡可能多睡覺和吃壹些容易消化和清淡的飲食,如牛奶、雞蛋、魚湯、飯菜等,但要少吃多餐。油膩的食物可在腹部用力時造成嘔吐。要是實在睡不著,也可以同其他人聊聊天,或看看書,放松壹下。

同時,要有節律地深呼吸,在宮縮時深呼吸,之後完全放松,這樣可以減輕疲勞,並提高產婦血中的含氧量;另外還要按時大小便,否則脹大的直腸和膀胱會影響子宮收縮,影響腹壓和提肛肌的收縮,造成產力異常,影響胎兒先露部位的下降,延長產程,妨礙胎盤娩出。時間過長,還可引起膀胱炎、膀胱麻痹、出現排尿困難。直腸裏的大便過多,會在產時和胎兒同時排出,造成胎兒汙染和生殖器的炎癥。壹般在臨產前,除早破水、陰道出血或急產時不能進行灌腸外,其它正常情況均需做清潔灌腸,促使盡快排空大便,以免在分娩過程中出現上述現象。

(2)第二階段:胎兒娩出期。

從產婦子宮頸口全開到胎兒娩出為止。這時,子宮頸口擴大到嬰兒可以完全通過的程度,隨著胎頭繼續下降,壓迫胎包,胎膜開始破裂,羊水流出。壹般初產婦順利渡過胎兒娩出期,約需2小時,經產婦約需1小時。

這時子宮每隔2~3分鐘收縮壹次,收縮更為強烈,每次持續1分鐘以上。由於胎頭壓迫直腸和肛門的原因,會有向下迸氣排便的感覺。

待宮口全開,陰道口充分撐開時,宮縮痛已減輕,主要有下墜感,產婦感到有壹個很大的東西堵在那裏,這就是即將分娩的狀態。在這個時候,產婦壹定要按照醫護人員的要求,像解大便壹樣施加腹部壓力。用勁的方法是在宮縮發作時使勁,發作過去就放松。用力時,深吸壹口氣弊住,均勻地向下使勁,使勁時要由小到大,即開始時憋住氣,慢慢地向下使勁,然後勁越使越大,直到這口氣用完。如果這時宮縮已過去,就可放松休息,養精蓄銳,如果宮縮還在繼續,就要深深吸壹口氣再繼續做迸氣使勁的動作。用勁時,雙腿曲屈蹬實,雙手抓住床邊的把手,全身使勁。

但是,在胎頭快要娩出的壹剎那間,卻又萬萬不能用全力,而要張開嘴“哈氣”,這樣可使會陰肌肉充分擴張,然後再讓胎頭慢慢娩出。以免胎頭突然沖出而使會陰撕裂或損傷,給產後帶來痛苦。有的產婦因用力不當,沒有很好地配合醫護人員,造成會陰嚴重裂傷,甚至使陰道直腸貫通,或使尿道口損傷,如果這樣,將會給產後護理帶來不便,也會給產婦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分娩時,頭位的胎兒娩出順序是先頭頂,再額部,再顏面。胎頭娩出後,頭轉向壹側,使雙肩以前後方向娩出,隨後再娩出整個胎兒。

分娩本身,是母親和胎兒的默契配合,是***同完成的壹件事情。在分娩的整個過程中,不僅母親應做種種努力,胎兒也自始自終地做著壹系列有規律的動作。胎兒的先露部位通過產道時,隨著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態被動地進行壹系列適應性的轉動,不同的胎位有不同的分娩轉動,但其基本動態相似。母親和胎兒在整個分娩過程中相互配合,互相影響,誰都不能“泄氣”,否則將造成意外。做為母親,在這個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過分的緊張和疲勞可以直接影響胎兒的轉動,胎兒“卡”在某壹部位,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轉動,母親就是使再大的勁也無濟於事了。每壹個即將做母親的產婦都應對分娩有堅定的信心,為寶寶的平安出世,獻出自己的愛心和力量。

(3)第三階段:胎盤娩出。

從胎兒娩出到胎盤排出為止,約需要10~30分鐘,胎兒娩出後,產婦會壹下感到輕松。隔5~10分鐘後,子宮又恢復收縮,將胎盤及羊膜排出,這時會有少量出血和伴有疼痛,出血量壹般50~100毫升左右。至此,整個分娩過程宣告結束。

分娩結束後,醫護人員還要檢查產婦的產道損傷情況,必要時要進行縫合。還要檢查和觀察產婦的子宮收縮和陰道出血情況。產婦這個時候也感到精疲力盡,應該靜靜地臥床休息,如果需要進行會陰縫合姿勢,還應擺好姿勢,密切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千萬不可亂踢亂動,以免增加感染的機會和加重痛苦。

胎兒娩出後清脆的啼哭聲,會給產婦帶來莫大的興奮,當醫護人員消毒、處理好嬰兒臍帶後,約30分鐘內,應該將新生兒放在母親胸前進行皮膚接觸,並由醫護人員幫助新生兒開始吸吮乳頭,以達到增進母子感情和早開奶的目的。胎兒娩出後還應看看是男孩還是女孩。為了防止差錯,還要給剛出生的孩子按腳印,腳印按在嬰兒的病歷上,歸檔保存,可做為終身的印記和法律依據。新生兒在生後應實行母子同室。

分娩第壹期的輔助動作

(1)腹式呼吸法。陣痛發作後即做這種呼吸運動。能幫助鎮定情緒,減緩痛苦,而且能充分吸入氧氣,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大口吸氣,還能增加腹內的壓力,促進分娩。

動作要領:呼吸仰臥、屈起雙膝,把雙手輕輕放在下腹部上,以每分鐘15次左右的速度進行吸氣,呼氣,在宮縮時反復進行。

宮縮過後便放松和休息,坐著時也可做。

不做輔助動作時,為了消除肌肉僵硬,使全身放松和休息,可采取側臥姿勢。

在只用腹式呼吸已不能緩解越來越強烈的陣痛時,可在做腹式呼吸的同時,進行自我按摩。

(2)腹部按摩法。兩手掌放在腹部兩側,在宮縮時,邊吸氣邊將手從上向下推摩;邊呼氣邊將手從上向下按摩。亦可在腹部兩側作圓圈式摩擦。

(3)壓迫法。當腿抽筋,腰和大腿發硬、疼痛時,可壓迫患處,減緩痛楚。

壓迫髖骨的內側:手掌放在髖骨處,拇指朝裏,其余四指朝外,配合深呼吸,在呼吸時拇指用力壓迫髖骨的內側。

壓迫腰部:把拳頭墊在疼痛處,做深呼吸,呼氣時用力壓迫患處,吸氣時放松壓迫。側臥時可用拳頭壓迫腰部,站著時亦可用兩手壓迫腰部。

壓迫大腿根部:當腿抽筋時做此動作。

分娩第二期的輔助動作

(1)用力。仰臥,屈膝,雙腿盡量分開,腳後跟盡量靠近屁股;大口吸氣將胸部充滿,輕輕地慢慢地呼出,憋氣,像大便用力時那樣慢慢向肛門運氣、用力,這時將下顎緊抵在胸口上,後背緊緊貼在床上,不能弓起後背。用力時不能漏氣。可以請丈夫用手掌按住肛門,如果按下去的手像被推回來似的,就說明很好的掌握要領了。練習用力要在35周左右開始,每天練習1~2次,但要註意掌握動作要領,嚴禁真正用力。

(2)短促呼吸。這個動作在第二產程快要結束、胎兒的頭部就要娩出的時候進行。由於胎頭的壓迫,孕婦會不自主地產生向會陰部用勁的屏氣感,想讓他盡快出來。但這是必須避免的動作,因為這時的會陰部撐得像紙壹樣薄,再用力的話,會撕裂陰部。這時做短促呼吸可防止繼續用力,減輕過強的壓迫力,避免產道損傷。其要領是:兩腿分開膝蓋彎曲,雙手交叉於胸前,全身放松,把嘴張開,做“哈、哈、哈”的連續短促呼吸,就像跑步時喘氣壹樣。必須指出,呼氣的量必須和吸氣量相等。切忌呼氣量大於吸氣量,否則可能造成大腦氧氣不足,引起腦貧血。如果怕做不好短促呼吸,可捏起鼻子試試看。